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磁浮線網規劃達上千公里
12月8日,2017國際磁浮論壇(湖南)在湖南省張家界市舉行。澎湃新聞記者在論壇上了解到,繼去年5月中國首條商業運營的中低速磁浮線在長沙載客運營後,目前湖南已初步規劃有株洲-湘潭項目、張家界項目、長沙湘江新區項目等8條磁浮交通線路,預計未來湖南省內的磁浮交通線網規劃將達到上千公里規模。湖南省國資委主任叢培模表示,湖南省已經掌握磁浮核心技術,磁浮交通的主要設備設施、配套件採購都可以在省域內完成。
湖南軌道交通控股集團總經理、湖南省磁浮研究中心主任王武亮表示,當前,研究中心正組織中速磁浮(160km/h)核心技術攻關並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加強列車牽引、實施車輛減重、優化供電軌及編制技術標準等系列舉措,為磁浮交通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新選擇。
在加速推進磁浮工程化產業化的同時,王武亮表示,將通過市場需求引導項目合作方的優質裝備制造項目落戶湖南,如F軌、道岔、新型材料等,帶動湖南省磁浮配套產業發展。
湖南布局張家界磁浮項目,局部時速可達120公里/小時
據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設集團董事、湖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院長彭建國在論壇現場表示,目前湖南省正在規劃的張家界旅遊觀光磁浮專線位於張家界市永定區、武陵源區,是連接天門山、森林公園等景區和高鐵站、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的新型交通運輸工具,線路全長約30.1公里,擬設7個車站,設計時速局部可達120公里/時,受地形限制大部分區域時速為100公里/時。
彭建國表示,該條磁浮線與長沙磁浮線有三點差別,一是在時速方面,局部達到了120公里/時;二是該磁浮線位於山區,受到地形限制,彎道半徑會比長沙磁浮線更小;三是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不僅在局部時速的技術指標上,而且該條線還將經過隧道,目前世界上還沒有類似線路。
彭建國稱,作為一條觀光磁浮,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透視性和舒適度,為此車輛頂部會設計窗戶,速度也將有所控制。
據悉,目前一期工程還未涉及核心景區,還處在緩沖區域,同時考慮到該線路對地形會有干擾,隧道的部分將會建在地下。整體因為將建在外圍,對景區影響不大,該線路目前還處在審批過程中。
王武亮也對媒體表示,隨著往後黔張常高鐵的形成,未來張家界的旅遊人數有望翻番,所以現在謀劃磁浮的建設是為了滿足未來旅遊人數的增加,“張家界每年的接待量特別大,去年已經超過6000萬人次,可以想象去景區都用汽車的話,環保是個什麽樣子,所以張家界選擇磁浮軌道運載工具,方向是正確的,當然前提是報相關主管部門批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准。”
中低速磁浮國家規範將在今年出台
在中低速磁浮地方標準制定方面,湖南也走在了前面。
據長沙磁浮快線運營方湖南磁浮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曉明介紹,磁浮快線試運營一年多以來,公司主要在國家規範和地方標準方面做努力,目前中低速磁浮設計、驗收的地方標準已經由湖南省住建廳審查通過,接下來準備對國家行業標準進行修編。此外,中低速磁浮運營的行業標準正在著手編制,目前已經通過了第一輪專家認證。
“作為運營的行業標準,主要是規定了運營過程中應該遵守的規則規範和操作規程。這個標準如果建立,對於今後中低速磁浮發展和中低速磁浮運營服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也相當於這個行業的運營標準是由湖南磁浮公司來制定。”周曉明說。
值得注意的是,中低速和高速磁浮相關國家規範都將在今年年內取得重要成果。
據國家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小鴻在論壇上表示,磁浮技術發展到現在,應用領域已經相當廣闊,正在逐漸形成全譜系,即適應不同運行速度、區間、需求的非常有生命力的技術。“磁浮技術形成完整譜系會帶來更大競爭力,高速磁浮的規範在我們(指國家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總帶領下,今年內會基本(制定)完成,中低速磁浮的國家規範也會在今年年內出台。”
“零功耗”懸浮
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湖南省磁浮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龍誌強在論壇上介紹稱,目前中國在中低速永磁電磁混合懸浮控制技術和高速永磁電磁混合懸浮控制技術方面均取得一定進展。
其中,中低速永磁電磁混合懸浮控制技術是以中低速磁浮列車為研究對象,可以實現“零功耗”懸浮。此前在2012年,基於永磁電磁混合懸浮的磁浮列車研制成功,之後,通過在唐山1.5公里試驗線上超過3萬公裏的運行測試表明,懸浮能耗減少了60%。
高速永磁電磁混合懸浮控制技術則是以上海高速磁浮運營示範線為背景,針對懸浮能耗和電磁鐵發熱等問題進行優化研究。在今年5月,完成了一列兩節編組永磁電磁混合懸浮列車的改造任務,同時在試驗線測試也表明,高速永磁電磁混合懸浮技術的連續靜浮能力提高到了24小時,懸浮功耗降低60%以上。
據龍志強介紹,目前關於時速160公里的中速磁浮技術,未來將應用於張家界、長沙-寧鄉、長沙-瀏陽磁浮項目中,採用的是“現有中低速磁浮直接提速”的技術方案進行攻關。目前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包括:在牽引能力方面,優化設計後的牽引電機經校核結果表明可滿足提速需求;懸浮控制技術則開展了針對提速後軌道適應性和可靠性方面的研究;車輛集成方面,已完成各子系統設計並開始樣車生產制造,首列車的落車時間為2018年初。
而針對現有中低速磁浮技術中存在的速度提不高、牽引效率低等問題,研究中心又另外提出了“長定子同步牽引+中低速磁浮結構”的技術方案,目標時速為200公里。
龍志強表示,中國磁浮經過36年的發展,中低速磁浮已先後在長沙和北京開展商業運營,目前已有10多個城市磁浮項目開展前期論證工作。
中華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