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_2007 發表於 2013-11-20 12:11:00

南京軍區原副司令:解放軍不懼阿帕奇

長弓阿帕奇(資料圖片)

文章作者為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暨中將王洪光。


台軍引進“阿帕奇”,解放軍不怵

近日,台灣從美國購買的首批6架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運抵島內。台“陸軍司令部”認為“阿帕奇”在“武器攜帶量、精準度、穿甲能力、整體打擊能力等,均較大陸‘武直十’更好”。台灣“今日新聞網”還以“長弓阿帕奇,大陸武直十不是對手”為題進行了報道。台灣一些人為此上下歡騰,引得筆者不得不說上幾句。

那還是十幾年前的事,筆者在裝甲兵工程學院任院長。當時我陸軍部隊即將裝備99式和96式主戰坦克;同時有傳言稱台灣即將裝備美制M1A1主戰坦克和“阿帕奇”直升機。為驗證雙方陸軍新裝備的戰技性能,摸索以現有裝備克敵制勝的有效戰法,學院“裝備作戰仿真實驗室”進行了一場以我99式和96式主戰坦克與得到“阿帕奇”加強的敵軍海岸堅固陣地防禦的分隊級作戰仿真。所有仿真模型和數據都在計算機模擬後,用實裝實彈加以驗證,因此這場仿真戰鬥可靠性和可信度都較高。藍軍由學院教員擔任,紅軍由第38集團軍裝甲部隊營以下指戰員擔任。

戰鬥仿真的結果是,藍軍在沒有“阿帕奇”支援下,僅以現有裝備作戰,如美制M60A3、M48坦克等,輸得相當慘。換裝M1A1坦克、AAV-7兩棲輸送車後,在我數量占優的情況下,藍軍仍不是對手。但在我一個坦克連(11輛)進攻約1000米正面陣地,藍軍加強2架“阿帕奇”後,戰場態勢逆轉,在3分鐘內紅方坦克被敵毀傷大半,失去戰鬥力(但這是二代三代直升機與一代二代坦克的對抗結果,既不是同代裝備,也不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面對這樣懸殊的差距,學院和部隊指戰員開動腦筋,挖掘新裝備戰技性能,創新戰法並加強裝備操作的熟練程度。針對藍方“阿帕奇”,坦克連指定每個排一輛坦克的車長把觀察低空目標作為主要任務。發現直升機後,立即超越射手,直接操作火炮瞄向直升機,並向其他坦克指示目標。由於新型坦克都配備計算機火控系統,超遠距離的射擊命中率大幅提升,每架直升機都會遭到1-2個排(3-6輛坦克)的集火射擊,被打掉的概率大為增加。勝負關鍵是哪方“先敵發現,先敵開火,首發或次發命中(因我坦克自動裝填,並且炮彈速度比導彈快得多,第二發射彈打出去,敵導彈還未到達)”。由於戰法的改進,部隊指戰員經過七八次“作戰”後,把握住“先敵兩分鐘”,在我坦克連可承受損失的範圍內,能夠擊落當面直升機。

當時還得出幾個結論和數據。一是對抗武裝直升機的最佳利器是武裝直升機,正如坦克是坦克的最佳對手一樣。二是需要研制空炸炮彈和引信,並為大口徑坦克炮配備炮射導彈。三是我兩棲裝備在航渡搶灘時,時速只要超過25千米,戰損率就陡然下降。十幾年後的今天,這些技術裝備早已實現。不僅如此,解放軍第三代坦克還配備激光告警、激光致盲、熱煙幕遮蔽和能對付反坦克導彈的主動裝甲、復合裝甲、貧鈾裝甲和其他裝甲技術。因此“阿帕奇”對解放軍裝甲部隊的威脅遠沒台軍宣傳的那麼大。

現在再來談“阿帕奇”和“武直十”的對比。必須承認,“阿帕奇”的綜合性能優於“武直十”,但它的優長是對地攻擊,載彈量大、航程遠、裝甲防護力強;弱點是載荷大、機動性差、格鬥能力弱。“阿帕奇”初期型號不具備空中格鬥能力,後期加裝的“毒刺”空空導彈是從肩扛式防空導彈發展而來,射程只有4.8千米,威力也小。

而解放軍“武直十”可說是專門為空中格鬥研制的,是天生的空中格鬥能手。它重量輕,機動性好(功率載荷0.4千瓦/千克,比“阿帕奇”高25%)。“武直十”除了在天津直升機展上的“翻筋鬥”等特技動作外,其實還有很多實戰性很強的動作。筆者在訓練現場看到“武直十”高速大曲率貼地蛇形機動,高速倒飛和橫飛,前飛急停轉倒飛,急劇躍升轉“躍落”等,這些動作都是部隊飛行員飛出來的,在一些國際航展上還沒有看到過。它的撒手鐧是“天燕”格鬥導彈。這是世界上唯一的直升機專用格鬥導彈,重量輕、速度快、機載量大、射程遠;專門攻擊敵機旋翼軸,可讓“阿帕奇”厚實的底部裝甲防護無用武之地。再加上“武直十”機動性優於“阿帕奇”,單就空中格鬥來說,“阿帕奇”還真不是“武直十”的對手。“武直十”副總師吳承發所言“進行單機對單機的空中對抗,我們不落下風,完全可以和阿帕奇抗衡,我們不怕它”是有底氣的。

“阿帕奇”後續型和“武直十”都是數字化的,但“阿帕奇”對“武直十”有一個明顯優勢,就是配備了“長弓”雷達,大大加強搜索和攻擊能力。然而機載雷達在我空軍已不是什麼全新技術,只是需要一個從戰鬥機向直升機移植的過程,我相信需要的時間不會很長。在裝備機載雷達之前,我“武直十”機群在預警、指揮直升機的數字化指揮下,一樣能夠勝任它的使命。

人民網

海岸陣地模擬戰?登陸台灣?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京軍區原副司令:解放軍不懼阿帕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