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寫納粹下的巴黎 法作家奪文學獎
年輕時的莫迪亞諾。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以記憶的藝術喚起人類最幽微的命運,揭開二戰時法國遭德軍佔領世界」的法國小說家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獲得二○一四年諾貝爾文學獎。莫迪亞諾的作品多數聚焦於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佔領下的巴黎,描寫那個混亂時代小人物的悲劇命運。
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頌詞稱,莫迪亞諾的作品「以記憶的藝術喚起人類最幽微的命運,揭露(二戰時期法國遭德軍)佔領的世界」,從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聲明說,莫迪亞諾的作品主題主要圍繞「記憶、遺忘、身分與愧疚」,巴黎這座城市經常出現在他所創作的作品中。有時他也會將自己多年積累的採訪、報紙文章或筆記當中的素材融入作品。
莫迪亞諾現年六十九歲,是第十五位獲得這個獎項的法國人。他在法國文壇備受推崇,但在英語和中文世界不出名。一九七二年他以《環城大道》獲得法國法蘭西文學院小說大獎,七八年再以《暗店街》榮獲龔古爾文學獎。瑞典學院常任秘書恩隆德表示:「他可被譽為現代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法國文豪普魯斯特是《追憶似水年華》的作者。莫迪亞諾至今共有三十多本小說著作,上一本著作是今年剛出版不久的《為了讓你不在此迷路》(暫譯)。
一九四五年七月三十日,莫迪亞諾出生於巴黎西南郊,當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他的父親是意大利猶太人後裔,在巴黎被佔領期間,與莫迪亞諾的比利時演員母親相遇。
莫迪亞諾自幼喜愛文學,十幾歲便開始嘗試小說創作。就讀大學一年後,他便離開學校專心從事寫作。莫迪亞諾的早年生活強烈影響他的寫作風格,作品多數聚焦在二戰期間的巴黎,描寫那個混亂時代,壓在小人物命運上的悲劇重量。在莫迪亞諾的小說中,猶太、納粹佔領與身分的失去是反覆出現的主題。
都柏林城市大學的庫克表示,莫迪亞諾的作品描寫法國過往的創傷,但「帶有黑色幽默感」。
一九六八年,莫迪亞諾的處女作《星形廣場》一經出版便備受矚目,這是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後來在德國被推崇為後大屠殺時期的巨著。隨後,他還創作了《夜巡》、《環城大道》、《凄涼的別墅》和《暗店街》等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的暢銷佳作,其中《暗店街》有台灣譯本。
莫迪亞諾被譽為「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探索和研究當今人類存在及其與周圍環境、現實的關係。他的文筆純正、鋒利,幾乎每一部作品都引起反響,是當今仍活躍於法國文壇並深受讀者喜愛的著名作家之一。
一向怯於公開露面的莫迪亞諾昨日在巴黎記者會表示,「對我來說這有點不真實」,好像是別人得獎。他說,這四十五年來,感覺好像在寫同一本書的不同版本,他急切想知道瑞典皇家學院為甚麼將這個獎頒給他。
瑞典皇家學院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有二百一十位提名候選人,其中三十六位是首次獲提名。
星島日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