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款落空 汶川孤兒失學打工
【明報專訊】昨日是四川汶川「5.12」地震5周年紀念日,官方在北川、映秀有組織小規模公祭。一對孤兒姊弟在5年間輾轉多地,曾受到數個慈善團體的幫助,但助學承諾成了空頭支票,有機構藉他們宣傳卻不撥款,還有一筆善款交予親戚,姊弟倆卻從不知情。經歷坎坷無常,為了減輕家裏負擔和供姊姊讀書,16歲的弟弟任強去年已經退學打工為生。《南方都市報》報道,現年16歲的四川汶川縣威州鎮少年任強和17歲的姊姊任燕,父親早年死於車禍,在5年前的地震中再失去了媽媽。他們的爺爺奶奶簽下《助養協議》,寫明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兒童社會救助工作委員會(下稱兒助會)將為兩人提供小學到高中的教育及生活資助。但姊弟兩人到達北京後,協議中的北京科技學院附小一直沒有來接人。兩個月後姊弟改由北京市房山區安琪兒培訓學校接收。
16歲少年掙錢供姊姊讀書
在那裏,姊弟度過了快樂又短暫的時光。弟弟任強至今仍然稱呼那裏的朗老師為「老爸」,說他對自己很好。曾在安琪兒工作過的教師表示,兒助會經常帶姊弟出去做宣傳,但募捐回來的錢沒有給安琪兒學校。兩個月後,安琪兒學校致函任強爺爺,稱每人每年要收3500元學費,爺爺說「我們交不起這個錢」。學校認為,地震孤兒有國家專項資助,學校希望幫助其他沒有得到幫助的學生。
姊弟倆唯有轉到另一所位於馬泉營的孤兒學校,但這間學校很不正規,「一日三餐都是學生自己煮,老師也很少」。2009年兩人回到汶川第二小學就讀,和爺爺奶奶生活。弟弟任強去年提出退學,他說「不想讀書」,想掙錢供姊姊讀書,不想伸手找爺爺要錢,爺爺每次給錢都要「說他幾句」。幾經周折,任強去年學開裝載機,有一技之長傍身。5年來,兩人也接受了其他熱心人士幫助,但大多沒有長久延續。
每月1200補助 以為得10元
嚴格來算,姊弟倆每月應有近1300元的補助金,包括國家每月發放的600元孤兒撫恤金,中國人壽地震孤兒撫恤金每月600元,和每年1000元的華夏人壽撫恤金。當中中國人壽撫恤金每月過數到任強的提款卡,其他錢都是交予爺爺任朝元,但爺爺從未提起過,而母親亡故的11萬元保險賠償中的大部分,則由爺爺拿去為他們建了一幢村屋,每月600元的中國人壽撫恤金是姊弟倆的全部收入。
任強說:「我一直以為,自己每天只有10元錢補助。如果我知道一個月有1200,怎麼會退學?」他後來又說,反正最艱難的時候都過來了,等自己能掙錢,一切都會好起來。
http://news.mingpao.com/20130513/caa1h.htm
630孤雛僅12被收養
【明報專訊】由於收養條例苛刻,汶川大地震留下的630名孤兒中,大部分人都是投親靠友,或由民政部門屬下的兒童福利機構和敬老院安置,其中只有12名孤兒被收養。據不完全統計,當年提出有收養意願的人有8萬多人。
認養條件苛刻 多投靠親友
當時汶川地震獲救的孤兒會先被安置到民政的社會福利院等機構,待下一步安排。認養條件較為苛刻,孤兒收養人須年滿30歲,受過高等教育、經濟狀況良好、沒有不良紀錄等,且不能患有重病、絕症和傳染病。已婚公民收養子女的,應當夫妻雙方共同收養。單身男性收養女童年齡應當相差40歲以上。孤兒方面,則必須是喪失父母、未滿14歲。收養10歲以上孤兒的,須孤兒本人同意。
此外,當時民政局對所有汶川地震致孤兒童每人每月資助600元,直至他們年滿18歲或被收養為止,這筆錢在農村足夠生活。由於很多孤兒還有其他的親戚,大部分更願意留在親人身邊。另一個問題是,孤兒是否能適應收養家庭。綿竹市新市鎮石虎村11歲的梁歡在地震中變成孤兒,後被重慶江北區的王女士收養。大半年後,梁歡思念祖父和外婆,便在沒有告訴養父養母的情況下獨自一人偷跑回家,養父母唯有向四川媒體求助,輾轉找到她之後,帶她返回重慶。
http://news.mingpao.com/20130513/caa2.htm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