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井上清力證釣魚島屬中國 稱經常接到恐嚇電話
左起第三位即井上清
井上清:力證“釣魚島屬於中國”的日本學者
每個中國人都知道釣魚島主權屬於中國,可並不是每個中國人都知道,釣魚島屬於中國最有力的證據,幾乎全部出自日本歷史學家井上清教授的研究成果。
巨大貢獻
1998年10月,江澤民訪日,他在早稻田大學講演《以史為鑒》時,除了感謝校長的邀請和回顧遣唐使的典故,只提及了兩位日本人:作家川端康成和歷史學家井上清。
井上 清(いのうえ きよし,1913年12月9日-2001年11月23日)是日本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井上氏清畢業於東京大學國史學科,1954年到京都大學任職。2001年11月23日,井上清先生病逝,終年88歲。井上清雖非日共黨員,但一直是日共的支持者和同情者;同樣,日共也是井上清教授最堅決的支持團體。不過,這種關系在上世紀60年代後半期斷絕了。1966年,日共拒絕在中蘇論戰中一邊倒地支持中共,從建黨以來一直保持良好關系的中共和日共因此分道揚鑣,而中共的忠實擁躉井上清則堅定地站在支持中共的一邊。
1960年,井上清訪蘇時順道首次訪問中國,接受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接見。此後他一共訪問中國30余次,王震、鄧穎超等領導人都分別會見過他,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和胡繩也都與他建立了密切聯系。
1997年,井上清應邀出席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的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授予他“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在日本史研究領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他對中國學術界的貢獻。
1997年,中共與日共兩黨再次實現了兩黨關系正常化,井上清教授也和日共恢復了往來。日共機關報《赤旗》上所刊登的支持者名單中,再次出現了井上清教授的名字。
自費調研
井上清教授本來一直研究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近代史。但是1971年,美國宣布在1972年將琉球群島和包括中國的釣魚島在內的“西南諸島”交還日本。在右翼分子的鼓噪下,日本國內頓時出現了一股狂熱的浪潮,一些軍國主義分子則公開上街遊行,為日美勾結、日本竊奪中國釣魚列島“呼嘯吶喊”。
井上清教授敏銳地看到,這是“行將錯誤地把日本民族導入明治當年軍國主義的侵略歧途”的政治陰謀。於是,在1971年初,井上清先生自費到琉球實地調研,在沖繩搜集到很多有關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歷史資料和文獻。他還在英國海軍資料館搜集到許多英國海軍繪制的中國內陸南部、臺灣和琉球方面的海圖以及有關的航海記和探險記錄等。
考察的結果讓井上清大吃一驚,他這樣寫道:“真的不得了!我恍然大悟:尖閣列島——正確應稱之為 釣魚群島 或 釣魚列島 ——不正是日本在甲午戰爭中從中國掠奪的嗎?現在又欲把其當成是日本領土,這不是日本軍國主義抬頭,又是什麼?”
1972年2月的《歷史研究》月刊上,井上清發表了名為《釣魚列島(“尖閣列島”)等島嶼是中國領土》的文章,這是他關於釣魚島屬於中國的第一次公開論述,同期的《日中文化交流》刊載了該文的略述版本。當年5月4日,《人民日報》以新華社電訊的方式在頭版發表了《日本歷史學家井上清發表文章,釣魚列島(“尖閣列島”)等島嶼是中國領土》,全文翻譯了《日中文化交流》雜誌中井上清教授的文章。從此,井上清提出來的論據就成了海峽兩岸的共同論據。
該文隨後集結成《關於釣魚島等島嶼的歷史和歸屬問題》一書。這部著作,從1372年(明洪武五年)明太祖遣楊載出使琉球說起。上百年間,中國史書上多次記錄釣魚島在中國版圖之內,就是日本人在《三國通覽圖說》中,也將釣魚島列島塗成與中國本土相同而有別於日本本土的顏色。日本占領釣魚島是在1895年,日本命名釣魚島為“尖閣列島”也是在1895年(沖繩縣師範學校教師黑巖恒首先提出)。“尖閣”得自英國海圖上的譯名。釣魚島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擴張所占領的中國領土,這是史書記載的、確鑿無誤的史實。
無愧於“清”
這部著作從1972年出版,至今已有40余年。當初他寫這本書的主旨在於尊重歷史。尤其可貴的是,他在書中以特有的政治敏感,大聲疾呼反對侵占中國釣魚列島是日本“反軍國主義的焦點”。
井上清研究釣魚島的書出版之後,經常接到恐嚇電話和信件,許多人讓他閉嘴,不然就要如何如何,但是井上清說,“聽得多了就習慣了”。還有很多日本人問他,你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他回答說我是日本人,我愛日本國,我不是在替中國人說話,我不願看到日本軍國主義利用釣魚島問題再次把日本帶到侵略戰爭的旋渦中去。
井上清一生道德文章,無愧於一個“清”字。著名小說家金庸在與日本第一大宗教團體領袖池田大作對話時這樣評價他:“貴國著名歷學家井上清先生學識深湛,重視事實與正義。他經過認真的研究與調查後,所作《釣魚列島》一書列舉各種事實,證明早在明朝永樂年間,釣魚群島已屬中國版圖,因此這些島嶼應當屬於中國。對於井上先生尊重歷史事實的正氣,我十分佩服。國家與民族的利益當然重要,但作為一個人,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正直無私;作為一個學者,更重要的是尊重事實與證據。”(孫建峰,來源:《世界博覽》)
新華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