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內戰迎終極對決 伊德利蔔是敘內戰“風暴眼”
伊德利蔔局勢正成為延綿7年有余的敘利亞內戰的終極對決。雖然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剛剛商定,在伊德利蔔設立非軍事緩衝區,隔開敘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但地區和國際力量的激烈博弈,國際社會對人道危機爆發的擔憂,使伊德利蔔仍是敘利亞戰事的“風暴眼”。伊德利蔔局勢為何復雜
伊德利蔔局勢是敘利亞內戰多年矛盾積累的結果。過去幾年,敘多地衝突多以“大巴方案”解決,即雙方避免正面交鋒,反對派武裝人員乘大巴轉移至伊德利蔔等指定地區,導致該省聚集了5萬餘名各類反對派武裝。“大巴方案”實際將多次大規模衝突押後,從而使伊德利蔔成為敘內戰的大清盤。伊德利蔔局勢的複雜在於該省各類反對派武裝林林總總,盤根錯節,軍事行動目標既包括前身為“努斯拉陣線”的沙姆解放組織等恐怖勢力,也包括前身為“敘利亞自由軍”的國民解放陣線等世俗武裝力量。加之該省人口稠密,反政府武裝藏兵於民,將該省300萬平民綁架為人質。
更重要的是,作為代理人戰爭的敘內戰,眾多地區和國際力量深度卷入,各方在敘經營數年,伊德利蔔決戰一旦開打,將成為各方終極博弈的最後“演武場”。同時,此役結果還將對敘戰後安排產生深遠影響。各方關注點不僅限於戰事本身,更看重的是戰事對中東局勢總體走向的影響,試圖以此役為契機遏制對手。因此,各方均全力投入這場終極博弈,試圖將局勢引向對己有利的方向。
博弈中的各方目標各異
敘利亞政府及其盟友俄羅斯、伊朗,以及土耳其、美國等五方是博弈的主角。清剿伊德利蔔反對派武裝並取得戰爭總勝利,是敘利亞政府、俄羅斯和伊朗的共同目標,但它們在細節上並非沒有分歧。敘政府的目標一以貫之,即清剿各類反對派武裝,收復全部領土,拒絕在當前和戰後與任何反對派達成政治解決方案。就目前看,敘政府距這一目標越來越近,但仍需面對打贏戰爭和避免人道災難的兩難局面。
俄羅斯希望盡快結束敘利亞戰事,以從中抽身,同時又想降低戰爭烈度和成本。俄羅斯的考量還包括將敘利亞政治解決進程與俄美、俄歐關系捆綁,增加與美歐就烏克蘭等問題談判並擺脫制裁的籌碼。雖然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贏得了戰略主動,但如何全身而退仍是不小的挑戰。因此,俄羅斯主張區分伊德利蔔各類反對派武裝的不同性質,主張殲滅沙姆解放組織為代表的極端組織,招安國民解放陣線等溫和反對派武裝,這與敘政府立場不盡一致。
伊朗的關注點在於如何頂住來自美國、以色列等方面的壓力,長期在敘保持軍事存在,防止在戰爭收官階段前功盡棄。因此,繼續支持敘政府,加入收復伊德利蔔的戰役,有利於其達成戰略目標。
作為唯一與伊德利蔔省接壤的國家,當地局勢對土耳其的考驗最為嚴峻。土耳其現已收容300餘萬敘難民,決戰導致新一輪難民潮將使其不堪重負。除了難民問題的考量,作為阿斯塔納協議伊德利蔔衝突降級區的擔保國,土耳其希望伊德利蔔維持現狀,以便保持其對伊德利蔔和整個敘局勢的影響力。
因此,土耳其的做法與其他國家明顯不同。它曾設法瓦解沙姆解放組織,使進攻伊德利蔔的軍事行動失去理由,但這一努力未獲成功。土長期支持伊德利蔔溫和反對派武裝,出於改善與美國和歐盟關係的考慮,下一步可能支持國民陣線與沙姆解放組織作戰,以反恐名義繼續保持主動權。9月7日,在德黑蘭舉行的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三方峰會未能就伊德利蔔解決方案達成協議,說明三方對戰事前景的看法分歧較大。
雖然美國自知在敘利亞問題上大勢已去,但仍不甘心完全失去落腳點和發言權。美國希望通過伊德利蔔戰役打擊沙姆解放組織等恐怖勢力,但不希望敘戰事迅速結束,讓敘政府、俄羅斯和伊朗一方贏得決定性勝利。戰事拖下去,美國便不會完全失去干涉敘內政的理由,與俄羅斯的討價還價還可繼續,聯手以色列在敘排擠伊朗勢力仍有空間。
因此,美國在行動上顯得患得患失。一方面,美國表示不反對在伊德利蔔的有限軍事行動,並對極端組織頭目發動了無人機襲擊;另一方面又打人道主義牌,企圖以此阻止敘政府的軍事行動。前幾天美國故伎重演,繼續羅織罪名,稱敘政府軍正醞釀對伊德利蔔發動“化武襲擊”。關於從敘撤軍問題,美國先表示即將撤軍,未幾又改口將長期駐軍。短短幾天內出爾反爾,顯示其矛盾心態。顯然,伊德利蔔局勢拖下去,美軍便可以反恐之名,在敘利亞駐下去。
伊德利蔔戰事不是終點
雖然俄土同意設緩衝區暫時緩解了伊德利蔔局勢,但徹底和平解決並不容易,因為相關各方很難放棄自己的戰略目標。
即便如此,有關各方仍需尋求代價最小的解決方案,畢竟其中尚有兩個最大公約數:反恐和保護平民。同時,各方也應認識到,伊德利蔔戰事絕非敘利亞問題的終點。敘利亞政治重建、經濟恢復和民族構建,仍需一個全面政治解決方案。
中華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