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港人應「見好就收」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天出席香港青年聯會二十二周年會慶時,論及人大常委會的普選決定。他直言,決定中有的規定是比較緊的,「但緊得有道理、合法理」。他不認同接受人大決定是「袋住先」,認為這說法好像把方案當成「愁嫁的女兒,好像有不少缺陷似的」。反而,他認為是目前最適合的方案,不是權宜之計,而是「精品」、「靚女」,頂多是之前「鎖在深閨人未識」,認為香港人應該「見好就收」。張曉明表示,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進一步敲定了香港一七年可以實行行政長官普選的時間表,「單從時間角度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這一決定就是一個堪稱積極的決定。如果不受任何先入為主的言論影響的話,正本清源地講,這是一件大好事。」他直言,決定中有的規定是比較緊的,「但緊得有道理、合法理。」
他反駁提名委員會是「小圈子」、保護既得利益集團的說法,認為這說法「不客觀」。他指,提委會由四大界別、三十八個界別分組組成,幾乎涵蓋了香港社會各個階層、各個界別、各個方面的人士,甚至包括泛民的立法會議員和許多區議員,他認為「小圈子」的說法,只是因為泛民「認為現在選舉委員會中的力量對比予其不利,於是就罔顧事實將選舉委員會『污名化』」而已。
至於將特首候選人定為二至三名,足以決定普選一定「有得揀」、「有戲看」,「在香港這麼小的一個地區搞普選,更沒有必要搞太多候選人,導致不必要的選舉程式繁複和選舉成本高昂等問題。」
對於決定中的第三個要素,即特首候選人必須取得提名委員會委員過半數支持,他認為這是《基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引申,只要對此條文作出解釋,「即使不是唯一的選擇,也是最合乎邏輯的選擇。」
張曉明指,人大常委的決定沒有「不合理限制」,他說,「不合理限制」主要指在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財產等方面的限制;但決定沒有這類限制,也沒有排除任何政治派別的人參選,所以「對所有參選人也是一視同仁的。」
他又批評「袋住先」的說法,認為這說法是把方案當成「愁嫁的女兒」,好像有不少缺陷似的,要急著嫁出去才行,那就不敢茍同了。他指,這個方案是在當前的「時空條件下」最合適的方案。它不是一個權宜之計,而是一個「精品」、「靚女」,頂多是之前「鎖在深閨人未識」而已。他說,更準確的說法是「見好就收」。
他認為,今次在選擇甚麼樣的普選制度的同時,也在選擇著怎樣去處理特別行政區與中央的關係、與國家的關係。「當全世界都在以羨慕的目光看待中國今天取得巨大成就的時候……我們與內地近在咫尺、息息相通的一些同胞,特別是還有着種種成見和偏見的同胞,是不是也應當檢視一下自己的某些心態和取態呢?」
星島日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