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如雲 發表於 2014-5-22 19:06:00

泰國軍方發動近代以來第20次軍事政變



據法新社報道,泰國軍方領導人22日在電視直播中,宣布從當天起發動軍事政變,軍方控制的維和指揮部宣布奪取看守政府一切權力,以“防止進一步的沖突和犧牲”。這是泰國自1932年以來發生的第20次軍事政變。

泰國《民族報》網站也報道稱,泰國軍方領導人巴育在當地時間22日下午5點(北京時間下午6點)的電視直播中,宣布軍事政變。巴育稱,武裝部隊在歷經數月的政治動蕩後,即將奪權。

他說,為了讓國家盡快回到正常秩序,由軍方、泰國武裝部隊、空軍與警方組成的泰國國家維和委員會,需要在5月22日下午4點30分(北京時間下午5點30分)起奪權。

5月22日,泰國軍方、看守政府、國會上議院、選舉委員會、為泰黨、民主黨、反政府組織“人民委員會”和“反獨裁民主聯盟”(紅衫軍)舉行的會議談判破裂,與會7大組織負責人被軍方控制,乘坐面包車離開陸軍俱樂部,暫時不知去向。另據新華社報道,泰國軍方已扣留參加會談的示威領導人和政府官員。

目前,泰國“黃衫軍”和“紅衫軍”兩派的街頭爭鬥已經基本停息。

泰國在封建君主制時期,除遭受外來大規模武力侵略外,各個王朝間的更疊相對比較穩定。但在1932年6月的第一次軍事政變之後,泰國已經發生了20次大小軍事政變,頒布過17部憲法,舉行過26次大選,大約組成過50屆內閣。可以說,泰國近代史是一部軍事政變史。

泰國街頭的軍人與僧侶(資料圖片)

附:泰國1932年以來的政變史列表

第一次政變:1932.6.24 - 6.27 為改變君主專制制度,來自陸軍勢力的民黨發動政變,最終民黨委任保守法官披耶·瑪奴巴功出任總理,又被稱為泰國立憲革命

第二次政變:1933.6.20 民黨內部發生矛盾,最終政變領導人皮耶帕鳳出任總理,強人鑾披汶開始嶄露頭角

第三次政變:1933.10.11 - 10.15 皇室為敦促軍政府交權而發動政變,最終被鎮壓,鑾披汶地位此後迅速上升

第四次政變:1947.11.8 鑾披汶舊部指責文人政權為國王拉瑪八世死亡負責,鑾披汶此後再次出山

第五次政變:1948.10.1 軍方內部派系鬥爭引發政變,政變領導人最終被捕

第六次政變:1949.2.26 因不滿關於國王拉瑪八世死亡的指控,泰國海軍軍人發動政變,政變領導人最終被捕

第七次政變:1951.6.29 - 7.2 泰國海軍因抗議政府削減海軍開支而發動政變,最終被武力鎮壓

第八次政變:1951.11.29 軍方對1949年憲法表達不滿,最終憲法被廢除,恢復1932年憲法

第九次政變:1957.9.16 由於大選發生舞弊,陸軍方面發動政變推翻鑾披汶政府,指定文官擔任過渡政府總理

第十次政變:1958.10.20 由於總理無法應對政府內部矛盾,軍方再次發動政變,軍人沙立·他那叻上台並總攬國家軍政大權

第十一次政變:1971.11.17 軍政府總理他儂·吉滴卡宗為反對議會修改軍政府預算發動政變,1968年憲法被廢除,議會被解散

第十二次政變:1973.10.14 國王普密蓬宣布撤銷對於軍政府的支持,他儂·吉滴卡宗不得不流亡海外

第十三次政變:1976.10.6 國防部長沙鄂·差羅如海軍上將以內閣中有共產黨人為借口發動政變,軍方隨後任命保守派法官他寧·蓋威遷出任總理,並由軍隊實際掌權,泰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下坡路。

第十四次政變:1977.3.26 軍內不同派系因軍職分配問題發動政變,最終政變僅持續6小時即告粉碎,主謀差拉將軍被處死

第十五次政變:1977.10.20 海軍上將沙鄂·差羅如因總理幹擾軍內事務而發動政變,政變成功後江薩·差瑪南將軍被任命為總理

第十六次政變:1981.4.1 - 4.3 陸軍副總參謀長集巴滴馬因意見分歧發動軍事政變,最終被效忠政府的軍隊鎮壓

第十七次政變:1985.9.9 第十六次政變領導人之一馬儂不甘心失敗再次政變,最終政變失敗,許多泰國高級官員因牽連此事被捕

第十八次政變:1991.2.23 差猜·春哈旺將軍領導的政府被軍方推翻,政權落入順通·空頌蓬將軍所領導的國家維和委員會之手

第十九次政變:2006.9.19 - 9.21 他信家族經濟問題引發政治危機,軍方宣布解散看守政府總理他信領導的內閣,由軍事組織全權接管國家政權

第二十次政變:2014.5.22 泰國軍方領導人宣布奪取看守政府一切權力

觀察者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泰國軍方發動近代以來第20次軍事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