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大洗牌 人民幣博提款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在北京宣告人民幣幣值「不再被低估」,這是該組織在連續十多年批評北京嚴管匯率之後的一次重大態度轉變。北京目前正為人民幣進特別提款權(SDR)而努力,IMF此舉等於在關鍵時刻對北京投信心一票。SDR是IMF在一九六九年創立的補充性國際儲備資產,亦稱「紙黃金」,由於加入SDR的貨幣實際是作為儲備貨幣使用,因此能代表一國在國際上所擁有的經濟治理權。目前SDR一籃子貨幣有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圓,北京○九年曾爭取人民幣加入SDR一籃子貨幣,但被IMF以人民幣未達自由使用或兌換標準為由拒絕。今年北京再次正式申請加入貨幣籃子,IMF理事會五月對此展開討論,並在下半年就SDR的成分貨幣作全面評估,最終決定可能會在十一月份宣布。
美元霸權 或受威脅
事實上,北京能否讓人民幣成為SDR的第五種貨幣,除受制於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及利率市場化外,主要看IMF的大股東美國的意見。普遍的看法是,人民幣加入SDR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何時加入的問題。假如人民幣不能在今年十一月納入SDR,那麼極可能在明年納入。這種看法排除了美國的阻撓,問題是,美國並不樂見人民幣加入SDR,美國國會前不久否決了IMF的改革方案,該方案的一個關鍵內容是大幅度提高中國等新興國家在IMF的權重,以適應變化中的世界經濟。
IMF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戰後創立的國際金融機構,目標是確保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作為最大股東,華盛頓一向視IMF為推行金融霸權的工具。儘管在多數時候,IMF是按照華府指示辦的,但IMF也有自己的獨立利益,例如在人民幣匯率以及增加北京在IMF中的權重問題上,兩者意見就不一致。華府堅持認為,雖然人民幣自十年前匯改以來兌美元匯率已升值四分之一,但仍然「顯著低估」,北京繼續從人民幣的低估中獲得不公平貿易優勢。
金融危機後,圍繞國際經濟和金融治理權的博弈顯著加劇,從中國的經濟總量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來看,人民幣完全應該納入SDR,當然,隨着人民幣成為第五種儲備貨幣,它極可能挑戰美元的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地位。美國經濟的強大,很大程度取決於美元的強大,如果美元地位衰落,也就代表美國霸主地位的衰落。對美國來說,無疑不能容忍此種事情發生,因此,對於任何可能導致美元地位動搖的因素,華盛頓都是要打擊的。不過,如果北京能夠在人民幣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作出改革姿態,華盛頓就很難有理由阻止人民幣成為SDR儲備貨幣了。
東方日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