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_2007 發表於 2011-11-2 00:12:36

德国二战潜艇洞库(1941-1945)

第一章 建造背景

纳粹德国的潜艇部队,在卡尔•邓尼茨(时任纳粹德国潜艇部队总司令,后任至纳粹德国海军总司令)的领导下在开战伊始及表现出了其巨大的作战潜力。1939年9月,德国潜艇的王牌普里恩,指挥德国早期装备的VIIb型潜艇U-47号,成功突入英国皇家海军在斯卡帕湾的锚地,在这个被认为不可能被突破的,极为安全的锚地,一举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当英国人还未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时,U-47号已从容离去。

虽然有如此出色的战绩,然而,这一阶段德国潜艇部队始终面对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潜艇需要经历漫长的航行,通过危险的北海或英吉利海峡才能进入大西洋水域,这样一来,德国潜艇实际的作战及待机时间就非常短,还常常要应付盟国的反潜攻击。尽管潜艇官兵使出浑身解数,但是毫无疑问潜艇相比水面舰艇要脆弱的多。潜艇的耐压艇体在炮火下简直是不堪一击,潜艇一旦失去下潜能力,几乎是死路一条。

虽然在一些重要港口如赫尔格兰德(Helgoland)、汉堡以及基尔,都曾经设计了用混凝土建造潜艇专用堡垒的计划。然而在开战之初,德国潜艇往往就按照编队系留在码头上,完全暴露在敌方空中力量的打击之下(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国港口突击的效率极端低下)。  

自1940年起,随着挪威、低地国家以及法国的先后陷落,德国潜艇部队在大西洋沿岸获得了大量的基地,德国人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将它们利用了起来。掌握了挪威及法国沿海港口以后,德国海军便可以轻易的出入北海及大西洋水域。同时大大缩短了德国海军舰艇进出这些水域所需要的航渡时间,使在海上待机的舰艇数量得到明显的增加,邓尼茨得以将其手中可用的潜艇进行“三三制”配备,及三分之一处于战斗巡逻状态,三分之一在航渡过程中,另有三分之一的潜艇在港口接受检修、补给,人员则进行休整和训练。

挪威的卑尔根、特隆赫姆,法国的布雷斯特、洛里昂、圣纳扎尔、拉帕里斯及波尔多在被占领后迅速成为了德国潜艇的基地,虽然新基地确实为德国潜艇的攻击作战提供了一定的优势,同时这些基地也更容易遭到英国皇家空军的突袭。

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比利时的布鲁日建立的混凝土堡垒成为潜艇基地建筑的成功范本。1941年春,德国人开始利用先前要塞堡垒建筑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在挪威及法国沿海的基地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潜艇洞库,同样的工程在德国的几个重要海港,如基尔、汉堡和。。。等也同时展开。混凝土洞库也不单纯修建在作战基地周围,在德国不来梅旁的威悉河岸,德国人将整座用于建造先进的XXI型潜艇的工厂用混凝土洞库保护了起来。  

起初,这些洞库的防轰炸效果非常令德国人满意,但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英国皇家空军的空袭强度也越来越高,在1943年,德国人对多数的混凝土洞库的顶盖进行了加固,部分洞库顶部的混凝土厚度超过了7米,同时加强了防空的措施。

即使是重达5吨,装药量超过2吨的著名超级炸弹“高脚橱”在面对加固了的洞库,也很难有所作为。在这些徒劳无功的攻击过后,面对基地周围已成废墟的城市,这些洞库依然屹立不倒,岿然不动。

事实上这些洞库如此的坚固,以至于绝大多数的洞库直至战争结束依旧毫发无损。战后人们曾经多次尝试拆除这些洞库,但是面对超乎想像的工作量及极大的难度,最后几乎都不了了之。本文中提到的洞库几乎都保留到了今天,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至今仍然在被各国海军使用着。挪威和法国海军依旧继续使用着其中一些洞库作为码头,德国人则将不来梅附近的巨大的代号“瓦伦丁”的潜艇工厂作为海军仓库使用。在大部分洞库的墙壁上当年的标语、标示依然清晰可见。

如今还有相当数量的洞库为私人所拥有,或用作仓库或供游人参观。还有一些洞库,如德国汉堡附近的“芬克II”号洞库虽被废弃,但其中仍有当年被遗弃潜艇,为防止游人误入发生危险,入口出被爆破封堵。  

公元1987年,为拍摄著名的潜艇片《从海底出击》(Das Boot),摄制组重建了一艘VIIc型潜艇,该艇有幸在法国的拉帕里斯的原德国潜艇基地重现了40多年前出航的风采。

鉴于如此众多的洞库,过分的坚固而难以拆毁,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还将在大西洋沿岸矗立更长的时间。

第二章 设计及建造

潜艇洞库只是德国人规划的防御工程中的一部分。整个沿海防御工程还包括供德国E艇和R艇停泊的洞库工程,港口船闸防护工程(一旦破坏了船闸,将能够有效的封闭一个港口)。此外工程还规划了加固的弹药库,油库,仓库等储藏设施,以及碉堡,炮台等防御附属设施。我们应该看到,正是由于这一工程在人力、物力上与“大西洋壁垒”工程的争夺,才使得“大西洋壁垒”工程成立名副其实的“半拉子”工程。

建  筑

在德国海军受到关注之前,此类防御工程的建设是由德国海军工程部承担的,其负责人为工程部总监艾克哈特。当1941年,德军占领法国沿海大量优良的海港之后,海军工程部随即将之前建设德国赫尔格兰德海军基地中获得的经验用于新的潜艇基地的建造,而每个基地的总体设计,则基本参照了一战时德国人比利时的布鲁日修建的帝国海军潜艇基地的设计原则。  

实际的施工管理由国家工程局的弗里茨•托德博士领导的“托德小组”负责。托德曾于1938年被任命设计建造“德国西部防御工程”。据估计共计雇佣了约有30万工人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托德小组”还雇佣了数千工程技术专家、工匠来监督指导这些工人工作。战争爆发后,部分工人被应征入伍开赴各地前线,其余的工人的处境好比奴隶,在恶劣的环境下从事着高强度、高危险的的工作。“托德小组”拥有自己的准军事化组织,甚至拥有一只“托德小组专用警察部队”。德军占领法国及低地国家后,“托德小组”在巴黎成立“西线分部”负责在被占领区的施工工作,分部总监卡尔•威恩斯。“西线分部”以下有设有数个专门负责建造潜艇洞库工程的项目组。1942年,“托德小组”负责人弗里茨•托德博士死后,由阿尔博特•斯皮尔接管。

“托德小组”与DAF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DAF是纳粹德国政府官方的工会组织,有强制征调使用所有独立工会及劳工组织劳动力的权利。至少在最初,德国建筑工人与法国的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德国人向从法国本地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招募来的建筑工人提供了良好的食宿环境,薪水也相当优厚。建筑大军中还有一只特殊的队伍,他们是来自西班牙的共产主义流亡者,他们在西班牙内战中逃向法国,随后被法国当局扣押。德国入侵后,这些共产主义者又落入德国人手中,虽然他们不是雇佣工人而只是苦力,但是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出色的技术,受到了德国占领者的好评,赢得了敌人的尊敬,同时也得到了较好的待遇。在挪威工程的主要劳动力是苏联战场上的战俘,他们的处境只能用“悲惨”二字来形容,而处境最差的是在集中营中的劳工,德国境内的工程,如不来梅附近的“瓦伦丁”工厂就主要靠他们来建设。 网

很多德国知名企业参与了这项浩大的工程。著名的建筑公司如Siemens-Bau-Union和Holzmann AG公司负责潜艇基地的混凝土浇注工程,电气安装主要由Siemens-Schuckert公司负责,设备生产制造巨人M.A.N.公司负责生产并安装船坞及船闸等所需要的大功率排水设备。此外,大量当地分包商负责基地的其他工程建设。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在建的大型潜艇基地工地上,同时有近15000名员工参与施工。

建筑工人分两班,实行12小时工作制,保证24小时开工,每天上午7点和下午7点为交班时间。大型弧灯甚至探照灯用于夜间工地照明,只有当空袭警报响起时,才关闭灯光暂时停工。

基地的选址尽量在当地原有的海军码头上建造,如法国的布累斯特和洛里昂,这些地点受潮汐的影响,水深符合要求。另外还有一些不受潮汐影响的海军码头,如法国的圣.纳塞尔、波尔多等地,一些潜艇洞库也在民用港口施工建造。所有这些施工工地都有严格的出入限制。

   

                                                         

morris_2007 發表於 2011-11-2 00:16:02

一旦选址确定下来,繁重的施工就此开始。首先要认真清理施工场地,以便开掘地基并打造巨型钢制地桩。为了防止海水倒灌进低于海平面的工地,还必须修建一座巨型围堰。在开掘施工的同时,还要在船坞后方修建一座混凝土平台,这里是各种车间所在地。此外还要修建钢筋加固的围墙。修建如此巨大规模的洞库工程所需的材料也是空前巨大,工程全面铺开后,每天工人们都得浇灌数千平方米的混凝土。对建材的消耗,几乎超出了德国的生产能力,比如,50公斤一包的水泥,因为需求量太大,以至包装用的纸袋,无法满足需要,因此空水泥袋必须回收再利用。为防止在运送过程中水泥散落造成的不必要损失,运送人员在装载水泥的运输工具上洒水使其硬化,避免抛洒。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如钢铁和水泥(至少在初期)都是从德国通过各种渠道运送到施工现场的。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深入,建材需求量激增,只从本土采购运送建材已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为节约成本,德国人从在当地选择符合其质量要求生产厂家作为供应商。除此以外有些地方还铺设了专门的铁轨从供应地通往施工工地以方便数十万吨钢材、水泥和沙砾的运输。这些附属工程也占用了数量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洞库的设计

洞库不光是潜艇的庇护所,更是“海狼”们舒适的家。洞库内还修建了潜艇修理厂,发电机组(基地的供电主要依靠当地的地方民用电力供应,洞库内的柴油发电机组,是为了当民用电受攻击中断后,向基地提供紧急情况下的用电),泵站,仓库,办公室,宿舍,通风系统,取暖设备,电话及通讯设施以及急救室。为方便用送各种重型装备,洞库内各处都铺设了窄轨小铁路。从安全角度考虑,弹药集中存储在外部独立的高度防护的弹药库中,需要补充弹药时由窄轨铁路运送到洞库内再装载上艇。
性健康
潜艇船坞分为“干”、“湿”两种建造方式。干坞有抽水系统,可以根据维修的需要将船坞内的水排干。船坞的实际大小各不相同,但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船坞灌满水后的水深要在10米左右;二是水面到洞库天顶的高度要能够容纳起重机,起重机的高度需满足整体起吊潜艇的潜望镜。洞库内船坞两边的码头宽度一般保持在1.5米左右。

每个洞库内至少有一部行车起重机,起重机行架的长度基本与洞库长度相等,起重能力可达30吨。洞库内的主排水泵容积达3000立方米,辅助排水泵也达到了380立方米的水平,可以保证在3小时内将船坞中的水全部排干。排水泵一般被安置在泵站房内,两台一间,相邻两个船坞之间设一个泵站,但并不是所有泵站都是这么设置的,还有一种比较多的布置方法是:将所有排水设备集中布置在一排船坞后部的服务区域内。

巨型装甲钢板制成门窗隔板,将洞库与外界隔绝,部分装甲板厚达1米,还有一些洞库的大门是钢板包裹的混凝土夹心门,洞库大门开闭既有垂直起吊式也有传统的铰链式的。另外洞库大门又分为完全关闭式的和半关闭式两种;前者用于干船坞,后者在只关闭入口的上三分之二,底部留有约2米高的开口。

为了让洞库尽快投入使用,施工方优先建造并启用具有维修功能的干船坞,边使用边施工。

鉴于洞库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敌人的轰炸,工程的设计施工人员在洞库的顶盖上下了级大的功夫,从目前留存下来的洞库来看,他们的工作相当成功。

防护船闸

鉴于一部分洞库的位置处于海港的内港部分,尽管洞库本身异常坚固,但是潜艇需要经过一段水道,从船闸才能进出外海,因此一旦这一位置受到破坏,潜艇就成了“瓮中之鳖”。尤其是在英国突击队成功突袭了圣纳扎尔的潜艇基地后,德国人立即着手在圣纳扎尔、拉巴里斯、波尔多修建单独的防护船闸以保护这个“阿基里斯之腱”。防护船闸看起来像一个缩小了的潜艇洞库,在前两地的防护船闸矗立至今,波尔多的在战时没有完工,战后被拆除了。

圣纳扎尔的船闸沿诺曼底干坞修建,通过船闸潜艇可进入内港。而诺曼底干坞在英国突击队的袭击中遭到严重的损坏,英国突击队使用一艘装满炸药的老式驱逐舰“坎贝尔顿”号(美国按照“租界法案”支援英国的老式驱逐舰之一),冲进干坞,随后引爆了炸药,巨大的爆炸摧毁了闸门。

新建的防护闸门几乎正对,洞库的第8、第9号船坞。1942年8月开工建造,整座闸门长155米,宽25米,高14米。一条公路穿闸门而过,工作在闸门内由一座可开闭的桥连接,闸门内海水也可排干,同时为强化防护,闸门的顶盖和墙面有钢筋混凝土加固,顶部有防空火炮,闸门西部还有4座20mm防空炮阵位。拉帕里斯的防护闸门直到1944年8月才修建完成,有167米长,26米宽,14米高。  

除上述以外,还有许多新的项目在计划之中,其中比较吸引人的项目是,在马塞附近的罗夫运河上修建专供XXIII型潜艇小型潜艇使用的洞库,另外,德国人还计划在克里米亚半岛多处修建洞库,以及增加在基尔、不来梅、汉堡的洞库数量。

第三章 U艇基地之旅

每一座洞库系统的布局形式是各不相同,但是其中仍旧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就以法国布雷斯特港的潜艇洞库系统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洞库系统的主要结构布局。

英国远征军在撤离之前已经将港口设施基本摧毁,1940年6月,德国第5装甲师攻占布雷斯特港后,对港口的紧急维修重建工作立即展开。短短的2个月后,第一艘德国潜艇U-65号即可进入该港进行维修了,至该月中旬,布雷斯特港基本已恢复到可全负荷运转状态。

几乎在重建港口的同时,兴建潜艇洞库的准备工作也紧锣密鼓的展开了。1941年1月起,混凝土潜艇船坞开始建造,工程持续了近9个月。布雷斯特港潜艇洞库总长333米,宽192米,高17米,它其实是由两个紧靠在一起的单独洞库组成的一个洞库群。一号洞库内共有5座“湿”船坞,每条湿坞长约115米,宽约17米,最多可容纳3艘潜艇;二号洞库内布置了8座“干”船坞,长约99米,宽约11米,另还有两稍大一点的干坞长度达到了114米,宽度达13米,每座干坞只可供一艘潜艇使用。  

虽然布雷斯特港的洞库到1942年夏天才全面完工,但是在1941年6月间,第一潜艇舰队的人员已从基尔转移到此,4个月后,第九潜艇舰队也进驻此地。1941年9月起,布雷斯特洞库群中部分完工的船坞已开始使用。

洞库群及附属建筑群占据了布雷斯特港区东面的一角,由一条防波堤与港区分割开。洞库群面对外海,一号洞库内船坞按照A到E的次序编号排列,二号洞库按数字编号排列。

A、B两座船坞长度接近116米,宽17米。洞库外墙厚达7米,两船坞间有一座6.3米宽的码头,码头上一面1.3米厚的隔墙从顶到底将两座船坞完全分开;C船坞稍短且宽一点,长宽分别为114米和7.5米,C与B之间的码头宽7米,隔墙厚2.7米;D、E两座船坞长都是96米,宽分别为17.8米和16.8米;C、D间隔墙厚2.5米,D、E间隔墙厚1.3米。A、B、C之间隔墙上开有5个通道,C、D、E之间的隔墙上各有4个,每两个通道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3米左右。上述5座船坞都同时可并排容纳两艘潜艇。

二号洞库中的八座干坞宽度都在11米左右,长度依次为96.1米,96.5米,96.8米,97.1米,97.5米,98米,98.5米,99.1米,隔墙厚度在2米至1.3之间,干坞内只能容纳一艘潜艇进行维修。紧接着8座干坞,洞库内有一条11米宽,长度等于整座洞库长度的办公区域。在第二洞库群的最东头,是两座大型干式维修船坞,宽12米,长度达到114米。由此可见,所有的船坞都是不一样的,只是在尺寸上比较接近。
武汉黄
每座船坞顶上都有行吊设备,起重能力不一:A、C、D号4吨;B号12吨;1号10吨;2、3、5、8号3吨;4、6、7号2.5吨;9号5吨;10号30吨。

在二号洞库内部,一条走廊将其分隔为前后两大部分,前部就是1至8号船坞。一号洞库比二号洞库长了不少,因此前部的5座船坞也比较靠前,走廊的宽度要更大一些。A号船坞后是维修车间,B号之后是机械设备维修车间,C号后布置了鱼雷仓库,鱼雷维修车间在旁边,位于D号船坞之后,而潜艇部队的队部在E号之后。一号洞库内从东往西布置的有:武器维修车间,机械设备维修车间,船舶维修车间,柴油机室,电气设备维修车间,另外三个机械设备维修车间和三个船舶维修车间,泵站以及消防站。在阴暗的洞库深处,充足的照明设施保证工人能和在一般工厂里一样的操作车床等设备。走廊往东一直通到整个洞库的主入口,主入口北面是给洞库供暖的主锅炉房,南面是保护入口的碉堡。

洞库群顶层,大约在A、E、4号船坞上方布置了防空炮位,装备了40mm以下的小口径防空高炮,虽然小口径高炮对英美的四发重型轰炸机进行的高空轰炸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对进行低空突击的小型飞机还是有相当大的杀伤力的。另外在10号船坞的顶部设有无线电及其他的信号设施的信号塔一座。

虽然,洞库内也存放了部分鱼雷等武器,但是处于安全因素考虑,多数鱼雷还是以散件的形式存放在和洞库同样坚固但规模较小的专门的弹药库中,要用时通过,两者之间的轨道运进洞库内。

第四章 防护原则

像历史上所有的堡垒建筑一样,评判它设计的是否合理,主要要看设计者对堡垒可能遭受到的攻击,以及采取的防护有多周到。U艇洞库最基本的防御方法是加强自身的抗打击能力。这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洞库(至少在初期)可以抵御住盟国所有类型炸弹的攻击。随着盟军炸弹威力的不断增强,洞库顶盖的防护也随只不断加强,早期德国人通过加厚顶部混凝土层的手段,后期发展出了被成为“范格罗斯特”的防护层。炸弹接触到“范格罗斯特防护层”时,被架在顶盖上很多横梁引爆,爆炸冲击波随即被释放掉,保证顶盖不受伤害。这项技术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装甲车辆上的反应式装甲异曲同工。

由于设计时考虑的比较周到,坚固的顶层结构,保证了洞库顶部的安全,整个洞库系统最大的弱点在于朝向大海的一面,尤其是遇到低空突袭时,更加危险。低空突防的飞机不像那些四发重型战略轰炸机,它们无法携带能够从顶部穿透洞库的巨型炸弹,而是通过低空投掷炸弹或鱼雷通过闸门来从内部摧毁洞库或船坞。

为防止此类攻击造成的威胁,德国人在港湾内设置了多种防护设施。首先,是由老旧船只在船坞正前方组成的数条防潜网;其次在船只上方安装了额外的桅杆,与防空气球一起防止飞机超低空突防;最后在洞库顶部布置了一些小口径防空火力。小口径高炮的防空能力实在差强人意,很显然与其说是靠它们击落敌机还不如说只是吓走敌机或者是干扰敌机进攻,不过当这三者充分配合起来的时候,还是能很有效的阻止盟国飞机对洞库进行有效的攻击。  

防空炮口径一般在20mm,分单管、双联和四联三种,弹重0.32千克,炮口初速899米/秒,射程12350米,射速120发/分~240发/分。还有一种37mm口径的高炮使用的也比较多,弹重0.73千克,炮口初速820米/秒,射程15350米,射速约50发/分。另装备了少量的40mm博符斯高炮,弹重0.95千克,炮口初速854米/秒,射程4500米。上述高炮都是战时德国海军岸防及舰载的标准防空武器。

有部分地方的洞库系统还布置了一些防空碉堡,给低空突防的飞机以意外的重机枪火力威胁。尽管防空重机枪的火力,对付飞机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但是这些碉堡最大的作用还是为洞库的出入口提供额外的火力防御,而洞库内船坞的出入口由厚重的钢制闸门护卫着,确保万无一失。

值得一想的是,假如洞库所在的周遍地区落入敌人之手,那洞库防御体系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事实上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由于潜艇的耐压壳在火炮打击下几乎不堪一击,因此,当洞库处在地方火炮覆盖范围内时,虽然洞库自身依旧完好,但是潜艇再也不会“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了”。另一方面,尽管洞库依托其超级坚固的特点还可以作为要塞进行抵抗,但是任何攻击者为避免重大伤亡,最好的选择就是像中世纪城堡攻防战中进攻者所做的那样,用“饥饿战术”困死防守者。值得庆幸的是,在整个二战中,这样的惨剧从来没有发生过,盟军每遇希特勒号称“固若金汤”的要塞时,多采取迂回战术,避免正面交锋造成不必要的大量伤亡,最重要的是避免为一城一地而延误战机。 昆

防护船坞的钢闸门,不是简单一大块钢板,往往做成百叶窗的形式。水面下有防潜/反鱼雷网的保护,即使闸门落到和码头一样的高度,水面以上的那一小段空间也足以阻挡任何超低空飞机的攻击,实际证明这点空间根本无法实施准确的炸弹或者鱼雷攻击,可何况还有许多闸门本来就是放到水面高度的。

以上所谈的都是洞库自身及潜艇基地的防空措施,洞库所在港口自身还有大量的大口径防空火力配备。此外,德国空军沿海岸布置的雷达站,对盟国的空中突击提供了早期预警,并对突击机群给予拦截。由于英吉利海峡宽度窄,英国东、南部基地的飞机起飞不就即可被德军发现,即使是像P-51“野马”或P-47“雷电”这样的大航程战机,从较远的基地出发,德国人一般也有比较充足的预警时间。

侥幸突破了德国空军,地面高炮火力拦截的盟国轰炸机虽对港区和附近城镇能造成较大的破坏,但是对洞库本身的破坏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再回程的路上他们将再一次接受上述两者火的洗礼。在耗费了大量的燃料,弹药,并遭受了重大的装备及人员损失后,盟国往往一无所获。低空突防的盟国战机,更容易突破德国空军和地面炮火的拦截,但是除非他们幸运,或许能侥幸的攻击到几艘暴露在水面的正在进出船坞的潜艇,不然也只能无功而返。  

战争中德国潜艇洞库系统在盟国的狂轰乱炸以及各种其他破坏行动中,洞库几乎毫发未损,不得不承认德国人的防御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尽管一些潜艇被洞库内震落的混凝土块砸坏过,但是与在港内水面被击毁的潜艇,以及被系留的船只碰坏的潜艇相比较,简直不值一提。

盟国反潜力量的不断增强以及德国潜艇和人员力量的逐渐衰弱,“狼群”最终输在了海上。而潜艇洞库基地却是德国潜艇官兵们的安全避风港,筋疲力尽,满身伤痕的“海狼”们在幽深的洞穴中,舔噬着身体和心灵上的累累伤痕,等待着他们最后时刻的到来。

第五章 基地生活

在法国及挪威的每个潜艇基地中一般至少驻扎有一到两只潜艇支队。每隔一段时间,一个基地驻扎的潜艇支队的人员会进行一次调整。支队指挥官一般由资深潜艇艇长担任,其中不乏王牌艇长,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战斗经历。

U艇部队最早由卡尔•邓尼兹指挥,法国被占领后,邓尼兹将指挥部搬到了巴黎,不久,在1940年9月间,指挥部再次搬迁到克恩纳威尔的一座豪华大楼中。鉴于盟军轰炸越来越猛烈,加上盟军突击队以及法国抵抗组织的偷袭行动的威胁,尤其是盟国突击队对圣纳扎尔的突击之后,在希特勒的再三坚持下,邓尼兹于1942年3月间又将指挥部搬回了巴黎。尽管邓尼兹最后升任德国海军总司令一职,但是他对潜艇部队的热情和关心依旧不减,他经常视察在法国的潜艇基地,亲自迎接那些历尽千难万险,成功归来的他的“灰狼”们。  

邓尼兹以下主管潜艇作战行动的是艾伯哈特•哥登将军,作战行动指挥部司令是汉斯-乔质•冯•福里德伯格将军。作战行动指挥下,又划分了数个单独的作战分布,由一名舰队司令指挥。驻扎在法国的绝大多数潜艇,都受总部设在巴黎的西部潜艇作战分部指挥,汉斯-鲁道夫•罗斯林自1942年7月至1945年5月间任指挥官。

总的来说,部署在挪威各地潜艇基地的潜艇部队受命于,总部设在纳尔维克的挪威潜艇作战分部。1943年1月至1944年5月间该分部指挥官为鲁道夫•彼得斯,后由莱因哈德•舒伦接任至1945年5月。所有潜艇都直接听命于所在作战指挥部,而不是他们停泊的基地的司令。
   
在紧张的战斗巡逻过后,潜艇停泊在坚固的洞库内进行维修保养,大部分船员可以休假回家,为保证船员们尽快回到家人身边,减少在路途中消耗掉的假期天数,邓尼兹下令安排专列用于运送休假的船员们往返。

同时,船上的骨干将留在基地,进行日常的工作。通常他们被安排住在基地附近的较少受空袭威胁并较为舒适的宿舍区,然而,如果需要的话,洞库内也有大量的宿舍区可供留守人员住宿,在极偶然的情况下,船员仍旧住在他们的艇上。在一些洞库内还设置了船员的训练设施,比如,在克罗马I号洞库内修建了一个7米长的水池,供潜艇官兵训练水下逃生技巧。 武汉黄页网
   
战争时期,因为始终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潜艇在港,所以洞库内始终忙忙碌碌难有清闲的时候。潜艇在洞库内要进行维修和保养,补充燃料,弹药,食物以及其他给养,另外还要给潜艇内来个彻底的大扫除,好好通通风,毕竟这些潜艇刚刚载着近50个,几周都没洗过澡的大男人从海上回来。

大西洋战役初期,在所谓的德国潜艇的“辉煌时期”,每当有潜艇成功归来的时候,洞库内总是一派节日的气氛,大家张灯结彩,鼓乐齐鸣,妇女们为载誉归来的英雄们准备好了花环,大家翘首数着潜艇上代表击沉舰船数量的三角旗,好不热闹。

随着德国潜艇基地逐渐暴露在盟国的监视和打击之下以后,德国潜艇官兵的日子也不好过起来。潜艇回港以后,船员们的休假也被取消,多数时间内都不得远离其岗位,再也难有狂欢的机会。宪兵对进出洞库区域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基地周边条件较好的旅馆都被改做潜艇官兵的宿舍,电影院和戏院只允许上映或表演经德国的影片及戏剧。相对于潜艇官兵面对的高度危险的工作,他们的报酬也每况愈下。尽管战争时期的多数情况下,当地法国居民与德国人的关系还算比较融洽,但随着德国人的颓势日显,当地居民与德国兵之间的关系也愈发恶劣,尤其是在诺曼底登陆之后。

                                             

morris_2007 發表於 2011-11-2 00:19:31

潜艇基地内还有大量的军队行政管理人员,负责部队的财务、补给以及其他后勤工作,他们多数是军官,并有少量高级军士,这些人直接隶属于相应的舰队指挥部,基本上没有出海的经历,平时着海军军服,但佩带银质徽章,而不是金质徽章。他们在基地的生活相对优越一些,往往大腹便便,对船员们的不修边幅,自由散漫的行为嗤之以鼻,所以和船员之间矛盾不断。

随着德国潜艇战事的日趋不利,出航的潜艇自保尚难,更鲜有英雄凯旋的欢迎仪式了。但对于疲于奔命的潜艇官兵来说,海天间显现出来的那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无疑依旧是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欧洲地区常驻潜艇舰队

布雷斯特
布雷斯特是第1潜艇支队的母港,历任指挥官是汉斯•艾克曼(1940年1至10月);汉斯•寇豪斯(1940年11月至1942年2月);海因兹•布克豪斯(1942年2月至1942年7月);威恩•温特(1942年7月至1945年5月)。

该支队从本土的基尔调到法国之时已经接受了改装,新装备的VII型潜艇代替了原先的II型艇,并装备了几艘更先进的IX型潜艇。一同驻扎在布雷斯特的还有第9潜艇支队。这只在战时才组建起来的部队,主战装备是VII型潜艇,两任指挥官分别是容克•奥斯登(1941年11月至1942年3月);海因里希•莱赫曼-威廉布洛克(1942年3月至1944年8月)。

布雷斯特更是一批“王牌海狼”的“巢穴”其中最出名的是莱因哈特•舒伦和阿代尔贝特•施耐。舒伦刚出道时在U-48号上担任了望官,后成为U-564号的艇长,取得了击沉18艘,总吨位95000吨的战绩。施耐的U-201号击沉24艘,总吨位89000吨。  

洛里昂
1940年夏天,第2潜艇支队进驻洛里昂。主要装备了VII和IX型潜艇,该舰队还拥有两艘IA型潜艇。舰队指挥官分别是:威恩•哈特曼(1940年1月至1940年5月);海因兹•费希尔(1940年6月至1940年10月);维克特•舒兹(1940年10月至1943年1月)恩斯特•卡尔斯(1943年1月至1945年5月)。

战时组建的第10潜艇支队也驻扎在此地,该支队装备了IX,XB及XIV多型潜艇。指挥官为古特•库恩克(1942年1月至1944年10月)。

洛里昂在战时可谓众星云集,U-30的福里兹•尤里乌司•来普;U-47的普里恩;U-99的奥托•克里特舍曼;U-100的舍普克以及莱因哈特•哈德根的U-123。前五位的王牌潜艇U-48,U-99,U-103,U-124和U-107都曾到访此地。

拉帕里斯
法国沦陷后,第3潜艇支队从基尔港移驻此地,原先装备的老式II型潜艇被新型的VII系列取代。支队历任指挥官有:汉斯-鲁道夫•罗斯林(1941年3月至1941年7月);赫博特•舒尔兹(1941年7月至1942年3月);海茵兹•冯•莱曾(1942年3月至1942年6月);理察德•扎普(1942年6月至1944年10月)。

此地前三名的王牌分别是U-333、U-432、U-402。 男

圣纳扎尔
原驻扎在但泽的第6潜艇支队移驻此地,装备VII型潜艇。指挥官分别是:威廉•舒尔兹(1941年9月至1943年10月);卡尔•艾恩曼(1943年10月至1944年8月)。

战时两艘最著名的潜艇居于此地,它们是海茵里希•莱曼-威廉布洛克的“开心旗鱼”U-96号和艾里希•托普的“红色恶魔”U-552号。

波尔多
卡尔斯•舒伦兹(1942年10月至1944年8月)旗下的第12潜艇支队和部分意大利潜艇部队驻扎在此。德国人的主要装备是IX型和XIV系列的潜艇。

波尔多早期出名是因为这里驻扎有意大利的补给潜艇,随着战事的进展,这里升起了一颗最璀璨的王牌之星——沃尔夫冈•鲁斯。他指挥的U-181号艇共击沉47艘舰船,总计221000吨,鲁斯也因此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加橡叶佩剑钻石勋章。

特隆赫姆
第13潜艇支队,驻扎在这个挪威的基地,全部装备VIIC型潜艇,指挥官是鲁尔夫•鲁根伯格(1943年6月至1945年5月)。特隆赫姆也涌现了一批出色的“海狼”。马克斯-马丁•泰切特的U-456号击沉了皇家海军“爱丁堡”号巡洋舰;击沉皇家海军驱逐舰“阿什提”号的U-711号艇长汉斯-古瑟•郎格获得过加橡叶的骑士铁十字勋章;U-968号有击沉三艘战舰的佳绩;保罗•布来撒克的U-737号也战绩不俗。  

卑尔根
装备了VIIC型潜艇的第11潜艇支队,两任指挥官先后是汉斯•克豪司(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海茵里希•莱曼-威廉布洛克(1945年1月至1945年5月)。

驻守此地的王牌潜艇是U-1202号,另外大批经验丰富的潜艇官兵在这里接收了新型的XXI型潜艇。

基尔
第1、3、5、7潜艇支队的原驻地,战争爆发前各支队只是系留在各自的码头上,并没有洞库给他们使用。随着战争的爆发,这些支队很快便转移到被占领地区新建成的各个洞库中去了。

威尔赫姆沙文
该港驻扎有第2、6、22、31潜艇支队,第22和31支队在战争后期进驻。

皮尔鲁
位于但泽湾内,是德国众多专供训练舰队驻扎的基地之一。战争期间,德国人基本掌握了波罗的海的制海权,这一地区非常适合缺乏经验的潜艇新手进行训练,该基地常驻单位有:第19、20、21和26潜艇支队。

哥登霍芬
位于但泽湾西部,驻有第22、24、25和27潜艇支队,全部是训练部队。

赫拉
位于波罗的海,靠近哥登霍芬,作为训练基地,无常驻舰队。

但泽
驻扎有第23、24、25潜艇支队,主要任务进行水下鱼雷发射训练,所有支队都是训练部队。  
除以上的基地外,德国人还在其他地方修建了一些基地,以下略。

太平洋及远东地区基地
日本加入轴心国后,多次要求纳粹德国提供潜艇,参与印度洋上对盟国的作战,然而,当时德国潜艇在整个大西洋战区力量仍显不足,只得婉言拒绝。但是,随着盟国反潜力量的不断增强,德国潜艇在大西洋战区越来越难有作为,而盟国在远东的反潜力量还很薄弱,于是邓尼兹将眼光逐渐投向远东的黄金水道,他调拨了一批IX型大型远洋潜艇,由威廉•多米兹挂帅,成立远东作战部,总部设在槟榔屿。并在槟榔屿、新加坡、巴塔维亚以及神户借助日本帝国海军的力量设立德国潜艇的维修及补给基地。

                                                
第六章 洞库、炸弹和突袭——战争中的基地

汉堡

艾尔伯II号

1940年通过了在汉堡附近的艾尔伯河上的霍华德斯威克船坞修建新的潜艇洞库的方案,当年底工程便开始实施。洞库修建在艾尔伯河的乌伦肯湾东岸,施工方是“戴克霍夫&威德曼AG工程公司”,工程在1941年3月间竣工,洞库总共有两座船坞,长112米,宽22.5米,每座船坞可同时容纳三艘潜艇并排停靠。

洞库背后的地面是仓储区域,而东部修建了办公室及配电房等附属建筑。仓储区还布置了各种工程机械设备及相应的厂房。洞库各处通道有装甲闸门,防护严密。

艾尔伯II号洞库主要用于对新型的XXI型潜艇进行组装、维修及补给工作。随屡遭盟国空军的轰炸,除洞库顶层有轻微损坏外,主体建筑及洞库内的潜艇,未受丝毫影响。1945年3月8日夜间英国皇家空军集中了300架以上的轰炸机开始对汉堡港区进行大规模轰炸,当日投掷炸弹1000余吨;随后于3月底再次对上述地区进行轰炸,此次投入了450架轰炸机,投掷炸弹2200吨,摧毁了霍华德斯威克船坞的大部分表面建筑,但洞库只受到极轻微的损伤。该处洞库受到的最严重的打击发生在1945年4月8日,在此次400架轰炸机的空袭中,洞库一座钢结构闸门被震落。

战争结束时,此地共留有六艘潜艇,挤在最西面的一个船坞内,分别是U-2505,U-3004,U2501和U-3506(XXI型);U-684,U-685(VIIC型)。两艘VIIC型潜艇还未完工,而XXI型潜艇是在等待维修。

1945年5月3日汉堡向英国部队投降时,洞库内的德国潜艇官兵随即准备将所有潜艇炸沉,最后有三艘潜艇被成功抢救出来,而U-3506,U-3004,U-2505被炸沉在船坞内。

芬克II号

位于汉堡的芬克II号洞库是在德国本土最大的洞库建筑,工程方案最初在1940年就通过了,但一直到1941年3月才开工。工程主要承包商是“威斯&夫瑞坦”和“本顿&莫尼包AG”两家。

该洞库实际上是在地面开挖建筑而成的,最初包括四座船坞,每座长111米,第一座宽27.5米,其余三座宽22.5米。

1942年9月计划建造第五座船坞,工程于1943年5月开始,至1944年4月完工。第五座船坞宽度也达到了27.5米,且比前四座要高出一点,另外前四座船坞的后部工作区域宽约20米,而第五座船坞的工作区宽度达到了39.5米。整座洞库长139面宽153米,共可以容纳15艘潜艇。

芬克II号还布置了37毫米防空高炮。主要用于组装、维修及补给各型潜艇。

1945年4月前芬克II号从未遭受过严重的空中打击,该月芬克II经历了两轮严重的打击。第一轮发生在4月4日白天,美国轰炸机携带了穿甲弹对该洞库进行了打击,只造成了级轻微的损失。而9日的第二次打击则要严重的多,17架兰开斯特式轰炸机携带了15枚重达5吨的“高脚橱”炸弹以及两枚10吨重的“大满贯”炸弹突袭芬克II,结果有6枚命中目标。洞库顶层被击穿,爆炸的冲击波对洞库内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数艘新型的XXIII型潜艇受轻伤,在第五号船坞内的两艘潜艇沉没在船坞内,建筑主体未遭破坏。

海尔格兰德
诺德希III号

该处的洞库早在1939年已被列入建设计划,1940年起开工建造,1941年6月工程竣工。工程由多家德国企业参与施工。建设汉堡洞库的“戴克霍夫&威德曼AG工程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此处的洞库规模中等,位于海尔格兰德港的东部,共计有三座湿船坞,每座船坞可并排停靠三艘潜艇,为方便对潜艇进行维修,该处建造了一座浮船坞,可拖进任何一座湿船坞,使其变成临时“干”船坞,但是浮船坞一次只能容纳一艘潜艇。  
   
洞库总长156米,宽94米,每座船坞长约108米,宽约22米,船坞间的码头宽度在6米左右。洞库顶盖厚3米,墙体厚2米。在最东边的船坞尽头是潜望镜及光学设备修理车间,另外鱼雷仓库也在这一边;最西边是电焊车间,氧气罐仓库和一个木工车间。

与其他潜艇洞库相比较,该处洞库无常驻支队,当德国占领了法国及挪威以后,该处成了几个重要基地之间的中转站,只承担一些临时或应急的维修和补给任务,大多数时间里该处洞库要么闲置,要么作为E艇的停靠地。相对次要的地位也使得该洞库在战争期间很少受到盟国空军的“关照”。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该处洞库一下子繁忙起来,成为德国袖珍潜艇攻击登陆区的一个重要前进基地。同时这里还成为另一种特种作战舰艇的驻地。这是一种装有烈性爆炸物的执行几乎是“自杀性”攻击的摩托快艇,驾驶者在最后时刻跳海逃生,任由小艇撞向目标,人员则有其他舰艇事后打捞救援。

该洞库的对空防御相薄弱,仅装备了两门37毫米高炮和一门20毫米高炮及两具探照灯。从1944年底开始,美国陆军航空队和英国皇家空军对海尔格兰德展开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空袭行动。自1941年至1945年总共有六次大规模的空袭,1945年4月18日英国皇家空军的空中突击尤为激烈,一次出动轰炸机达960架。次日,在对该处进行的最后一次空中打击中,共计有36架轰炸机投掷了22枚“高脚橱”。然而,在这一系列的空袭中诺德希III号洞库未受明显损伤。  

1940年通过了在汉堡附近的艾尔伯河上的霍华德斯威克船坞修建新的潜艇洞库的方案,当年底工程便开始实施。洞库修建在艾尔伯河的乌伦肯湾东岸,施工方是“戴克霍夫&威德曼AG工程公司”,工程在1941年3月间竣工,洞库总共有两座船坞,长112米,宽22.5米,每座船坞可同时容纳三艘潜艇并排停靠。   

洞库背后的地面是仓储区域,而东部修建了办公室及配电房等附属建筑。仓储区还布置了各种工程机械设备及相应的厂房。洞库各处通道有装甲闸门,防护严密。    艾尔伯II号洞库主要用于对新型的XXI型潜艇进行组装、维修及补给工作。随屡遭盟国空军的轰炸,除洞库顶层有轻微损坏外,主体建筑及洞库内的潜艇,未受丝毫影响。1945年3月8日夜间英国皇家空军集中了300架以上的轰炸机开始对汉堡港区进行大规模轰炸,当日投掷炸弹1000余吨;随后于3月底再次对上述地区进行轰炸,此次投入了450架轰炸机,投掷炸弹2200吨,摧毁了霍华德斯威克船坞的大部分表面建筑,但洞库只受到极轻微的损伤。该处洞库受到的最严重的打击发生在1945年4月8日,在此次400架轰炸机的空袭中,洞库一座钢结构闸门被震落。   

战争结束时,此地共留有六艘潜艇,挤在最西面的一个船坞内,分别是U-2505,U-3004,U2501和U-3506(XXI型);U-684,U-685(VIIC型)。两艘VIIC型潜艇还未完工,而XXI型潜艇是在等待维修。   

1945年5月3日汉堡向英国部队投降时,洞库内的德国潜艇官兵随即准备将所有潜艇炸沉,最后有三艘潜艇被成功抢救出来,而U-3506,U-3004,U-2505被炸沉在船坞内。   

位于汉堡的芬克II号洞库是在德国本土最大的洞库建筑,工程方案最初在1940年就通过了,但一直到1941年3月才开工。工程主要承包商是“威斯&夫瑞坦”和“本顿&莫尼包AG”两家。该洞库实际上是在地面开挖建筑而成的,最初包括四座船坞,每座长111米,第一座宽27.5米,其余三座宽22.5米。1942年9月计划建造第五座船坞,工程于1943年5月开始,至1944年4月完工。第五座船坞宽度也达到了27.5米,且比前四座要高出一点,另外前四座船坞的后部工作区域宽约20米,而第五座船坞的工作区宽度达到了39.5米。整座洞库长139面宽153米,共可以容纳15艘潜艇。   

芬克II号还布置了37毫米防空高炮。主要用于组装、维修及补给各型潜艇。   

1945年4月前芬克II号从未遭受过严重的空中打击,该月芬克II经历了两轮严重的打击。第一轮发生在4月4日白天,美国轰炸机携带了穿甲弹对该洞库进行了打击,只造成了级轻微的损失。而9日的第二次打击则要严重的多,17架兰开斯特式轰炸机携带了15枚重达5吨的“高脚橱”炸弹以及两枚10吨重的“大满贯”炸弹突袭芬克II,结果有6枚命中目标。洞库顶层被击穿,爆炸的冲击波对洞库内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数艘新型的XXIII型潜艇受轻伤,在第五号船坞内的两艘潜艇沉没在船坞内,建筑主体未遭破坏。    该处的洞库早在1939年已被列入建设计划,1940年起开工建造,1941年6月工程竣工。工程由多家德国企业参与施工。建设汉堡洞库的“戴克霍夫&威德曼AG工程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此处的洞库规模中等,位于海尔格兰德港的东部,共计有三座湿船坞,每座船坞可并排停靠三艘潜艇,为方便对潜艇进行维修,该处建造了一座浮船坞,可拖进任何一座湿船坞,使其变成临时“干”船坞,但是浮船坞一次只能容纳一艘潜艇。   

洞库总长156米,宽94米,每座船坞长约108米,宽约22米,船坞间的码头宽度在6米左右。洞库顶盖厚3米,墙体厚2米。在最东边的船坞尽头是潜望镜及光学设备修理车间,另外鱼雷仓库也在这一边;最西边是电焊车间,氧气罐仓库和一个木工车间。    与其他潜艇洞库相比较,该处洞库无常驻支队,当德国占领了法国及挪威以后,该处成了几个重要基地之间的中转站,只承担一些临时或应急的维修和补给任务,大多数时间里该处洞库要么闲置,要么作为E艇的停靠地。相对次要的地位也使得该洞库在战争期间很少受到盟国空军的“关照”。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该处洞库一下子繁忙起来,成为德国袖珍潜艇攻击登陆区的一个重要前进基地。同时这里还成为另一种特种作战舰艇的驻地。这是一种装有烈性爆炸物的执行几乎是“自杀性”攻击的摩托快艇,驾驶者在最后时刻跳海逃生,任由小艇撞向目标,人员则有其他舰艇事后打捞救援。   

该洞库的对空防御相薄弱,仅装备了两门37毫米高炮和一门20毫米高炮及两具探照灯。从1944年底开始,美国陆军航空队和英国皇家空军对海尔格兰德展开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空袭行动。自1941年至1945年总共有六次大规模的空袭,1945年4月18日英国皇家空军的空中突击尤为激烈,一次出动轰炸机达960架。次日,在对该处进行的最后一次空中打击中,共计有36架轰炸机投掷了22枚“高脚橱”。然而,在这一系列的空袭中诺德希III号洞库未受明显损伤。

基尔

基连

坐落在基尔港东岸,施工分别于1941/42年冬季进行,为新建的潜艇提供庇护,同时兼负维修及训练任务的小型洞库。有两条长138米,宽23米的船坞,每座船坞可并排容纳三艘或前后排列两艘潜艇,当全部启用时最多可容纳12艘潜艇。洞库西北角有一座防空炮台,由于工作场地占地面积狭小,因此各种车间及办公室分三层布置。整座洞库的长度在176米,墙厚3米,顶盖厚4.8米。船坞出入口闸门有七层厚钢板焊接而成,一直悬挂到水面,水下无特殊防护。
                                          

morris_2007 發表於 2011-11-2 00:23:38

本帖最後由 morris_2007 於 2011-11-2 00:25 編輯

洞库最终完成在1943年11月13日。U-1101号VIIC型潜艇成为入住的第一艘潜艇。建设该洞库的劳工总数在千人以上,分两班24小时开工,绝大部分是集中营中的劳工及战俘,由于糟糕的待遇,以及防护设施的缺乏,特别是在遭受空袭时,劳工根本没有防空掩体可呆,因此这里劳工的死亡率始终高居不下。

    基连洞库规模小,幸运的躲过了盟国对基尔港的多次空袭。然而,1945年4月9日,它的好运走到了头,在当日的大规模空袭中,德国袖珍战列舰“施佩海军上将”号被击沉,一枚近失弹意外的炸飞了洞库的闸门。巨大的冲击泼殃及此时洞库内的两艘潜艇:U-170号(一艘作为测试平台的老式潜艇)和U-4708号(XXIII型)。U-4708号被冲击波托离水面,然后重重的砸在船坞边的码头上,遭到严重损伤,随即沉没在船坞内。U-170号幸运的未受损伤。洞库本身未遭大的破坏,最后驻扎在此地的几艘潜艇,在战争结束后或解体或被炸沉。

科兰德
    这座洞库是在一座干船坞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工程开始于1943年4月,该洞库为潜艇的组装提供了安全的庇护所。在建设工程中,设计几经更改,最终将该洞库修建成加固隐蔽的潜艇工厂。由于空袭的影响,工程进度异常缓慢,直到1944年10月才竣工。

    该洞库长仅162米,宽35米,高13米。主要用于建造德国袖珍潜艇以及XXI型潜艇的组件。同样,完成后的洞库在盟军的反复空袭中未受严重损失。坐落在基尔港东岸,施工分别于1941/42年冬季进行,为新建的潜艇提供庇护,同时兼负维修及训练任务的小型洞库。有两条长138米,宽23米的船坞,每座船坞可并排容纳三艘或前后排列两艘潜艇,当全部启用时最多可容纳12艘潜艇。洞库西北角有一座防空炮台,由于工作场地占地面积狭小,因此各种车间及办公室分三层布置。整座洞库的长度在176米,墙厚3米,顶盖厚4.8米。船坞出入口闸门有七层厚钢板焊接而成,一直悬挂到水面,水下无特殊防护。    洞库最终完成在1943年11月13日。U-1101号VIIC型潜艇成为入住的第一艘潜艇。建设该洞库的劳工总数在千人以上,分两班24小时开工,绝大部分是集中营中的劳工及战俘,由于糟糕的待遇,以及防护设施的缺乏,特别是在遭受空袭时,劳工根本没有防空掩体可呆,因此这里劳工的死亡率始终高居不下。    基连洞库规模小,幸运的躲过了盟国对基尔港的多次空袭。然而,1945年4月9日,它的好运走到了头,在当日的大规模空袭中,德国袖珍战列舰“施佩海军上将”号被击沉,一枚近失弹意外的炸飞了洞库的闸门。巨大的冲击泼殃及此时洞库内的两艘潜艇:U-170号(一艘作为测试平台的老式潜艇)和U-4708号(XXIII型)。U-4708号被冲击波托离水面,然后重重的砸在船坞边的码头上,遭到严重损伤,随即沉没在船坞内。U-170号幸运的未受损伤。洞库本身未遭大的破坏,最后驻扎在此地的几艘潜艇,在战争结束后或解体或被炸沉。    这座洞库是在一座干船坞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工程开始于1943年4月,该洞库为潜艇的组装提供了安全的庇护所。在建设工程中,设计几经更改,最终将该洞库修建成加固隐蔽的潜艇工厂。由于空袭的影响,工程进度异常缓慢,直到1944年10月才竣工。    该洞库长仅162米,宽35米,高13米。主要用于建造德国袖珍潜艇以及XXI型潜艇的组件。同样,完成后的洞库在盟军的反复空袭中未受严重损失。

不来梅  豪聂斯
修建在不来梅的威斯河西岸的这座洞库指导1944年初才正式启用。最初的设计用途是将其作为革命性的XXI型潜艇的加固隐蔽工厂,和下文要提到的“瓦伦丁”洞库系统一样。XXI型潜艇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设计之处即考虑到分段建造的需要,潜艇的各分段可以在分散在德国的各家工厂中单独建造,然后将建造完成的分段运输到沿海的装备厂进行组装,最终组装完成后下水,服役。这样一来打破了船舶的建造必须在沿海地区的定式,加快了潜艇的建造速度,一艘XXI型潜艇从开工到建成约需要176天,仅为VII及IX型的一半时间。潜艇工厂是由混凝土加强的建筑所保护。

洞库由东向西分为东、中、西三大部分,东部计划修建一条潜艇装备线。中部有两条用于维修潜艇的干船坞,西部为两条湿船坞,但是可以排干成为干船坞,每条船坞都足够容纳两条XXI型潜艇。

1945年3月30日,美国陆军航空队的猛烈轰炸摧毁了该处大部分尚未完工的建筑。

瓦伦丁
该洞同样坐落于威斯河畔,计划最早制定于1943年,是专为装备XXI型潜艇而设计建造。XXI型潜艇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器装备在战争期间未能大量装备,进而对战争产生影响,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盟军持续猛烈的轰炸,对德国潜艇生产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大大降低了潜艇的生产速度,因此,德国决定建造有混凝土加固的潜艇生产组装厂,希望以此加大新装备的产量。

XXI型潜艇艇体分为八个分别建造的舱段。这些舱段的主要在汉堡的布鲁姆&冯斯船厂,但泽的船厂以及不来梅的AG威斯船厂建造,第一家的产量最大。随着盟军情报机关发现德国的新式潜艇正在汉堡批量生产,盟国立即对汉堡的潜艇工厂进行了重点的空中打击,汉堡的生产线受到极为严重的损失,而此时不来梅具有混凝土加固的隐蔽船厂的优势日益体现。

德国动用了近12000名工人建造这一巨型工厂,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外国人,约2500名战俘或集中营劳工参与了建设,近4000人在施工过程中丧生。工程于1945年4月7日停工,完成量在90%左右。

1945年3月下旬,盟军对该洞库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空袭,首先是美国陆军航空队于27日,之后英国皇家空军于30日又进行了一次。后者投掷了15枚“高脚橱”命中6枚,再这两次空袭中盟军的炸弹多次成功穿透了洞库,但对洞库内部只造成了轻微的破坏。

卑尔根
布鲁诺
1940年德国占领挪威以后,随即将挪威多个港口改建成海军基地,而卑尔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潜艇洞库的建设始于1942年5月,洞库修建在小镇西面的一个港湾里。

洞库计划修建十座船坞,三湿六干,十号洞库作为油库,实际只建造了七座船坞,三干三湿,一座作为油库。洞库顶盖厚达6米,墙壁厚4米,顶上后来加盖了一层杂物仓库,即增加了物品的存放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洞库群的抗轰炸能力,整座混凝土建筑达到了130米乘143米的规模。

和其他海外洞库工程不同的是,建筑的总承包商不是“托德小组”,而是一家商业建筑公司——威斯&福瑞坦 AG公司,该公司也参与了德国其他几座洞库的建筑工程。湿船坞宽11米,干船坞宽17米,所有船坞的出入口由3厘米厚的钢制吊门保护。

该处常驻的为第11潜艇支队,随着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法国各地的潜艇洞库逐一陷落或被放弃,挪威地区潜艇洞库的战略价值日益增高。使得卑尔根的洞库群在战争期间,不断的扩建,完善。

树大招风,盟军也对卑尔根的潜艇洞库也是“必将除之而后快”。

1944年10月4日,英国皇家空军集合了130架轰炸机对该地区,发起了首轮大规模空袭。此次空袭,摧毁了港区大部分表面建筑及设施,并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洞库虽遭到多枚炸弹直接命中,但普通炸弹面对坚固的建筑,只是“隔靴搔痒”。

稍后的10月29日,皇家空军再次发难,此次更是出动了250架轰炸机,然而,“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在德国人头上。仅50架轰炸机发现并攻击了目标区域,虽再次给当地居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德国人未有一人伤亡,所有命中洞库的炸弹,都在顶层爆炸,未伤及筋骨。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努力,皇家空军于1945年1月12日出动32架携带“高脚橱”的轰炸机,空袭过后,卑尔根洞库还是有惊无险,凭借其异常坚固的结构,再次躲过一劫。

特隆赫姆 多兰I号
多兰I号是德国人在挪威修建的第一座潜艇洞库,规模比较小,总长153米宽111米,共五座船坞:三座干船坞各15米宽,可容纳一艘潜艇;两座湿船坞,各宽21米,可容纳两艘潜艇。主要作为第13潜艇支队的维修基地。洞库顶上布置了三座20毫米高炮负责防空。

该洞库早在1941年初开始建造,建设工作也不是由“托德小组”负责的,而是慕尼黑的一家名叫“撒各&沃恩”的公司承担。工期为27个月,动用了数千劳工,其中包括800名苏联战俘。

该洞库在战争期间之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空袭,时间是1943年7月24日。1944年11月22日,皇家空军集结了170架轰炸机突袭此处,结果因为能见度太差,无功而返。

多兰II号
在多兰I号开始建设之初,德国就发现,多兰I号的容量远远不能满足海军的需要,于是他们便在离I号库140米远的地方,建造一座新的洞库。多兰II号为特隆赫姆增加了四座船坞:两座13.5米宽的湿船坞和另两座20米宽的干船坞,可多容纳6艘潜艇。

干船坞后部是供暖设备间,湿船坞后部是一块仓储区,再往后依次布置了发电机组,维修车间,鱼雷库。

由于法国境内的各项工程,抽调了绝大多数劳工,使得多兰II号工程的施工进展极为缓慢,直到战争结束时,工程只完成了60%。德国人原本计划在特隆赫姆东边的林根建造多兰III号洞库,但是还未动工就被取消了。

布雷斯特
1941年1月当开始修建船坞的时候(详情见第三章),盟军便开始对施工场地进行空袭了。1943年春天,德国人开始对洞库顶部进行加固工程,原先洞库顶盖就厚达6米,经过加固后,高度又增加了3.8米。
   
洞库顶部布置的四门有混凝土掩护的40毫米高炮在火控雷达的引导下,配合加固的顶盖结构,使持续的空袭除了给盟军增加大量的伤亡外,对洞库只造成一些轻微的皮外伤。
   
1944年8月上旬,盟军开始动用“高脚橱”攻击布雷斯特的潜艇洞库,在总共投掷的26枚炸弹中有6枚命中,并有5枚穿透了顶盖,但对洞库内部的破坏依旧轻微,而且洞库内的潜艇并未受损。
   
在战争期间,布雷斯特潜艇洞库是受攻击最多的地方,从1941年至1945年,布雷斯特的潜艇洞库总共遭受了超过80次大规模空袭,其中有11次“百机大轰炸”,最高一次盟军出动了154架轰炸机,在空袭中,总共有50架左右的盟军飞机被击落或因伤重在降落时坠毁。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布雷斯特的潜艇洞库才受到真正的威胁。1944年9月4日,最后一艘潜艇U-256号在海茵里希•莱曼-威廉布洛克的指挥下,离开布雷斯特潜艇洞库。莱曼-威廉布洛克是电影“从海底出击”里U-96号艇长的原型。 网希军事
   
美军经过四周的苦战,付出了超过10000人的伤亡之后于1944年9月21日攻占布雷斯特港,此时港区除潜艇洞库依然基本完好外,其余设施以被摧毁。

洛里昂
德军在1940年6月21日占领洛里昂,仅仅16天后,U-30号潜艇便率先在此进行了补给。没过多久洛里昂就变成了德国海军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因此,此处驻扎了第2和第10两支潜艇支队。
   
德军首先将克诺曼半岛上的一个渔船维修厂改建扩建成一个小型潜艇的维修厂,建造了一座起吊系统,可以将小型潜艇吊离水面进行检查和维修。潜艇吊起后被安放在一个转向台上,通过台上的轨道,推进六个维修车间之一进行修理。限于起吊能力有限,这一设施无法对大型潜艇提供维修保障。
   
之后,德国人在原来的渔船维修厂上方,修建了两座绰号叫“大教堂”的掩体,因为这两座掩体高度很高,而且有穹隆型的顶盖。掩体长81米,宽16米,高度达到了25米,外墙厚度仅1.5米。潜艇被直接从水中吊起,放入掩体内。这种掩体为潜艇提供了一定的防护,但是对于盟军的“高脚橱”,“大满贯”这类炸弹来说,还是太脆弱。
   
1941年4月,德国人在斯考夫河东岸,原有的一座干船坞上修建了洞库掩体,并命名为“斯考夫洞库”。该洞库有两条100米长的船坞,并附属了维修车间仓库等设施,洞库整体长度为128米。  
   
很快德国人便开始为新的,更大规模的,设施更加完备的潜艇洞库系统,寻找合适的建造地点。克诺曼半岛再次中标,这次德国人一口气圈占了50英亩土地作为基地用地。1941年起15000名劳工开始了代号“克诺曼I”号洞库群的建造工程。
   
在这里德国人的聪明才智再一次发挥到及至,他们在此地开创性的建造了一套潜艇移动搬运系统。这做洞库由五座封闭式保护的船坞组成,在洞库的东头,有一个封闭的停泊区,这里的地板是一个斜坡。地板上沿潜艇的出入方向安装了一座45米长的支架,地面布设了轨道。当泊位内的水被抽走后,潜艇随水面缓慢下降,最终坐在支架上。这时在轨道上的支架就成了装着潜艇的推车,支架沿斜坡由绞车拉动,在坡顶,潜艇被移动到另外一座48米长的类似的托架上。托架沿轨道可以在洞库内运行,将潜艇运送到五座干船坞中的任意一座进行维修,将潜艇送进船坞后,托架再次归位,准备运送下一艘潜艇。将潜艇从I号洞库群,经过一片开阔地区进入II号洞库,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运送过程约1~2小时。这套神奇的装置是由M.A.N.公司建造的,做工非常精细,至今仍运作自如。
   
I号洞库群内的长120米,宽85米,高18.5米,外墙厚2.4米,顶厚3米,每座船坞有一座行吊,洞库群于1941年9月完工。同时德国开始修建II号洞库群,包括七座干船坞,洞库群总长138米,宽120米,高18.5米。每座船坞有两座行吊。洞库内的八号船坞用于维修保养移动托架。
   
第三座洞库,III号洞库群于1941年10月开始兴建,至1943年1月竣工,有七座船坞,全部面向水面,每座有一部行吊,整个洞库群长170米,宽135米,高20米,顶盖厚7米。
   
VI号洞库,是为德国新型的XXI型潜艇设计的,但是随着德军在各战场的颓势,该工程只停留在纸面未能实施。
   
洛里昂地区的潜艇洞库群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建筑群组成的,比如在克诺曼建筑群西北地区,修建了六座高度防护的鱼雷仓库,通过窄轨铁路于其他建筑群相连。整个洛里昂海军基地有十分严密的防空火炮群保护,型号覆盖了轻型的20毫米高炮,到中型的75毫米及88毫米高炮,一直到重型的105毫米甚至128毫米高炮。
   
洛里昂地区的各种洞库建筑,遭受过多次,多类型的空袭,但从未受到过严重损失。从基地方面的统计,洛里昂基地共遭受过33次盟军的空袭,除1943年5月17日的一次外,所有空袭的规模都没有超过100架。总计击落重创敌机至少60架。两艘老久船只拉起的防潜网,有效的保护了洞库的出入口不受盟军低空轰炸或鱼雷的攻击。尽管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很扫法国,但是洛里昂凭借合理的防御攻势,加上出色的防御战,坚持到了战争结束。1944年9月5日,最后一批潜艇U-155号,陪同两艘受伤的潜艇U-123号和U-129号离开了洛里昂基地。洛里昂直到1945年5月10日,即德国宣布投降后两天才向美军投降。

圣纳扎尔
  圣纳扎尔于1940年夏被德军占领,潜艇洞库群的修建则始于1941年3月,位于港口南部。该处洞库的14座船坞的最初四座于1941年7月即工程还在进行中,便投入使用。前五座船坞尺寸都是长130米左右,宽14米,高18米,船坞间隔墙厚1.25米至1.5米。一号船坞与北墙之间有一片宽22米的工作区。五和六号船坞间也有一片工作区,只是比船坞的长度长了8米左右。六到八号船坞和前五座船坞基本相同。九到十二号船坞比前面的都要短而宽,长124米,宽20米,隔墙厚1.25米。十二与最后两座船坞间的工作区宽8米,最后一座船坞与外墙间的距离有20米。
   
船坞后部是各种车间,整座洞库宽度达到295米。其中六座船坞是湿船坞,但可以抽水成为干船坞。首个入住的支队是第7潜艇支队,于1941年6月进入。1942年2月第6潜艇支队也进驻此地。
   
1943年中期,“托德小组”开始对该地的洞库顶部进行加固,使顶盖厚度又增加了4米。起先,潜艇进入洞库,首先从“诺曼底船闸”进入北部港湾,再从一个较小型的船闸进入南部港湾。1942年3月,英国突击队驾驶满载炸药的老式驱逐舰“堪贝尔顿”号突袭并摧毁了船闸,圣纳扎尔洞库群的“软肋”通过此次突袭,暴露无疑。于是德国人立即在正对洞库入口处修建了一座新的钢筋混凝土加固的船闸,使潜艇可以直接进入开放水域。

在洞库的掩护下,尽管基地周边城镇都被摧毁了,但该处潜艇未因空袭而受任何损失。根据洞库记录,共经历了30次大规模空袭,其中有三次异常猛烈。1943年2月28日英国皇家空军出动430架突击港区,随后又在3月22日和28日,两次分别出动350架,320架轰炸机再次轰炸该地,三次攻击总共有58架飞机被击落。
   
D日过后,该处的潜艇全部被转移到挪威的各个基地,最后一艘转移的潜艇(U-267)于1944年9月23日离开。随后,希特勒宣布此地为固若金汤的要塞,德国地面部队对盟军给予了坚决的抵抗,并一直坚持到战争即将结束时。在固守圣纳扎尔期间,有数艘潜艇依旧驶入该港进行补给及维修:1945年2月期间,U-275驶入该基地维修了艇上的设备。最后一艘离开的潜艇是U-255号,U-255号因为等待维修而被困在圣纳扎尔相当长一段时间,1944年秋季,一架水上飞机带来了潜艇维修需要的零部件,U-255号终于在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的同时,离开了圣纳扎尔。
   
最后一艘进入该基地的是刚从远东赶来的U-510号,直到盟军占领该基地时,它仍旧没有离开,之后被编入法国海军序列。

morris_2007 發表於 2011-11-2 00:27:03

本帖最後由 morris_2007 於 2011-11-2 00:37 編輯

拉帕里斯

该基地也被称为“拉罗切尔”,1940年时被德军占领,但直到1941年秋季才成为潜艇的作战基地。起先,驻扎在这里的是意大利海军舰艇,然而,1941年春天,德国人决定在港区东部兴建一座洞库群以供德国潜艇使用。洞库群的一期工程从1941年4月开工,于当年10月27日竣工,竣工时有两条船坞,三周后第3潜艇支队的第一艘潜艇便正式入住。
   
工程的建设队伍主要由“托德小组”的490余名雇员以及约1800名普通劳工组成。整座洞库设计有10座船坞,一期工程的两条船坞长92.5米,宽17米,是可容纳两艘潜艇的湿船坞。3至7号船坞长度与前者相同,但宽度只有11米,仅供一艘潜艇使用。8号与9号船坞要长一点,约100米。3号至9号都是干船坞。10号船坞一直没有完工,本来设计是一座17米宽可容纳两艘潜艇的干船坞。

与其他洞库的船坞一样,船坞之间有码头和隔墙,码头的宽度在4.5至5米之间,然而,7号与8号之间的码头比较特殊,宽度达到了15米,而且长度贯穿整座洞库,并且向外延伸了近200米,成为一条堤岸,在堤岸上还有两条铁轨延伸进洞库内部。
   
洞库群主体建筑长195米,宽165米,高14米,1至5号船坞的顶盖厚达7米,其余部分也厚达6.5米。战争期间,德国人还不断的为主体建筑增加新的防空层。
   
洞库群所在周边还有数量众多的附属建筑,都是按照碉堡的设计建造的。紧贴主体建筑的有:东北部一座尺寸为30米×50米,高25米的发电机房;贴着南部外墙靠近主通道的一座混凝土建造的燃料库;东北部,离主体建筑约1公里处有三座鱼雷仓库;仓库西部另有一座指挥部和一座配电房;港湾入口还有防护船闸。
   
德国人对该处基地是防护有加,但是盟军对此地似乎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战争期间只有八次空袭行动,而且都未伤及皮毛。真正的威胁来自,诺曼底登陆以后,如同在法国的其他基地一样,这里的潜艇也逐步的转移到挪威的各处去了。空置的洞库群被作为堡垒一直坚守到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此时,洞库内还有一艘VIIC型潜艇U-766号,这艘艇被盟军俘获,最终编入法国海军。
        
波尔多
波尔多在1940年秋季起就成为了轴心国海军的基地之一。邓尼兹决定于1941年中期在波尔多的二号泊位兴建潜艇洞库,潜艇进入该洞库将首先通过一道闸门驶入杰若德河,进入一号泊位,再经一道闸门进入洞库。
   
该洞库有11座船坞,其中1至4号为长105米,宽20米的湿船坞,每座可停泊两艘潜艇。5到8号长105米,宽仅14米,设计停泊一艘潜艇。9至11号为干船坞,长95米,宽11米。整个洞库建筑宽245米,长162米,高19米,顶盖厚6米。洞库建筑的东北角是一座长73米,宽58米的水泥建筑,布置有供暖设备以及发电机组等。

该洞库主要作为IX型大型远洋潜艇的母港,同时还是XIV型“奶牛”补给潜艇和XB型布雷潜艇的主要停泊地。该处常驻部队为第12潜艇支队,在意大利投降后,还收容了部分意大利海军潜艇。这些意大利潜艇中,除一艘外,其余的都先后被派往远东执行运输任务,随后交日本帝国海军使用,因此,这些潜艇可谓“三易其主”。战争初期,日本海军的潜艇经历千难万险也曾经造访此地。
   
像其他法国潜艇洞库一样,波尔多也遭受到盟国空中力量的多次打击。从1940至1944年中期,共计经历了7次大规模空袭,1944年8月间的两次空袭尤为猛烈,但洞库依旧毫发无损。最后该洞库在1944年8月下旬被德国放弃,随后“自由法国”军队于当月26日收复该地,此前两天,最后几艘U艇也匆匆离开了此地一去不回。                                                

第七章 战后归宿
汉堡
战争结束之后,英军占领了艾尔伯II号洞库,1945年11月11日,英军工程兵使用缴获的德国空军弹药对该洞库进行了爆破,爆破造成两座洞库间的分隔墙倒塌,失去支撑的顶盖也随后坍塌下来。坍塌的顶盖将仍在洞库内的一艘XXI型潜艇U-3506号砸沉,另有两艘同型艇U-2505号,U-3004号随未受损坏但被永久困在洞库内。
   
进入1949年,第一次对洞库内潜艇的拆解工作开始了。在排空潜艇内的积水后,蓄电池,铜线以及柴油机零件等被拆走。1945年5月被凿沉在洞库入口处的U-2501号被重新打捞起来,并在五十年代拆解。困在洞内的两艘潜艇也在后来被作为废钢处理掉了。后来因为洞库主体结构越来越不稳定,未避免人员伤害,拆解工作也逐步停顿下来。然而,好奇的“探险者”还是发现通过一些隐秘的入口可以进入残破的建筑里,特别是在低潮时,小艇都可以直接从水面进入洞库内。

为了防止好奇者进入洞库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六十年代政府曾尝试拆除整座建筑,最后因难度太大而做罢。直到1995年德国政府终于决心斥资3亿德国马克,彻底解决这一战争遗留建筑。至1995年8月8日,该建筑内部被上万吨的沙土填实,残留的两艘潜艇也一并被埋葬在这水泥墓地里。
   
对余下的建筑,政府决定不再尝试拆除,根据官方的说法,所有进出该建筑的通道都已经被堵塞,但是人们的好奇心依旧存在。如今这做钢筋混凝土建筑依旧静静的矗立在汉堡港。  
   
1945年10月,英国军队占领了毫发无损的芬克II号洞库,同样英国人利用洞库来销毁缴获的德国弹药。英国工程兵在洞库内安放了超过30吨未爆航弹,弹药的爆炸摧毁了墙壁,顶盖被炸塌。随后直到汉堡市政府于1949年决定拆除芬克II号洞库前,这里一直是英军的弹药销毁场。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初建造芬克II号洞库的承包商之一的“戴克霍夫&威特曼AG”承担了拆除任务。
   
到七十年代,除部分小型建筑外,整个芬克II号洞库被移为平地,在原址上现在是一座新建的工厂。

基尔
位于基尔港的基连洞库于1945年9月开始爆破拆除工作。英国工程兵用了数周时间在建筑上开凿成千上万的炮眼并布置炸药,同时他们还往洞库里塞进了数量可观的德国废久弹药。随着一声巨响,基连洞库被炸塌,一艘XXI型潜艇U-4708号也被埋进了废墟。直到1959年德国民间工程公司开始对废墟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工作。如今虽然建筑主体已不复存在,然而建筑的遗迹还清晰可见,在退潮时原先船坞的分割墙也还能看到。从九十年代起,基连洞库遗址开始对公众开放。

在基尔港的其他洞库在1946年被英国工程兵爆破拆除,遗址一直保留到六十年代,之后随着港区的扩大,残留的部分被完全清理。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这些洞库的任何踪迹了。  

不来梅
规模巨大的瓦伦丁洞库群在战争后成为英国皇家空军以及美国陆军航空队检验轰炸效果最好的例证,1945年3月间从洞库里回收到的未爆弹为两国航空炸弹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处于某些原因,英国人没有拆除瓦伦丁洞库,除了该洞库规模实在巨大以外,应该是看中了其潜在的军事价值。1964年秋天,德国联邦军重新启用该洞库作为弹药库,至今建筑内部仍不对外开放。

海尔格兰德
战争结束时,海尔格兰德洞库连同其配套防御设施还基本完好,武器装备已经在战争中基本损坏殆尽。宣布停火时,该洞库内还有4500多名德军以及超过1100名平民。德国军事人员于1945年5月11日经过一个简单的交接仪式后向英国皇家海军古尔德将军投降,随后撤离。
   
为了进一步解除德国的武装力量,1945年8月一只主要由德国人组成的爆破工程队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指挥下开始拆除海尔格兰德的防御工事,同时也包括此地的潜艇洞库。为此,英国人运来了成千上万吨的炸药,加上原来基地里的弹药,海尔格兰德基地成立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1947年4月8日,所有工程人员撤了该岛,九海里外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向该岛发射炮弹引爆岛上的炸药。这次爆破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常规弹药爆炸,整座基地被完全摧毁,一座幸存的小楼后来被改建成灯塔。

卑尔根
战争结束后,英国工程兵随即拆除了此地潜艇基地。至1949年挪威皇家海军又重新修复并改建了此地的干船坞,同时填平了相邻的4、5、6号船坞。原来基地的车间,现在也仍然被挪威皇家海军所使用,因此,不对外开放。

特隆赫姆
此地的洞库设施在战争结束时依旧完好,英国工程兵爆破拆除了多兰II号的大部分,但是洞库的车间部分被保留了下来,现在是一座民用船舶工厂。多兰I号后被挪威皇家海军作为潜艇基地一直使用到1955年,之后转为民用,1988年在洞库顶上修建了一座停车场。

法国基地
在法国的德国潜艇基地几乎都是完整的落入盟军的手中,其中绝大多数保留到现在,成为了重要的民用设施及旅游胜地。

http://www.netmil.net/2war/2009/0121/3554_10.html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二战潜艇洞库(1941-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