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提凍結“台獨”黨綱 國台辦回應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26日舉行第9次“對中政策擴大會議”。黨團總召柯建銘(右二)建議凍結“台獨”黨綱(圖片來源:中新社)12月26日,民進黨舉辦最後一場“華山會議”,討論民進黨大陸政策問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建議民進黨考慮正式宣告凍結“台獨”黨綱,告別舊時代,為民進黨兩岸政策形塑新時代的世界觀與格局。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今天下午舉行第9次華山會議,會議主持人柯建銘發表書面意見表示,“台獨”黨綱既已完成階段性的歷史任務,建議民進黨考慮正式宣告“凍結”台獨黨綱,告別舊時代,為民進黨兩岸政策塑造新時代的格局。柯建銘表示,民進黨前任及現任主席蘇貞昌、蔡英文都曾先後在不同場合表示過:民進黨沒必要回頭搞“台獨”。對此,多位國民黨籍“立委”紛紛指出,柯建銘的“凍結說”對於民進黨的未來發展及選情十分有益。但柯建銘言論引發黨友一面倒圍攻,最終多次以“個人意見”迴避進一步說明。
國民黨立委正面評價
國民黨“立委”紀國棟今日晚間受訪時表示,柯建銘的說法是體認大局的真情告白。其實,民進黨早在陳水扁執政時代就已知“台獨”不可行,絕大部分的民進黨支持者也默認這個狀況。柯建銘提出“凍結說”,雖可能得罪“台獨”基本教義派,但只是點出現實。
紀國棟說,“台獨”黨綱對民進黨發展不利,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支持“台獨”。凍結“台獨”黨綱有助民進黨走出去,也對民進黨謀取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大位有幫助。這是顧及現實、非常聰明的做法。
國民黨籍“立委”蔡正元受訪時也說,柯建銘的建議有助民進黨發展兩岸關系,且對選情有正面加分作用,能降低支持者對“台獨”主張疑慮。他對柯建銘的說法予以肯定。
國民黨籍“立委”吳育升則說,凍結“台獨”黨綱的建議代表民進黨內部意識形態鬥爭已經開始,民進黨沒辦法停留在“台獨”黨綱的舊時代,必須求變,但後續發展如何難以預期。
吳育升說,民進黨在過去2次“大選”中接連敗陣,代表“台獨”沒辦法爭取台灣人民認同。中國國民黨努力經營的兩岸關系才是康莊大道,歡迎民進黨靠攏。
國台辦指為積極信號
國台辦新聞發言人範麗青對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注意到相關報道。民進黨內一些有識之士提出凍結“台獨”黨綱的主張,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如果凍結“台獨”黨綱能成為民進黨的共識,將是民進黨朝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希望民進黨成為一個對台灣同胞、對兩岸關系負責任的政黨,成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能量。
黨內獨派發起圍攻
黨內包括英系、遊系“立法委員”深表錯愕,前新系“立委”認為沒必要,蘇系則說,“還好”。
有“台獨”理論大師封號的前“立委”林濁水表示,柯建銘在會中提出凍結“台獨”黨綱後,他發言說,總召可能太忙,沒時間看大陸事務部所做的民調與數據,如果總召看了數據就不會提出這種意見。
林濁水說,“台獨”是立場,不是政策;而且台灣“主權獨立”已是優勢的主張,既是優勢就不用調整。其中還有人表示,如果“台獨”黨綱是為了打倒國民黨的產物,那打倒國民黨還沒完成,所以黨綱更不能凍結。但也有少數支持聲音,評論員楊憲宏發言支持,認為“台獨”黨綱有其時代性的產物與價值,可以冷靜客觀討論。但由於反對者眾,仲裁會主委陳繼盛以“非今天的討論議程”為由,強行中斷有關討論。
前新潮流系總召、“立委”段宜康表示,民進黨要積極自信推動兩岸交流,但要做什麼才是最重要,“台獨”黨綱實質上是凍結,不必要特別去說這件事情,自信推動兩岸交流就不會從凍結“台獨”黨綱開始。
被視為親近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的民進黨籍“立委”鄭麗君說,柯建銘提凍結“台獨”黨綱後,她感到錯愕、意外,讓華山會議主題失焦,黨內已形成共識,沒有必要這個時候拿出討論。
被視為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子弟兵的“立委”吳秉叡認為“還好”,凍結“台獨”黨綱,與現況沒有太大差距。民進黨主席蘇貞昌27日上午稱,台灣已經“獨立”,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建設國家”,“沒有凍結不凍結的問題”。
蘇貞昌說,在“對中政策”擴大會議上,讓各種意見提出來,都尊重,不過大家一致的意見最重要,“台灣最大的共識就是我們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未來的前途也是由公民、全體2300萬人經由民主的決定,這最重要”。
對於黨內大佬柯建銘的“個人意見”,黨主席蘇貞昌同日透過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轉述,目前沒有凍不凍結“台獨”黨綱的問題,“因為歷史已經走過那一頁”。對於有聲音質疑柯此番是為蘇貞昌“轉軚”試水溫,黨發言人張惇涵強調,凍結黨綱的說法是柯的個人意見,絕不代表蘇貞昌。
分析:民進黨不再頑固台獨
接近柯建銘的人士說,“台獨”黨綱近年來在黨內沒人討論,但就像個“活火山”,隨時可能爆發,或被有心人士操作,因此有必要拿出來討論,徹底做個告別。柯建銘事先已知會過蘇貞昌,但蘇並未特別表態。
台灣《聯合報》報道稱,民進黨深知,不能再讓國民黨獨攬兩岸話語權,要適時對大陸釋出善意,並與時俱進調整兩岸路線,才能被台灣主流民意接納。
中國台灣網 / 中國新聞網 / 新華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