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學者糖尿前期檢測法獲獎
【星島日報報道】糖尿病無根治方法,患者需終身倚賴藥物控制病情,令人聞風喪膽。獲頒今年「裘槎優秀科研者獎」的港大徐愛民教授,其研究團隊首創以血液檢測,幾分鐘內分析人體內激素水平,篩查出糖尿病高風險人士,助他們改善生活方式,防止演變成糖尿病患。徐的團隊更從老鼠實驗中找到有效改善血管疾病的激素,未來將研究運動如何改變人體內的激素,成為治療慢性病的「藥物」。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及藥理及藥劑學系教授徐愛民指,當患者證實患上糖尿病時已經「很晚期」,需要終身接受治療控制病情,因此多年來致力研究肥胖引致慢性病的機制和早期檢測方法,今年更獲裘槎基金會授予「裘槎優秀科研者獎」。
徐教授的團隊數年前利用「酶聯免疫附試驗」,首創透過「啪手指」取得一微升血量,便能檢測到對象體內「脂聯素」的水平,數分鐘內有結果。徐教授解釋,女性體內的抗糖尿病激素「脂聯素」正常水平為十至十五微克每毫升(ug/ml),男性則是八至十微克,而肥胖人士和糖尿病者體內的脂聯素水平較正常人為低,若檢測到脂聯素水平跌至四微克以下就屬於糖尿病高風險群組,可能在二至六年內演化至糖尿病。
徐教授希望技術未來可廣泛應用於社區篩查,在血糖未上升前,就可檢測出有潛在糖尿病風險的人士,讓他們及早接受治療和改善生活,防止演變至糖尿病。徐教授說,脂聯素下降並非唯一導致糖尿病的原因或指標,未來會繼續這方面的研究,找出更多更好的生物標記,增加篩查的準確度。
徐教授於二○○八年已率先發明另一種抗糖尿病激素「FGF21」的檢測技術,為全球多個科學家採用。徐的團隊更進一步向因肥胖而患上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病的老鼠注射FGF21,二○一五年證實FGF21可誘導體內脂聯素發揮作用,使患病老鼠的脂聯素水平增加兩至三倍,助燃燒脂肪、減少肝臟製造膽固醇、促進胰島素發揮功能、減少血管內炎症,有效減低血管阻塞情況和中風風險,但注射FGF21同時帶來輕微骨質疏鬆的副作用,徐教授解釋,現時類脂聯素藥物可能影響心臟功能,FGF21的副作用較低,有數間藥廠正就FGF21進行臨牀研究。
運動量多、體型較瘦、有飲食控制的人士,體內的脂聯素水平都會較高,因此徐教授認為「運動就是藥物」,其團隊正招募六十名身形肥胖的研究對象,每周三日每日運動一小時,記錄他們身體荷爾蒙和其他物質的影響,進一步研究運動與慢性病的關係。
星島日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