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已有29位獲獎者 他們都是誰?
中新網客戶端1月8日電綜合消息,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王澤山、侯雲德共同獲得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正式設立至今,已有29位科學家獲獎。每位獲獎者獎金500萬元人民幣,他們在科技領域成就極為卓著、貢獻極為巨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根據2017年5月最新發布的《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規定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即大家習慣說的“國家三大獎”。還包括授予外籍科學家或外國組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和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王澤山 侯雲德
資料圖為王澤山院士在實驗室。朱志飛攝
王澤山曾於1993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又於1996年和2017年兩次摘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自詡為“80後”的他頭腦靈活、精力充沛,依然奮戰在國防科研事業第一線。
資料圖為2006年8月侯雲德院士在禽流感國際會議上。
侯雲德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他從事科研工作60餘年間,曾率先研發出中國首個基因工程藥物——重組人干擾素α1b,應用於上千萬名患者的臨床治療;他率領團隊成功應對近十年來國內外發生的多次重大傳染病疫情,包括2009年中國H1N1流感大流行的防控應對和科技攻關。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趙忠賢 屠呦呦
趙忠賢。(資料圖)中新社發孫自法攝
趙忠賢,我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國際上最早認識到柏諾茲和繆勒關於“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達35K超導性”(後獲諾貝爾獎)的重要意義的少數幾位學者之一,此外,他還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K紀錄。
圖為屠呦呦在試驗中。(中藥所供圖)中新社記者鐘欣攝
屠呦呦的科學貢獻是發現青蒿素,她從中醫古籍中得到啟迪,改變青蒿傳統提取工藝,創建的低溫提取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方法,成為青蒿素發現的關鍵性突破。
201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空缺
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于敏
于敏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我國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傑出領軍人物之一。在倡導、推動國防高科技項目尤其是我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國慣性約束聚變和X光激光領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
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程開甲 張存浩
程開甲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是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為我國核武器事業和國防高新技術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張存浩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我國高能化學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鄭哲敏 王小謨
王小謨院士是我國著名雷達專家,現代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主持開展低空雷達技術攻關,研制成功我國第一部中低空兼顧雷達,並在國際雷達裝備同台競技中為國產雷達贏得了世界聲譽。
鄭哲敏院士是國際著名力學家,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是中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他闡明了爆炸成形的機理和模型律,解決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難題,發展了一門新的力學分支學科——爆炸力學。
http://military.china.com/news/568/20180108/31926840_2.html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