中國首開3.6億罰單 懲6外企價格壟斷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中國日前首次對境外企業價格壟斷開出巨額罰單。韓國三星、LG,中國台灣地區奇美、友達等6家國際大型面板生產商,因壟斷液晶面板價格,遭到國家發改委經濟制裁3.53億元(人民幣,下同)。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對價格違法行為作出的金額最高的處罰決定。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反價格壟斷調查為中國查處境外企業價格壟斷提供了執法先例,釋放了中國加強反壟斷執法的強烈信號。國家發改委表示,未來將加大價格反壟斷的執法力度,無論境內外企業、國企還是民企,只要價格行為對中國境內市場競爭產生排除、限制影響,發改委都將根據《反壟斷法》進行處罰。
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
此次受罰的是韓國三星、LG,中國台灣地區奇美、友達、中華映管、瀚宇彩晶6家液晶面板生產企業,這些企業佔據了世界液晶面板市場八成的份額。記者從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獲悉,在2001年至2006年期間,他們利用優勢地位,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實施價格壟斷行為,涉案液晶面板銷售數量合計514.62萬片,違法所得2.08億元。
國家發改委表示,已依法責令涉案企業退還國內彩電企業多付價款1.72億元,沒收3,675萬元,罰款1.44億元,經濟制裁總額達3.53億元。其中,三星1.01億元,LG1.18億元,奇美9,441萬元,友達2,189萬元,中華映管1,620萬元,瀚宇彩晶24萬元。
國家發改委表示,自2006年12月開始多次收到舉報材料,反映上述6家企業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2001年至2006年期間,6家涉案企業在台灣地區、韓國共召開53次「晶體會議」,主要內容是交換液晶面板市場信息,協商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境內銷售液晶面板時,涉案企業依據晶體會議協商的價格或互相交換的有關信息,操縱市場價格,損害了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承諾今後公平供貨
受到處罰的6家國際大型面板生產商還提出三大整改措施:一是承諾今後將嚴格遵守中國法律,自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保護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二是承諾盡最大努力向中國彩電企業公平供貨,向所有客戶提供同等的高端產品、新技術產品採購機會;三是承諾對中國彩電企業內銷電視提供的面板無償保修服務期限,由18個月延長到36個月。
此外,上述6家企業作為中國主要的液晶面板供應商,基於保護自有品牌競爭力、市場競爭力等考量,過去通常會延遲2年向國內彩電企業提供最新產品。這就意味著液晶面板的最新技術,中國彩電企業要晚2年才能獲得。而此次在反壟斷機構的督促下,這些企業均承諾盡最大努力向中國彩電企業公平供貨、足額供貨,向所有客戶提供同等的高端產品、新技術產品採購機會,進一步加強產業合作與技術交流。
業界:有利打破技術壁壘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針對國際大型企業的反價格壟斷調查和處罰,依法維護了中國國內彩電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了公平競爭,糾正和改變了涉案企業的一些針對中國市場和企業的歧視性做法,亦有利於中國相關企業打破技術壁壘,及時、公平獲得新技術,促進產業合作。
中國是彩電生產大國,但在生產成本中佔八成的液晶面板主要依賴進口,因此中國企業是液晶面板價格壟斷案件的最大受害者。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1/05/YO1301050003.htm要防止壟斷,只有加強科
罰金「九牛一毛」 遠遜歐美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繼美國、歐盟等國之後,中國在反壟斷法實施近五年後,對國際大型企業的價格壟斷行為開出迄今最高金額的罰單。不過相比於美國12.15億美元(約94億港元)、歐盟6.48億歐元(約65.5億港元)、韓國1,940億韓圜(約14億港元)的處罰,中國給予的3.53億元人民幣經濟制裁要輕得多,罰金對這6家國際企業來說更是九牛一毛。
出動55個組500人次調查
在2008年至2012年間,美國、歐盟、韓國相繼對參與「晶體會議」的液晶面板企業作出處罰。數據顯示,美國對6家企業合計判處罰金12.15億美元,還對3家企業的9名高管追究了刑責;歐盟對涉案企業判處的罰款總額為6.48億歐元;韓國判處的罰金總額為1,940億韓圜。
據中新網報道,從2011年底開始,發改委反壟斷局共派出55個調查組,近500人次,對案件開展密集調查。國內彩電企業也開始積極提供證據。在發改委調查的重壓之下,已在美、歐遭受重罰的台灣友達率先鬆動,主動到國家發改委報告了其2001年到2006年間和其他5家液晶面板企業一起參與價格壟斷的行為。案件自此取得重大突破。LG、台灣奇美等企業隨後也到發改委提交了自認報告。2012年底,完成搜集線索、外圍摸底、調查取證、數據對比、經濟分析、固定證據、接受自認、案件審理、實施處罰等一系列工作後,這起歷時6年的涉外反壟斷調查宣告收官。
非按企業銷售額計算罰款
至於中國的罰款為何低於歐美,國家發改委解釋稱,由於美國、歐盟對本案是依據該國《反壟斷法》進行處罰,罰款標準是「相關企業前一年銷售額的1%到10%」,因此金額較大。而中國《反壟斷法》2008年才正式頒佈施行,按照法律不溯及既往,以及新舊法間從舊兼從輕的原則,發改委只能依據《價格法》對此案進行處罰。
國家發改委還指出,由於《價格法》所規定的罰款基數不是企業的銷售額,而是相關企業的違法所得,這導致罰款數額相對較輕。再加之這些面板企業都有自首情節,執法機構對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從輕處罰。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1/05/CH1301050003.htm 專家解讀:中國反壟斷須與國際接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國務院反壟斷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與競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漢洪向本報指出,在國外,企業接受反壟斷調查已是「家常便飯」,為了公正公平的市場秩序,國外司法部門建立了完善的壟斷懲罰制度,罰款金額也讓企業著實感到「肉痛」。此次對6家跨國企業做出處罰首開先河,未來中國反壟斷舉措將越來越與國際接軌,微軟、英特爾、谷歌等已在歐美遭到調查的大型跨國公司在中國是否有違法行為,可能將成為當局反壟斷的重點。
向跨國公司傳遞反壟斷信號
英國富而德律師事務所中國區主管反壟斷業務的合夥人韓亮表示,雖然中國此番對三星等6家企業的罰款額度低於歐盟和美國,但傳遞一個信號卻一點不弱,那就是跨國公司不能因為中國反壟斷執法歷史短,就不遵守遊戲規則,做他們在歐美不敢做的事情。
不過,韓亮認為,此案也顯示出,中國在「反壟斷」還須進一步和國際接軌。首先是要有更詳細的法律指引,中國現在的《反壟斷法》原則性比較強,優點是適應面廣,但操作性還有待完善。其次是執法隊伍的建設,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擴容後只有幾十人,但歐盟反壟斷執法機構有幾百人,美國更超過千人。
執法隊伍規模尚待擴大
對外經貿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黃勇也指出,國外反壟斷執法經驗已經有超過100多年的時間,查處了大量的案件,積累了很多經驗,反壟斷法又被稱作經濟憲法。在美國反壟斷主要由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兩大機構負責,執法隊伍達到千人規模,反壟斷調查可以聯合FBI一起進行調查,執法主體甚至可以在企業安排內線。相比而言,中國是世界上最晚開始反壟斷的幾個國家之一,對於反壟斷的認識還十分不足,中國反壟斷的執法主體無論是發改委、商務部還是工商局,人員力量都十分薄弱。
黃勇認為,儘管中國在對境外企業反壟斷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但中國反壟斷力量仍然十分薄弱。此次的案件由於是全球性的,歐美等國家已經進行調查並作出判罰,中國在調查取證過程中的難度降低。而以中國目前的人員配備、技術手段和調查經驗,在反壟斷調查方面,中國還無法和歐美國家匹敵。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1/05/CH1301050002.htm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