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堆一爐放四方 黃錦星:共同承擔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上屆立法會會期內闖關失敗的「三堆一爐」撥款申請,料最快下月再提交立法會審議。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重申,本港三個堆填區正面臨飽和,有必要盡快擴建堆填區。他又稱,方案提出將垃圾處理設施放在本港東、南、西、北四方,是共同承擔表現,並非不公平。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出席由建造業議會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舉辦的「青年綠建論壇」,談及具爭議的「三堆一爐」方案。有出席學生質疑,方案只要求三區承擔全港垃圾,對該區居民有欠公平。
黃錦星以外國為例,指早前他與立法會議員到歐洲考察時,曾訪問當地身處垃圾處理設施附近的居民,曾否要求當地政府作出補償。他稱,當地居民的反應是「 O晒嘴」,因認為每個社區必定會有市政設施,又如丹麥的焚化爐,距離皇宮僅約一公里,故毋須「妖化」焚化爐。
「三堆一爐」議題已討論逾十年,他說,加上本港堆填區正面臨飽和是客觀事實,認為有擴建的必要,若推倒重來恐需花費同樣時間。他強調,堆填區的選址涉城市規劃,並以焚化爐為例,指興建焚化爐佔地約十公頃,「中環都無位起」,故「無話公不公平」。他強調,方案提出將四個設施放在本港東、南、西、北四方,是共同承擔的表現。
黃錦星表示,本港人均每日產生的廢物較鄰近亞洲國家高出四至六成,認為須從多方面減廢,短期措施包括於明年四月起擴大膠袋徵費至各零售點,以及設立回收基金等,目標是十年內減廢四成;又透露今年底將就處理廢物設施規劃進行研究,未來會考慮增棄置建築廢料收費。
論壇有廿九名來自不同大專院校的學生參與,並到立法會會議廳扮演議員、官員及立法會主席,就「應否增加建築廢料送往堆填區處理收費」進行模擬議案辯論。有扮演測量界立法會議員的學生擔心收費增加業界成本,亦有學生相信加費有助促進本地再造業發展,並為建造業提供誘因,長遠減少產生廢料。「環境局局長」及「發展局局長」先後發言「拉票」,最後議案獲在座「議員」過半數支持通過。
星島日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