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分析我军歼20实际的水平
F-22是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的开山之作,其总体设计方案冻结时中国J-20的气动布局还在理论探索阶段,世界第一强国的技术积累毕竟不同寻常。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F-22技术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这里指的,不是航电,软件,座舱盖,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作为新机型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是正常的。F-22的致命弱点,是航程太短。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四代机项目走走停停,折腾了20年后就是这么个结果,是极度令人失望的。我们暂且不去猜测T-50的航电能有多先进,发动机推力能有多大,仅从其基本气动布局和隐形修形的水平来看,就完全无法与F-22和J-20比肩。可动边条的方案当年F-16设计过程中就提出来过,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其气动效果远不能与J-20的全动鸭翼相比。
J-10批量生产才没有几年,性能强大得多的J-20就上了天。中国战斗机技术前进速度之快令人震惊,但是与J-20整体设计极不协调的发动机尾喷管也再次突显了中国发动机技术的滞后。
F-22是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的技术旗舰,其技术验证机试飞时中国才刚刚吃透MiG-21的技术,技术上相当于F-4的J-8II尚未量产,前苏联的Su-27也才批量装备没几年,而且航电的性能还没达到设计指标。F-22的设计意图,是对Su-27建立似F-15对MiG-23般的压倒性技术战术优势,利用其隐形性能和超巡能力穿透苏联集团的前沿防空体系,在苏军战役纵深猎杀对方的高性能制空战斗机,为北约集团的对地打击飞机扫清障碍。
由于美国空军在80年代苏联MiG-29和Su-27服役后急于尽快重建双方战斗机技术的代差,在ATF项目选型中选择了设计常规的F-22,以减少发展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技术困难。毕竟F-22是第一个隐形设计与高飞行性能相结合的型号,其发动机,航电等各子系统也都是全力推进技术前沿的产物,如果总体设计上再选择前卫大胆的方案,则技术风险过大,研制周期将不可避免地拖长,成本也必然大幅度上升。
美国空军对ATF提出的要求是使用空重不超过携带保形油箱的F-15C,燃油携带量则要相当于F-15C配保形油箱时的水平,
这是相当高的要求,可以说有些不切实际。为了将与F-15C相当的空战武器容纳于机身之内,F-22必须设置体积可观的武器舱,如果燃油容量与携带保形油箱的F-15C相当,则总体积显然将超过F-15C。F-22在战斗总重较F-15C大为增加的条件下要实现比F-15C更高的机动性,除了发动机推力必须大幅度增大以外,机翼面积也必须显著加大,以保持较低的翼载。拉超音速高机动时飞机承受巨大的气动负荷,因此相对于F-15C,F-22结构上也必须加强。
体这些技术缺陷不能抹杀洛克希德工程技术人员的成就。80年代确定下来的基本设计到了90年代无法再做改动,否则预算和研制周期将完全失控。在外形尺寸和体积已经基本冻结的情况下,要么增大飞机重量,牺牲燃油容量来保证性能,要么牺牲性能来控制重量,维持燃油储备。90 年代美国空军假定的主要作战任务区是欧洲和波斯湾地区,战区内有数量充裕,距离潜在任务区距离不远的机场能为美国空军的远征部队提供支持。三流国家装备的液体燃料弹道导弹精度奇差,除了吓唬平民没多大用处,潜在敌对国缺乏威胁美军机场的能力。
主流的地对空导弹射程有限,难以打击美国空军在战区附近徘徊的空中加油机。因此F-22可以靠前部署,也可以从远离战区的机场起飞,在战区附近接受空中加油后,前往战区执行任务。由于假想敌缺乏远程精确打击手段,其打击力量必须靠近战区部署,F-22最多只需穿透数百公里的距离便能抵达目标区,有限的航程不是严重的性能缺陷。而前苏联/俄罗斯和欧洲高性能战斗机在全球的扩散,使F-22性能上彻底压倒其它型号战斗机的要求显得更为迫切。美国空军和洛克希德在F-22量产型性能上所做的取舍因此在90年代时代背景下是合乎逻辑的。
可是到了21世纪,世界军用航空技术的竞争舞台从跨大西洋向跨太平洋转移,而美军作战行动的中心也从欧洲东移到了面积巨大,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亚洲,机场和战区间的距离常常十分遥远,相对廉价的远程精确打击手段和超远程对空武器又日益普及,过度接近战区的机场和空中加油机的安全性不再有保障,90年代时美国空军习以为常的作战环境不复存在,F-22糟糕的航程就成了非常严重的弱点。要纠正这一性能缺陷需要对F-22的基本设计动大手术,增大其体型以容纳更多的燃油。但是就算降低对飞行性能的要求,弄成似几年前设想的FB-22那样,这样的大改成本也将是非常高的。如果航程指标要大幅度提升,而飞行性能又不下降,改进的技术难度就更大,在预算紧张的大形势下显然无法得到批准。与其耗费巨资炒F-22这盘回锅肉,不如重起炉灶,研制性能全面优于第四/五代超音速战斗机的第六代战术飞机。
有F-22的经验教训在前,俄罗斯T-50本可以针对F-22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赶超,在整体性能上后来居上。可是解体20年后,前苏联军工系统的逐渐瓦解再也难以掩饰。战斗机研发和生产团队全部青黄不接,20年间又没有真正研制过一个型号的新型飞机,技术传承的链条已经断掉了的俄罗斯军事航空工业,已经不再有挑战技术前沿的实力和勇气。把印度骗上贼船后搞出来的,基本上就是Su-27的隐形版。
T-50的隐形外形设计极为失败,雷达反射强度不会比挂隐形吊舱的超级大黄蜂低到哪里去,其框架式座舱盖和未做任何隐形处理的红外传感器转塔明显不符合雷达隐形的需要,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隐形措施不但比不上F-22和J-20,甚至还不如欧洲的台风,在发动机风扇前加了超级大黄蜂风格的雷达屏障算完事。雷达屏障的隐形效果不如弯曲进气道,还影响发动机的功率,属于打补丁式的措施,适合用来改装常规战斗机,而非专门设计的隐形战斗机应当采用的技术方案。超级大黄蜂采用雷达屏障是因为基本设计没法改动,T-50是全新设计的型号还这样干,设计团队的水平就很值得怀疑了。
气动布局上T-50仍然死抱着上一代战斗机强调高亚音速机动性的设计理念不放,照搬了Su-27的基本方案,高亚音速持续盘旋性能有可能胜过F-22和J-20。但是这一性能指标没有意义,BVR空战需要的是强悍的超音速持续盘旋性能,而格斗空战则主要依赖战斗机瞬时改变机头指向的能力,T-50的气动设计恰恰在这两方面缺乏与F-22和J-20竞争的资本。T-50出众的高亚音速机动性飞行表演中可能很好看,却很难转化成实战中的战术优势。T-50的湿表面积大,超音速波阻大,完全依靠发动机功率硬推实现超巡,超巡速度和续航力很难赶上F-22。而现在所谓的AL-41发动机实际上是吃了兴奋剂的AL-31,功率达到俄罗斯媒体吹嘘的指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T-50很难在超巡性能上对F-22构成挑战。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T-50的使用空重比F-22低6%,燃油储量高出1/4以上。如果属实,则T-50的亚音速作战半径可望达到F-35的水平,比F-22要高出不少。T-50短而直的进气道节省了不少结构重量,机身内可用于储备燃油的空间比F-22要大,而且雷达隐形性能半吊子的T-50显然完全不考虑红外隐形的问题,不存在机翼前缘冷却系统占据空间和增加重量的麻烦,比F-22重量更轻,载油更多是有可能的。因此T-50的亚音速作战半径超过F-22是可以实现的,这恐怕是T-50唯一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优于F-22的性能指标了。
航电方面俄罗斯吹得很厉害,还说什么要在机翼前缘安装L波段AESA雷达,提高反隐形能力,实际上在战斗机有限的体积和重量限度内所能容纳的L波段雷达对真正设计到位的隐形目标的探测距离未必好过X波段AESA射控雷达和先进红外传感器,俄罗斯要在战斗机上配备L波段雷达,不知道是市场营销手段,还是对自己的X波段AESA射控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的性能没有信心呢?俄罗斯最新一代航电的核心元件全部依赖欧洲生产厂商,而欧洲在AESA射控雷达,机载电脑,任务软件等方面全面落后于美国。俄罗斯再去吃欧洲的剩饭,T-50航电的先进性能有保障吗?
J-20的基本气动概念是F-22量产型的设计已经冻结后才确定下来的,比F-22的气动方案要晚了近20年的时间,也正因为如此得以充分利用80年代以来的技术进步,突破F-22的局限。F-22的结构十分紧凑,内部空间异常紧张,长度/横截面积比值不够造成了相对较大的超音速波阻,作为技术追赶者的J-20不能重蹈覆辙。
J-20的体积比F-22大,并不意味着J-20的使用空重一定更高。战术飞机的体积和重量并非总是成正比,相反如果结构过于紧凑,内部空间分配困难,反而可能造成结构的复杂化和重量的增加。
历史上体积大的重型战斗机的密度通常比体型小巧的轻型战斗机低很多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而洛克希德接连两个型号的战斗机对体积的严格限制并没有实现控制重量的初衷,相反F-22和F-35研制过程中的重量增长都十分严重。F-35的增重幅度比F-22要低,但是其重量控制是以牺牲性能指标为代价实现的。
空间比F-22更为宽裕的J-20内部设计的弹性更大,完全有条件在容纳较多燃油和弹药的前提下将使用空重压下来,燃油系数达到ATF预想的0.4左右的水平不是不可能的。J-20的可调DSI进气道能够在很大的速度范围内为发动机提供最佳进气,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改善燃油经济性。较高的巡航效率与充沛的燃油储备相结合,意味着J-20将拥有比F-22和T-50高得多的作战半径和超巡航程。
J-20技术上成熟后能在空战中与F-22抗衡,但能最有效发挥J-20技术性能的战术并非直接挑战F-22,而是利用J-20的航程优势在广阔的西太平洋空域猎杀短腿的F-22所极度依赖,而自身生存能力又十分有限的空中加油机,以及发动攻势作战将F-22封杀在地面上。由于距离中国近的机场不安全,较为安全的机场距战区太远,与中国作战时美军大部分战术飞机将来自海军的航空母舰,美军航母因此也将是J-20的重点打击对象。
没有高性能战斗机的航母舰载机联队对J-20缺乏有效的防御手段,J-20的存在,加上潜艇和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将迫使美军航母远离中国海岸,作战效能大打折扣。而且航母舰载战术飞机同样严重依赖空中加油机的支持,因此J-20对美军空中加油机形成的压力能够同时压制美国海空军战术航空力量的作战行动。J-20的隐形设计基本上采用了与F-22相同的原则,外形的控制远比F-35和T-50做得到位。
根据历史经验,历次战争后美国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国防开支紧缩。如果这次也不例外,则等美国缓过劲来J-20已经投入批量生产,中国可以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采取相应对策了。如果美国为了反制J-20,不顾严重的预算问题强行推进其新一代轰炸机和战术飞机项目,只会进一步恶化其已经很糟糕的财政状况,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健康是不利的。所以说美国穷兵黩武,在过去10年里连年在海外作战,耗费大量军费却未能有效地更新军队的装备,给中国造就了一个在关键技术装备上赶上来的黄金机遇期。而且美军跟游击队打的时间太久,正规战的技艺反而退步了。古话说好战必危,一点没错,美军所谓丰富的实战经验其实并不值得羡慕。
http://www.51junshi.com/article/201109/42228.html
請問有無來源? 來源+1
黑絲後方隱身不太好,非突防立體化海上防空網的好選擇,中國投放了
不少資源搞雷達組網,突防問題自己最清楚,能選擇的手段還多着
黑絲主彈艙長度加長了兩尺仍難以使用現行對面導彈,較像是為未來的
長程AAM預留空間 機龍 發表於 2011-9-19 21:58 http://www.ssky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來源+1
黑絲後方隱身不太好,非突防立體化海上防空網的好選擇,中國投放了
PL-12還是PL-21? 文章對T-50氣動分析也有問題
航電核心技術依賴歐洲是打哪來的
作者以T-50照搬Su-27概念,批評俄羅斯仍死抱高亞音速空戰,
卻犯下嚴重錯誤,不知Su-27在超音速表現下的苦功,其進氣口
在M1.5~1.8仍可做出最優表現,在超音速下有增推6成的效果
Su-27的升力體可貢獻達42%的平飛升力,使翼載遠低於F-15,
增加的濕面積不算大問題,此外Su-27也使用尾椎改善面積率,
這些特點都在T-50上繼承下來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