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_2007 發表於 2013-8-24 22:33:12

認知障礙平均遲15月醫



增妄想幻覺風險

【明報專訊】一項調查發現,本港患認知障礙症(又稱「腦退化症」)的老人,由病症初發至求診平均延誤15個月,最長延誤達5年。現年88歲的麥婆婆,早在2009年出現善忘及情緒波動,但延至今年初與親友外遊,在飛機上情緒失控質問同行「想帶我去邊」,並撞頭自殘,家人才驚覺情况嚴重並帶她求醫,確診時病情已到中晚期,錯失治療時機。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花了7年時間,追蹤分析658名平均年齡75歲的求診者資料,從認知能力、情緒、身體機能、自理能力各方面,評估患者延誤診治的情况及影響。結果顯示,病者求診時多數出現記憶力衰退、定向困難及判斷力下降,而由初出現徵狀至尋求「早期檢測」服務,平均時間差距為15個月,最長的病人足足等了60個月、即5年才求醫。


認知障礙症協會主席吳義銘醫生解釋,延誤診治將增加認知障礙病者出現情緒問題、妄想及幻覺等風險。而根據一項權威國際調查,在發病後5至6年,有94%認知障礙患者會以言語攻擊他人、81%人出現情緒低落、46%出現妄想及25%人出現幻覺,不但嚴重影響長者生活質素,更影響家庭關係。


飛機上失憶 大呼「想帶我去邊」

顧小姐昨以過來人身分,講述現年88歲的母親麥婆婆確診經歷。顧小姐稱,母親早在4年前出現善忘徵狀,例如忘記家人曾給她零用錢或重複購買同一物品,家人初時不以為然,直至今年初舉家赴外國參加其孫兒畢業禮,麥婆婆上機後突然忘記為何外遊,除了質問親友「想帶我去邊」,更失控撞頭和大聲呼救,使家人十分難堪及擔憂。


回港後,顧小姐即帶母親求醫,被確診為中晚期認知障礙症,需採用藥貼治療。她為學習如何照顧母親,與家人和外傭更報讀相關課程多管齊下,麥婆婆現已恢復穩定情緒,尚能與家人溝通。顧小姐雖對此感欣慰,但坦承因對病症缺乏認識,延誤母親治療時機,感到可惜,「如果早些懂得求助,媽媽就不用辛苦這麼久。」


多注意長輩自理力及情緒

吳義銘說,不少港人以為「無記性」是老人家常見徵狀,但此實為認知障礙早期最主要病徵,呼籲年輕人多注意長輩的自理力及情緒(見表),一察覺不妥就應求醫。

明報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認知障礙平均遲15月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