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站鼻祖Friendster是怎樣失敗的
Friendster的Google搜索量不斷下滑(騰訊科技配圖)在社交網站Friendster崩潰以後,計算機科學家已經進行了一次數字“驗屍”,試圖查明這家一度風光的社交網絡巨頭的“死因”。
Friendster是一個在2002年創立的社交網絡,比MySpace早了一年,比Facebook早兩年。因此,這個網站經常都被視為社交網絡領域中的“鼻祖”。在高峰時期,這個社交網絡的用戶人數曾遠遠超過1億人,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市場上。
在經歷了一些技術問題和進行了重新設計以後,2009年7月份這個網站的流量出現了災難性的滑坡,用戶紛紛逃離,轉向Facebook等其他網站。作為社交網絡而言,Friendster就這樣蜷縮著死去了。而在此以前,這個網站曾做過一件出名的事情:在2003年,Friendster拒絕了谷歌提出的3000萬美元的收購要約。在隨後的日子裏,Friendster被重塑為一個社交遊戲平台,在東南亞市場上仍舊取得了一些成功。
人們想要知道的問題是,這個網站到底在什麼地方做錯了。今天,瑞士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大衛·加西亞(David Garcia)和幾位合作夥伴給出了一個答案。這些研究人員利用Friendster“斷氣”以前所搜集的數據,對其進行了一次數字“驗屍”。
這些研究人員說道,當人們成為一個社交網絡的會員所需要花費的成本——以及時間和為此需要付出的努力——超過他們所能獲得的利益時,就意味著人們大批撤離這個社交網絡的時機已經成熟。研究人員的想法是,如果一名用戶撤離某個社交網絡,那麼他(或她)的朋友們也很可能會隨之離去;而這種趨勢可能會在整個網站中像瀑布那樣直瀉而下,從而導致用戶大量流失。
但加西亞和他的夥伴們同時指出,網絡的拓撲結構會提供某種回彈力,這種回彈力取決於單個用戶所擁有的好友數量。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網站上的很大一部分用戶都只擁有兩名好友,那麼當一名用戶撤離這個網站時,就會讓其他某些用戶在該網站上的好友只剩下一個人;隨後,這個人也很可能會離開,導致另一名用戶只剩下一位好友,如此反復。其結果就是,用戶撤離的“瀑布”會在整個網站上奔流直下。
但是,如果網站上很大一部分用戶的好友數量較多,比如說是十個的話,那麼一名用戶的離去觸發逃離“瀑布”的可能性則要小得多。也就是說,對於社交網絡來說,擁有特定數量好友的用戶占比對用戶是否會大批撤離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指標。加西亞和他的夥伴們對這種占比(他們把這種占比稱為“K核心分布”(k-core distribution)進行了研究,他們的研究目標包括Friendster、Myspace和Facebook等,而研究的結果已經說明了一切。“我們發現,不同的在線社區擁有不同的‘K核心分布’。”他們說道。
當然,容易因此受損的在線社區不會自動崩潰。在崩潰以前,成本與利益的比率必須下降至一個特定的水平,讓用戶很有可能將會撤離。也就是說,對於社交網絡而言,較低的成本與利益比率和容易令其受損的“K核心分布”的合力將是致命傷。加西亞和他的夥伴們特別指出,在Friendster崩潰以前的幾個月,由於該網站作出了設計改變和遭遇了多個技術問題的緣故,其成本與利益比率大幅下降。
也就是說,從這份數字“驗屍報告”來看,Friendster的“死因”是成本與利益比率的下降。“這項指標可被視為一個在線社區即將崩潰的先兆。”研究人員作出結論稱。當然,“K核心分布”也是因素之一。
對於當今的在線社交社區來說,這很明顯也是它們應該汲取的經驗教訓。事實上,Friendster的崩潰與社交新聞聚合服務Digg的崩潰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後者在設計上作出的改變也令其用戶的成本與利益比率發生了變化。而如果加西亞和他的夥伴們是正確的,那麼“K核心分布”也對Digg的崩潰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Facebook及其他社交網絡也應該對這種問題提高警惕——如果它們還沒有做好準備的話。不難想象,搞砸了的設計會如何推動用戶撤離,尤其是如果有另一個新興的社交網絡已經蓄勢以待的情況下就更是如此。
在2009年,Facebook從Friendster的崩潰中獲益良多;但是,也許有一天Facebook也會成為類似環境的犧牲者,這遠非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騰訊科技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