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斯路擴建流產 港可借鑑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本港航空業界及環團對興建第三跑道立場迥然不同,但雙方都不約引用英國希斯路機場作借鑑例子。當年英國希斯路機場計畫興建第三跑道,但社會反對聲音不絕,到去年英國政府宣布永遠擱置希斯路擴建計畫,意味着經過七年時間,一切最終要推倒重來。當地支持及反對興建跑道的組織均向本報表示,香港若想避免重蹈希斯路覆轍,諮詢不但要公開透明,更應盡早披露所有涉及環境影響的數據。早於○三年,英國政府公布的航空發展白皮書中,已建議希斯路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多個商界、業界代表及英國政府亦表態支持。但計畫在當地引起激烈反對,質疑擴建有違當局減低碳排放的承諾,又指當局高估跑道經濟效益,擴建亦會摧毀附近居民家園,引發連串示威,有組織更尋求司法覆核,最終獲勝,法庭直指當局諮詢過程有缺失。
去年五月,英國保守黨及自民黨的聯合政府上場,宣布放棄倫敦東南部三大機場,包括希斯路、吉域(Gatwick)及斯坦斯特德(Stansted)的擴建計畫,結束持續七年的爭議。
於香港,有航空業界認為,倘香港社會爭議持續,擔心重蹈希斯路覆轍,令擴建計畫「流產」,造成經濟損失;環團則促請機管局吸取希斯路的教訓,全面評估擴建機場的社會損失,否則難以說服公眾,最終計畫同樣會告吹。
反對希斯路建第三跑道的居民組織「HACAN」主席John Stewart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香港與希斯路情況「明顯地相似」。
他表示,當地七年「抗爭」反映經濟發展不可凌駕一切,即使沒有第三跑道,「只要能改善機場效率,對市民及環境有好處,同時亦不會影響經濟」。他建議本港社會團結一致,探討經濟效益數字準確性、說服不同政黨支持,及詳盡計算環境、社會及經濟損失成本,「不要輕易與局方妥協」。
支持第三跑道的商會組織代表London First,交通及環境部主管Rob Fox亦指,於諮詢過程中,香港有不少地方可引以為鑑,建議香港機管局坦白、公開及透明地,向公眾交代所有可行的方案,並詳列各方案對經濟、碳排放及本土環境影響,以及盡早取得業界及政黨支持。
根據倫敦交通局今年初的報告,希斯路機場航點數目,由九十年代的逾二百二十個,下跌至去年一百五十六個,以航點計算,世界排名由第二降至第七。國際機場協會(ACI)三月發表報告亦指,以乘客量計算,希斯路機場世界排名由第二跌至第四。
英國機場管理公司主席曾表示,希斯路已淪為二綫機場,英航亦因第三跑道計畫告吹,而放棄英國擴張計畫,將焦點轉投西班牙馬德里。
自擱置三大機場擴建計畫後,英國政府一直強調,會將需求分流至區內其他機場,以及提升機場設施等改善效率,而非擴建機場解決問題。英國交通部正進行全面公眾諮詢,就重新規劃當地航空發展,了解市民意見,包括航空業重要性、各機場定位及對環境影響。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1/1/2389147/1.html
唔起第三條跑道,香港遲早淪為二綫機場:Q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