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首都警民混戰26人遇難 軍方派遣空降兵
衝突現場(圖片:中國新聞網)衝突現場示威者(圖片:中國新聞網)
烏克蘭首都暴力衝突仍在持續升級,目前已經造成包括記者在內的26人死亡,另有近800人受傷,包括392名執法人員。烏克蘭治安當局已宣布將在全國開展“反恐”行動,該國陸軍總參謀長也已撤換,軍方是否將介入解決此次衝突事件備受關注。
烏克蘭暴力衝突持續升級 已致800人傷亡
2月18日,烏克蘭反政府示威驟然升級。幾千名示威者前往議會大樓附近舉行抗議,意圖迫使議會通過決議,恢復2004年憲法。示威者與警方隨即爆發激烈衝突。
烏克蘭衛生部門19日說,衝突已經造成26人死亡。烏內政部方面同日透露,衝突已造成近800人受傷,包括392名執法人員,其中83名受傷警官“遭受嚴重槍擊”。
死傷人數有可能會繼續上升。有烏克蘭媒體19日援引基輔醫務人員的話說,傷者人數已突破1000人,但這一說法尚未得到烏克蘭官方證實。
目前,烏克蘭的暴亂已經從首都基輔擴展到了其他城市。反政府示威者衝進了西部城市利沃夫(Lviv)的警察總部,並釋放了關押在那裏的所有犯人。在烏克蘭的另一個城市捷爾諾波爾(Ternopil),政府建築遭到攻擊。在赫米爾尼茨基市,一名婦女在一次試圖衝擊屬於保安部門的建築的行動中被人開槍打死。而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烏克蘭反對派政黨的辦公室受到攻擊。
總統呼籲對話 反對派表示歡迎
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19日淩晨發表講話說,反對派領導人呼籲人們拿起武器的行為“越過了底線”。他指責反對派領導人完全無視民主的基本原則,“政權應該在選舉中獲得,而不是在街頭或廣場上獲得”。他呼籲反對派領導人立即與挑起流血沖突的激進分子劃清界限,並呼籲示威者立即放下武器,停止對抗,向執法機關認罪。亞努科維奇同時重申,從現在起“傾聽對方的聲音”並停止沖突還為時不晚。
亞努科維奇在發表上述聲明前,於深夜時分與反對派領導人克利奇科和亞采紐克會面。
同一天,烏克蘭反對派領導人之一克利奇科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亞努科維奇總統當天提出與反對派進行新一輪談判,反對派對此表示歡迎。但他同時表示,“我們的要求很明確,(政府)必須立即停止部署警察對抗示威者”。克利奇科並對示威者稱,這裏是“自由之島”,他們將保衛到底。
亞努科維奇19日簽署命令,宣布20日為全國哀悼日,以悼念騷亂遇難者。全國所有政府機構和國營企業將下半旗致哀。全國當天取消一切娛樂和體育活動,電臺和電視臺相應調整節目。
烏軍方或介入衝突 總統撤換陸軍總參謀長
稍早,烏克蘭治安當局宣布將在全國開展“反恐”行動,以應對不斷增長的“極端主義威脅”。
抗議者則敦促軍方不要介入,稱憲法禁止總統利用軍隊襲擊平民。但軍方稱,按反恐法,軍方有權動武或用“特別方法”逮捕罪犯。
烏克蘭國防部長證實,他們正在向首都基輔派遣傘兵部隊,並強調他們的作用是保護政府建築和軍事設施,並不是與反政府示威者對抗。
烏克蘭總統官網2月19日發布消息稱,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解雇陸軍總參謀長扎馬納上將(Volodymyr Zamana)。根據總統政令,扎馬納上將由海軍總司令Yuriy Ilyi上將接替。
法新社此前報道稱,扎馬納2月初曾表示“沒有人有權使用武裝部隊去限制公民權利”。
國際社會呼籲各方止暴對話 外交斡旋展開
烏克蘭不斷升級的局勢持續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在18日晚發表聲明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9日再次通過其發言人呼籲烏克蘭衝突的有關各方能夠盡快結束衝突,並強調使用暴力的行為“無法接受”。他還呼籲切實有效的對話能夠盡快展開。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人權高專)皮萊19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暴力衝突導致的嚴重人員傷亡,同時敦促烏克蘭當局與示威者盡快緩和局勢,並找到和平解決危機的途徑。
俄羅斯19日嚴厲譴責基輔的暴力衝突。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俄領導人認為,極端分子對衝突負有完全徹底的責任,俄在烏極端分子的行動中看到了“政變企圖”。他同時駁斥了俄方試圖干涉烏內政的說法。俄外交部當天發表聲明,呼籲烏克蘭反對派立刻恢復與合法政權對話,並稱俄方將利用其全部影響,使烏克蘭恢復和平與安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9日表示,希望烏克蘭有關各方以國家利益和民族大義為重,通過協商對話消弭分歧,早日恢復社會正常秩序。國際社會應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英、法、德等國高官以及歐盟領導人19日紛紛發表聲明,譴責烏克蘭流血衝突事件,並稱烏政府應為此負責。法國總統奧朗德和波蘭總理圖斯克敦促歐盟盡快對有關責任人采取“針對性”制裁。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19日說,歐盟成員國駐歐盟代表當天在布魯塞爾緊急開會,研究應對烏克蘭危機的“一切可能選項”,包括制裁烏克蘭的措施。歐盟成員國外長20日將專門為此在布魯塞爾緊急會晤。
有關烏克蘭局勢的外交斡旋活動正在進行中,俄羅斯總統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及英國首相卡梅倫等政要紛紛就此表態。然而眼下烏克蘭局勢還沒有緩和跡象。
烏危機根源在於“向東走”還是“向西走”
烏克蘭東與俄羅斯接壤,西臨歐盟國家,難避俄羅斯和歐盟的地緣政治之爭。
有政治分析家認為,烏克蘭政治危機的直接導火索雖然是烏政府去年11月決定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但最根本原因還是國內民眾在“向東走”還是“向西走”問題上的深度對立。從人口和地理因素分析,大約三分之一的烏克蘭人口講俄語,大多生活在靠近俄羅斯的東部地區,主張與俄羅斯保持密切關系。大約三分之二人口講烏克蘭語,主要生活在中西部地區,傾向於更親近歐盟。所以,無論誰當選總統,都會被其中一派視作“自己人”,而被另外一派視為“敵人”,這種對立情緒始終沒有得到緩解,從而成為醞釀更多危機的溫床,在出現諸如財政危機惡化、政府立場突變的事件後發酵成政治動蕩。
烏克蘭政治學家尤里·戈羅德年科稱,烏克蘭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將取決於外部勢力。“烏克蘭現有局勢與地緣政治進程有關,主要是歐洲與俄羅斯、歐洲與美國的對峙。能夠找到的唯一解決方法在地緣政治層面。莫斯科和柏林需要找到某種可以接受的方案來解決烏克蘭問題。”
中國新聞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