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_2007 發表於 2014-7-21 01:50:00

學者:聖山遺址應原地保留


城大中國文化中心高級導師李果指,聖山遺址的重要性絕不亞於李鄭屋古墓。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沙中綫土瓜灣站發現宋元聖山遺址,令本地史學和考古學界聯想起官富鹽場。香港考古學家李果觀察出土灰坑照片後指,灰坑底部是「硬身」的紅燒土,有可能用作盛載鹽水曬鹽,並非一般垃圾坑,加上有官富場背景,應與大澳等本地鹽田作對比,進一步分析坑的用途。李果又指,車站遺址有古井、房基、灰坑,層次非常豐富,並有官富鹽場的歷史記載和宋帝昺的故事支持,是香港考古史上首次,有足夠理據原址保留重點部分。

宋元遺址出土掀起考古風,加深本地史學及考古學界對官富場興趣。史籍有對官富場製鹽的記載,宋代官富場佔地由現在尖沙嘴、九龍城、土瓜灣以至將軍澳一帶,是當時廣東十大鹽場之一。

曾參與香港馬灣島東灣仔北遺址發掘的香港考古學家李果,看過土瓜灣站考古出土的灰坑照片,稱灰坑底部用較「硬身」的紅燒土,或是石灰塗抹,功能可能像一個硬底的大盤,令人聯想到與製鹽有關,「會否好像一個大盤裝住鹽水,曬製造鹽呢?垃圾坑不會執得這麼靚」。

李果初步在網上與其他鹽田的圖片作比對,相信這些作製鹽的可能性不少。他指,考古發現有長約六至七米的木條,似是阻隔之用,需要進一步研究是否與鹽田有關,「大澳一樣有鹽田,可以比對一下,以前既然有官富場,這個地方有鹽田遺迹很正常。」他更強調,如能證明遺址是製鹽場所,對香港歷史的重要性就會變得非常大。

有人將聖山遺址與李鄭屋古墓相提並論,應原址保留。李果分析,李鄭屋古墓年期屬久遠的東漢,墓址保存完整,且有出土陪葬品,是重要考古遺址,而聖山遺址既有官富場的史料支持,並有南宋皇帝逃難傳說,史料與遺迹互相配合,是香港考古史上首例,即使在中國內地也屬少見,而且有古井、房屋基礎及灰坑出土,層次豐富,證明很可能存有聚落,出土器物屬平民設施,更可反映當時生活,這方面重要性絕不亞於李鄭屋古墓,唯一缺點是遺址完整性較弱,分布凌散。

李果續指,基於已出土,已有足夠理據原封不動保留的古井、房基和灰坑等「最精采的部分」,其他部分亦應盡量保留。他又補充,是次出土的龍泉窰器物相當完整,在其他地方非常少見,即使以往本港出土也只是以瓷碎片為主,值得留意。

星島日報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學者:聖山遺址應原地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