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牛肉產量已達717萬噸 穩居世界第三
人民網楊淩11月30日電(記者蔣建科)記者今天從此間舉辦的“第四屆(2017)中國肉牛選育改良與產業發展國際研討會”上獲悉,我國肉牛產業經過30年發展,產量已達717萬噸,穩居世界第三。對增加我國肉類產量,豐富居民膳食營養做出重大貢獻。由國家肉牛改良中心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的這次論壇,以“加強中國黃牛選育改良,促進現代肉牛產業發展”主題,來自美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越南、埃及等11個國家的260多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錢永華教授代表主辦單位致辭,副校長羅軍教授參加論壇相關活動。
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常信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孟慶翔教授等中方專家,以及美國農業部動物基因組研究室主任、首席科學家George E. Liu研究員等32位專家作大會報告,集中圍繞中國黃牛肉用遺傳改良及種質創新、肉牛高效繁育體系及運行模式創立、肉牛健康養殖與優質高檔牛肉生產、優質牛肉安全生產質量監控與溯源、肉牛國際貿易與市場營銷體系構建等進行專題研討。
農業部全國畜牧總站站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秘書長楊振海在致辭中說,肉牛業是畜牧業的重要產業,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向。2016年,全國肉牛(肉牛+役用牛)存欄9242萬頭、出欄5110萬頭、牛肉產量717萬噸,分別是1980年1.3倍、15.4倍和26.6倍。肉牛出欄率從1980年的5%,提高到2016年的55%。出欄體重也有大幅提高,據對農業部肉用養殖戶定點監測,今年1-10月份出欄肉牛的頭均活重已經達到490多公斤,我國肉牛生產水平逐年提高。
國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昝林森教授說,中國是世界上牛品種最多的國家之一,共有113個牛品種,目前,支撐肉牛產業的品種方面有70多個。經過近30年發展,肉牛產業已形成西北、中原、東北、西南 4大產業帶,肉牛存欄量、出欄屠宰量和牛肉產量約占全國90%左右。
昝林森說,地方黃牛是我國發展肉牛產業的品種基礎,在耐粗飼、抗逆性、肉質等方面明顯優於國外肉牛品種,但是在生長速度、體型發育、產肉性能方面與國外肉牛品種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雖然各地引進國外品種對當地黃牛進行雜交改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視“良種化”為“洋種化”、盲目引種雜交造成的“基因污染”問題也比較突出。因此,必須加強我國肉牛種業科技創新,積極推進中國黃牛種質資源保護、挖掘和定向遺傳改良工作有序開展。
會議期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寧夏海原縣政府、華潤五豐農業開發(中國)有限公司簽署了聯合共建“海原縣肉牛產業技術指導服務中心”和“西部高端肉牛產業發展研究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北京康普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中國黃牛(肉牛)基因組分型芯片”聯合開發協議。
中國農業新聞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