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然﹕上海自貿區與三中全會
【明報專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火急火燎地趕在「十.一」前完成出世手續。如此的情切,不僅是新政府要在改革上牛刀小試,還是習近平李克強要在關鍵時刻,做個樣子給人看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出生手續,有一套相當複雜的程序要完成,從8月2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到9月27日國務院出台試驗區總體方案,只是短短49天的時間。而10月1日起,就算正式開始試驗了。
為「避政就經」作示範
這上海自貿區因何要如此的快馬加鞭呢?有人認為是李克強催生試驗區以來,關關難過,他怕夜長夢多。有人說是領導人時間安排緊湊,馬上要過「十.一黃金周」,集體懼內的領導層,也要陪老婆了;過了黃金周,領導人又要出國了,出國回來,要開三中全會了。
這些都不是原因,真實的因由,還真的是三中全會4個字。那是因為,上海自貿區,不止是個經濟試驗,還是個政治試驗,說準確點,是去政治化的試驗。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已定下要在11月召開。這次中共中央全會,預定要通過新一輪改革方案。這改革方案,已經寫完了,目前萬字決議的徵求意見稿,已在省部級以上官員的案頭擺着。
說上海自貿區與三中全會有關,不是說三中全會要討論自貿,而是三中全會前要拿出個改革的樣子來,也要拿出個改革的範式來。這個樣子和範式的核心特色,就是中共新一輪改革,技術上來說,將避政就經,理論上來說,是去政治化。也就是說,將政治體制改革輕輕放下,把建立新規範的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改革目標高高舉起。
3月兩會後開始起草文件
去秋中共十八大,習李新班子登台,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兩個翻番」,即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較2010年翻一番,達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也正因應這一發展戰略的制定,中國社會的改革熱情再度泛起,執政當局也放言將以「頂層設計」的方式,制定新一輪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正因為提出了這樣的戰略目標,又由之煽起了改革的熱情,民間一時認定,中共新領導層既然要作改革的頂層設計,就不再會像過去20來年那樣,在漸進式改革中「單兵突進」,而會推動全面改革,這全面改革的意思,就是重新啟動政治體制改革,深度完成經濟體制改革,這樣才能「努力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實現其發展目標。
自中共十八大閉幕後,中共智囊機構即展開有關改革的調研。今年3月人事大換屆完成後,相關起草小組即展開三中全會文件起草工作。
按照傳統進度,在暑期的中共高層會議已經過深入討論,也曾在北戴河休假期間徵求過政治老人的意見。在達成初步一致後,才進入三中全會的會議準備和文件定稿程序。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前瞻二之一)
朗然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明報
朗然﹕自貿區試驗 「去政治化」改革
【明報專訊】今年以來,有關改革方案的調研、起草過程中,內地各種風聲不斷,到目前為止,別說整個社會,就是思想理論界,也是左右之爭尖銳,上下之鬥激烈。與之同時,由影響較大的憲政之爭,到頻頻爆發的意識形態之戰,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動向,即不少人認定中央新領導層開始「左轉」。
「向左轉」惹種種猜測
這種「左轉」的表現,由一個接一個事件的處理,到傳媒和言論的收緊,再到習近平朝拜中共聖地西柏坡成為小高潮。有人解讀為大改革前的「形左實右」,即以保守姿態現身,以開放行動作實。有人相信是「打左燈向右行」,即換取改革方案順利出台。這些猜測各有道理,但根本的問題,是這一屆中共領導層,既是一個權力混合體,又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在維護共產黨執政地位上,他們根本利益一致。而將要到來的改革,就正被定位為這樣一輪「維穩」的應急改革。
也就是說,即將到來的改革,是為應付危機而行,而中國目前最大的危機,是官民矛盾的危機,是社會利益分割尖銳化的危機,是共產黨執政地位難保的危機,也是政治體制的危機。而應對這一危機,主政者就像鄧小平1990年代初的思維一樣,房子不能拆,框架不能動,只能維修、加固,哪根柱要倒,就將其撐起來,牆上有洞,就把它填封起來。
急推局部改革為維穩
這支撐和填封的方法,眼看高壓「維穩」完全失靈,只能靠改革,而全面改革又怕動了根基,所以只能局部改革,而這改革既是應急「維穩」,就只能像鄧小平一樣,把改革圈放到經濟層面。也因此,預定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方案,不是不提政治體制改革,但極可能再度以空泛的政治口號將之虛化。而把改革的焦點,聚集經濟體制上,希望以未來3年左右時間,緩和矛盾、消除危機,穩住經濟,馳援政治。
也因此,中共下一輪改革,預計將會打出一面「建立規範、高效、公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旗幟,將之與中共十八大小康社會和「翻兩番」戰略目標掛鈎。
為三中全會發政治信號
在這大旗和大戰略之下,首先會亮出與政治體制相關連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接着要推以重劃中央與地方利益的政府事權財權劃分的財稅體制改革;與之齊頭並進的,是圍繞建設新型城鎮化改革,以及由利率、匯率市場化為主的金融體制改革等。
上海自貿區的改革試驗,有很多經濟上的,特別是金融上的意義,但很少有人提及,這項改革最大的意義,就是沒有政治的政治意義。
中國的改革,是以避政就經起家的,鄧小平就是個去政治化的高手,朱鎔基成了鄧面前的紅人,也是因此。
到今天,中國改革的受挫和停滯,還是圍繞着政治二字。上海為什麼成不了國際金融中心,成不了主導中國發展的經濟中心,不就是政治二字嗎?所以,到今天上海要用自由貿易區的試驗,來設法走出新路,同時也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出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未來就要這麼幹了。
直到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了牌,內地學界還有人公開預言,這個自貿試驗,注定失敗。而對中國來說,拆除經濟藩籬,真的能走出政治樊籬嗎?
(十八屆三中全會前瞻二之二,完)
朗然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明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