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披露中國運20已造30架 交付速度或將大幅提升
近日,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登載了“新型傳動面齒輪設計制造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項目申報國家技術發明獎的提名書。提名材料中透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發動機有限公司合作,打破國外對面齒輪技術的封鎖和壟斷,填補了國內面齒輪工程應用的空白,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具有高精度重載面齒輪設計制造能力的國家。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登載的提名書
如上圖,該提名材料中還爆了個猛料——完成了30架運-20大型運輸機航空發動機面齒輪動力裝置的裝機任務。
不過這不代表中國已經造出了30架運-20大型運輸機,這一數字極有可能是原型機加上已下線的量產機以及正在生產線上組裝中的量產機之和。
運-20運輸機於2013年1月26日成功首飛,用於飛行測試的原型機有5架,機身編號分別為781、783、785、788、789,另有2架靜力試驗機,其中一架是國產渦扇-20發動機版本運-20的靜力試驗機,不過靜力試驗機不會安裝發動機和動力輔助裝置(APU),所以這2架靜力試驗機不包括在內。
根據空客公司衛星不久前拍攝的圖片顯示,目前至少已經有5架量產型運-20運輸機交付中國空軍。也就是說,西飛工廠內現在還有大約20架已下線和組裝中的運-20量產機,這樣一樣運-20的交付速度在今年內可能會明顯提升。
大型運輸機對於大國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裝備,除了作為單純的運輸機使用外,還可在其基礎上發展空中加油機、預警機、電子戰機等特種機,是名副其實的戰略裝備。
目前世界上能生產大型運輸機的國家屈指可數,即便是花錢買也不是想買就就能買到,尤其是對曾經的中國而言。在運-20問世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大型運輸機數量還不如一些小國多,僅有17架從俄羅斯引進的伊爾-76,空中加油機數量更是不用說了!中國也不是沒有注意到這問題,而是真的花錢都難買到!
2005年,中國向俄新訂購了34架伊爾-76MD和4架伊爾-78MK加油機,但當時伊爾-76的生產線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契卡洛夫航空生產聯合體,而契卡洛夫以價格低為由拒絕執行合同。
之後俄方拿了錢將位於烏茲別克斯坦的生產線搬回了俄境內,但遲遲不能復產伊爾-76,中國無奈只能將合同變更為採購D-30發動機。
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國缺乏大型運輸機的弊端暴露無遺,事後不得已從俄羅斯、烏克蘭訂購了10架二手伊爾-76應急。汶川地震後中國也下定決心自研大型運輸機,直接加大了研發投入,這也是運-20問世如此神速的主要原因。如今中國有了運-20,想要多少造多少,不得不說:不受制於人就是好!
新浪軍事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