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圖:薄案證《國敗論》 增長須改制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及哈佛大學兩位學者艾塞默魯和羅賓森(Daron Acemoglu, James Robinson)合著的《為何國家會失敗》(又稱為《國敗論》)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提出了警告,指中國的政治及經濟體制若不向「廣納式體制」(Inclusive Institutions)邁進,讓更多人分享政治權力和經濟機會,繼續由一小撮統治精英以「榨取式體制」(Extractive Institutions)獨佔權力和財富,經濟增長的動力將逐漸消失。剛審結的薄熙來案為這個警告提供了適切的註腳。不容「創造性破壞」難增長
《國敗論》的作者指出,當一個國家建立起有效的中央政府,能夠維持基本的社會秩序,以及統籌經濟資源調配,包括土地資源和勞動力,即使只是挪用別國的發明和技術,也能夠在一段時期內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蘇聯就是典型的例子。可是,持續的經濟增長須倚靠創新,才有源源不絕的動力,而創新必然帶來對舊的生產機制、方法和企業的破壞,這就像蘋果、谷歌、面書等數碼科技企業崛起,直接或間接造成了柯達、惠普、諾基亞等傳統科技企業的衰落。在政治和經濟權力高度集中的國家,壟斷和尋租的惡性循環牢不可破,「創造性破壞」難以出現,這是對經濟持續增長的一大局限。
作者認為,中國自1978年起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在經濟領域從榨取式體制逐漸過渡到廣納式體制,例如農民用包產到戶方式實現了私有產權,農民獲准進大城市打工實現了自主勞動,民營企業的出現打破了國有企業的壟斷,這些體制改革結合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釋放出巨大的經濟增長動力,令中國取得了長逾30年的快速增長。然而,隨着中國的人均年收入達到小康水平,過去的經濟體制改革紅利逐漸消失,政治體制僵化形成的鳥籠經濟局限不斷浮現,例如多個重要經濟領域長期由大型國企壟斷,民營企業家作重大投資決策要取得黨政領導支持,貪污腐敗增加經濟交易成本及降低效率,法制缺陷令私有產權及意念創新得不到有效保障,這些都是阻礙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制度障礙。作者指出,另一重障礙來自內部權力鬥爭,榨取式政治體制為少數權貴帶來巨大財富,經常觸發爭權奪位,威脅社會穩定。最近宣判的薄熙來案為這一論述提供了適切的註腳。
顏色革命難破獨裁
然而,《國敗論》的作者並不看好顏色革命,因為歷史上有無數例子證明,如果一個國家在革命前不存在多元政治力量,例如前東歐國家的天主教會、工會和大學學者,革命或政權更迭後多數不會出現開放多元的民主體制,只會由另一個獨裁政體取代原來的獨裁政體,就算有定期的普選也是如此,非洲和中南美洲有大量實例,近年中東地區在顏色革命後看來也逃不過這個宿命。作者認為,英國和美國的現代化進程提供了更佳的啟示,即統治精英為了防止王權獨裁自願接受公平法律制度的約束,為了維持社會穩定逐步下放政治權力,擴大議會的民選基礎,將社會上的不同聲音納入決策體制,以及不斷打擊壟斷性財團,刻意促進國內和國際競爭及保護知識產權,這些漸進而持久的體制改革更能刺激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
內部權鬥威脅統治
中國的領導層向來是認同漸進式改革的,對進一步推動經濟體制的改革開放也是有決心的,但對於政治領域的體制改革卻裹足不前,害怕改革會觸發廣泛的民眾參政反腐要求,動搖中共官僚的權力壟斷地位,以及由此地位而來的集體經濟利益。
薄熙來案帶出了一個重要的啟示,就是當一個省或市的領導人壟斷了轄區內的行政、立法、執法、司法、傳媒等權力,區區公安局長就可以狐假虎威,藉打黑之名隨意掠奪商人的財富、包庇殺人滅口、監聽權貴政要、收集黑材料作日後要脅之用,領導者可以隨意將異見者關進黑獄一控再控、協助政商界盟友積聚巨額財富、收買中央政要編織政治保護傘、爆料抹黑政治對手,這對中共統治集團造成的威脅,其實比民眾的不滿更嚴重。
「廣納式體制」支撐持續增長
改革肯定有風險,不改革風險更大,這就是中國當前立於十字路口的寫照。內地知識界對這形勢洞若觀火,有人主張攻堅,直接改革政治體制,例如將民眾海選從基層村政權提升至縣和鎮、區的層次,也有人主張引入分權和制衡,例如將各行政級別的執法及司法權力收歸上級或中央,以垂直領導代替橫向領導,令省市一把手不能隨意干預公檢法的運作,令司法回歸專業,減少冤假錯案。到底哪一種改革能夠令中國政治體制走向「廣納式體制」,從而為經濟改革和持續增長提供制度支撐,認同改革的人可以再三辯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單靠經濟開放而政治抱殘守缺就像一條腳走路,是不可能走得長遠和持久的。
劉進圖
作者是《明報》總編輯
明報
講到尾國家能否興盛要睇人民是否有機會!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