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CoCo Bonds憂爆煲
商品市場不振及環球經濟欠佳,市場憂慮銀行於金融海嘯後發行的應急可換股債(CoCo Bonds)或現違約風險,連帶信貸違約掉期(CDS)亦見趨升。有市場人士擔心,一旦銀行CoCo Bonds違約,集資所得又未足以令銀行資本達到健康水平,最終可能觸發環球金融危機;但分析指,CoCo Bonds可作補充銀行資本的第一道防線,不會成為金融危機的導火線。
瑞信最勇 規模千五億
CoCo Bonds全名為應急可換股債(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是金融海嘯後新冒起的資本工具,當銀行資本低於監管水平時,債券將視乎條款自動轉換成股票,或削減債券面值,幫助銀行回復資本水平和吸收損失。
穆迪報告指出,截至去年CoCo Bonds發行規模最大者為瑞信,接近193億美元(約1,505.4億港元),而內銀中行及農行也位列首五位。
資深金融業人士指,CoCo Bonds的換股特性令銀行過去幾年風險胃納驟增,而近年內地經濟下行及商品市場不濟,令銀行資本質素面對挑戰,其發行的CoCo Bonds也存極高違約風險。
換股後資本恐仍難達標
他指出,銀行CoCo Bonds違約後換股所補充的資本「一旦銀行集資所得不足以令銀行資本重上健康水平,最壞情況是要清盤及觸發新一輪經濟危機」,而發行規模大於資本值的銀行,所承受風險最大。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則認為,市場所謂的CoCo Bonds「爆煲」,是指債權人未能收取債息之餘,並需按協議轉為股東;CoCo Bonds違約對銀行一方影響相對有限,且可作為資本補充之用,坦言CoCo Bonds危機應不會演化成金融海嘯。
有曾負責港銀發行《巴三》資本債的資深財資界人士稱,歐洲監管當局要求銀行發行CoCo Bonds時,要清晰向投資者表達風險,包括有轉股或削債的心理準備,面對轉換為股份的風險上升亦不會加劇市場恐慌,近期CoCo Bonds價格下跌與銀行股價回落同步發生,相信是投資者擔憂銀行經營環境轉趨惡劣有關。
價格波動較其他債券高
有港銀財資部主管則指,CoCo Bonds只是銀行補充資本的第一道防線,雖然不會成為市場恐慌或金融危機的導火線,但其價格波動和敏感度高於其他債券,所以近日與股價同步下跌,反映市場對銀行風險的憂慮。
近月環球市況惡化,《星期日泰晤士報》更引述消息指,英倫銀行提醒歐央行歐洲銀行或現融資危機。上周歐洲銀行信貸違約掉期(CDS)急升,意味投資者擔憂銀行債務違約風險,但隨着德銀在上周五斥資回購逾400億元債券,市場信心稍為回穩,CDS亦見降溫。滙控及渣打銀行的五年期次級債CDS,分別從高位回順2點子及14點子,至301點子及474點子。
東方日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