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如雲 發表於 2013-9-15 09:30:24

風險投資公司靠什麼盈利



本文作者Jo Tango本科耶魯大學畢業,後攻讀哈佛商學院碩士,自1998年開始開始擔任風險投資人,目前就職於Kepha Partners風險投資公司,公司致力於投資初創企業。

我們都知道風投公司不差錢,然而資金來源並不全是風投公司,他們是怎麼盈利的呢?

總的來說,風投公司每次籌集資金都會獲得兩種報酬:首先,從投資最終獲得的利潤中抽取部分,抽取比例通常是百分之二十,這部分利潤被稱為“附帶收益”;然後是一系列手續費,這些費用用來維持公司正常運行,因為在投資效果還沒有顯示出來時,風投公司需要一定資金支持,手續費通常為每年收取管理資金總額的2%~2.5%。

許多人(包括許多投資人)不知道的是,實際上,風險投資開始運作後,這些資金被轉移到許多法人實體、即資金管理公司的賬戶上,由它們來管理資金運作以及決定許多方面的工作——員工工資設定和支付,房租費用、旅遊報銷、法律顧問等費用,雇傭和解雇員工的過程,並擁有特許經營權,這些資金管理公司才是資金的實際操縱者。

風投公司將特許經營權交給少數幾個資金管理公司,這類公司通常由少數幾個人組成,財務狀況保密,但他們的決策影響力非常大,被稱為“首席合夥人”。

其他資金管理公司的存在對於首席合夥人有著巨大意義,不經過他們允許,風投公司無法解雇首席合夥人,所以風投公司通常選擇自己的員工作為首席合夥人,方便控制全局。

但這樣的權力結構設置對於不同類型的企業都有影響:

第一,現在籌集資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企業認識的投資者擁有大量資金(現金或股票等),本身就在Facebook或其他大公司有著股份。一個新公司如果沒有籌集到足夠資金,它顯然無法做出任何人力或技術投資,所以新創公司的企業家若是需要籌資,必須與風投公司打交道,弄清資金狀況、誰能負責資金走向,這是個復雜的過程。

第二,已經獲得風投公司支持的公司中,首席合夥人並不需要與風投公司妥協,他們能在賺了一筆之後將資金撤離、隨時離開董事會,這會導致整個公司的運營變得更加復雜,甚至舉步維艱——沒有必要資金支持,也無法重新創立管理機制。

企業家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主要有兩種做法:維持良好運營狀況、不擔心沒人投資,以及與風投公司、或者說首席合夥人搞好關系。

現在各個風投公司的文化都迥然不同,有些公司為企業提供的首席合夥人也許不會太註意自身權威性,讓所有資金管理公司對於如何進行投資決策都有發言和建議的權力,但有些風投公司只會表面這麼做,實際上投資決策完全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企業家們要了解這些文化,誰是首席合夥人、誰有權力做決定,就應該向原先與風投公司合作過的企業討教。據我所知,80%的風投公司都會有合議制的決策過程。

這種結構非常常見,是許多基金組織的標準,杠杠收購公司、對沖基金、組合型基金(籌集資金以向其他基金投資)幾乎都是采用這種結構,風投公司之所以要這樣,大多數因為律師給出了建議。

最後講講我和Eric經營的Kepha風投公司是怎麼做的,盡管是個體經驗,對於企業家還是很有參考價值——附帶利潤、資金管理公司利潤、投票權都由我和Eric平分,我們與資金管理公司運營是相互獨立的,Eric可以加入他們,並獲取應有的收益,但這和資金決策無關。

我們認為企業家是自己的客戶,客戶理應獲得我們最大的人力和財力資源支持,不能只由一個人決定如何對待客戶,所以最終我們平分這些利潤和權力。同時,我們認為企業早期運營是要依靠團隊合作的,接受風險投資之後,企業管理層和風投公司有著“走向成功”的共同目標。

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人才和技術,還有發展策略和合作夥伴關系。

TECH2IPO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風險投資公司靠什麼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