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_2007 發表於 2018-4-26 11:02:00

國務院再減稅600億 降低創業創新成本

4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加大減稅力度。記者注意到,這些措施預計全年將再為企業減輕稅負600多億元。其中,有多條優惠政策指向高新技術企業,如取消企業委托境外研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限制、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等。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馮俏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7條措施當中,很多都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進行自主創新的,政策力度也比較大。這些政策密集出台,有利於促使我國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提高技術水平,盡早獲得技術上的自主權。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何代欣也向記者表示,此次推出的減稅措施靶向性很強,對企業成本、利潤計算方式等都有所涉及。

所得稅減半徵收範圍擴大

為降低創業創新成本、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動力、促進擴大就業,會議決定,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大減稅力度。

記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將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範圍、大幅提高企業新購入儀器設備稅前扣除上限。這兩項工作在此次常務會議上均得到了落實。

會議明確,將享受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優惠的企業新購進研發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上限,從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這兩項措施實施期限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何代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前企業正常購入設備,需要先計入固定資產科目,然後按月分配折舊形成費用,在繳納企業所得稅時進行稅前抵扣。新政策意味著,企業今後在採購500萬元以下的研發儀器、設備時,能夠一次性列入成本。相比以前的折舊扣除方式,稅收優惠力度大大增加。這對需要採購高端設備的初創、成長型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

如果從更大的視角來審視,“新時代”積極財政政策正在開發稅收作為新的宏觀調控工具。這有別於傳統財政政策只從政府支出角度調控經濟的做法。稅收正從一般意義上的籌集收入,逐步走向促進經濟轉型和幫助企業發展的舞臺中央。

記者注意到,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的範圍在逐年擴大。自2012年起,應納稅所得額上限逐步從6萬元過渡到了2017年的50萬元,如今更是提高到了100萬元,稅收優惠政策覆蓋面的不斷擴大讓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從中受益。與此同時,針對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微企業的減稅力度也在不斷增強。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今年一季度,稅務部門落實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累計減稅904億元,同比增加344億元,增長61.4%。

鼓勵創業創新領域投資

會議明確,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

何代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虧損結轉是一種稅收優惠方式,指繳納所得稅的納稅人在某一納稅年度發生經營虧損時,可以用其他納稅年度的盈利進行抵補。這對高科技企業有很大的支持作用,因為這類企業大多前期投入資金很大,盈利有很大不確定性。新政策實施後,將有效減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財務成本壓力,使其可以將更多資源和時間精力放在科技攻關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還要求,將目前在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的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推廣到全國。

對此,何代欣向記者表示,創業投資、天使投資風險高、壓力大,成功概率不高。現在國家把稅收優惠分散到極為細小卻非常重要的環節,意在為創業投資減稅,用稅收優惠來刺激資本加大對創業創新領域的投資。

此外,會議還明確了取消企業委托境外研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限制;將一般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從2.5%提高至8%;從5月1日起,對納稅人設立的資金賬簿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合計金額徵收的印花稅減半,對按件徵收的其他賬簿免徵印花稅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還要求,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等薄弱環節的普惠金融服務,必須落實好已確定的政策,讓企業切實感受到融資成本下降。下一步,要確保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增速、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合理控制小微企業貸款質量和貸款綜合成本,力爭到三季度末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有較明顯降低。

中國能源網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國務院再減稅600億 降低創業創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