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署推「海綿城市」理念防洪
【星島日報報道】渠務署今年再剔除兩個水浸黑點,總數減至八個。為解決城市水患,渠務署計畫再進一步,提出「海綿城市」理念,以順應自然、彈性適應的方法,利用蓄洪、滯洪、回用雨水等方法減少徑流,並在九龍城一號污水泵房試用透水路面、草磚等可持續排水措施,計畫未來推展至安達臣道石礦場及洪水橋等新發展區作更大規模試用。本港水浸情況近年得到改善,渠務署今年再剔除上水丙崗及大埔南華莆兩個水浸黑點,令水浸黑點數目減至八個。該署進而提出「海綿城市」理念,在原地地底處理雨水。渠務署署長唐嘉鴻表示,現時在地面接收雨水,利用管道以徑流的橫向方式帶走,像是「硬接一招」,在「海綿城市」概念中,會利用綠化天台、透水路面和雨水回用等方法,促進滲透和減少徑流,加上蓄洪湖泊和河畔公園,亦可減低流量,使排水過程更可持續。
去年獲頒「綠建環評新建建築」鉑金級認證的九龍城一號污水泵房,亦運用透水路面和草磚等可持續排水措施,特別在建築物天台鋪設透水物料,直接收集雨水作灌溉重用。渠務署擬將透水路面,推展至其他設施,並於安達臣道石礦場及洪水橋新發展區作更大規模試用。
去年彩虹道水浸成河,渠務署及天文台去年五月成立局部地區通報機制,當彩虹道和三個水浸黑點(元朗新田石湖圍、薄扶林村、尖沙嘴漆咸道南)的降雨量高於每小時五十毫米時,天文台便會向渠務署發出通報,渠務署便會派員到場協助市民及商鋪,包括立即疏通渠道,加強排水能力,以及向商戶派發沙包。渠務署署長唐嘉鴻又指,啟德河工程將於一八年完成,可提升該區的排洪能力。
星島日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