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提出“主動拒止”戰略遏制中國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如何在財政有限的情況下遏制中國?”美國智庫“昆西國家政策研究所”6月20日發布了一份研究文章。盡管文章無端指責中國“有擴張風險”,但文章承認中國的崛起“正逐漸改變地區力量對比”。對此,文章提出,在財政有限的情況,美軍應該放棄進攻性的控制戰略,因為這樣會阻止整個地區的合作並導致軍事競賽和熱戰風險。美軍應採用“主動拒止”戰略遏制中國。
具體到“主動拒止”的措施上,智庫認為美軍應該放棄“主動進攻”,而是“防守反擊”,將部隊分布式作戰,加強與盟友的軍事政治聯繫,通過一系列軍事改革弱化解放軍所謂第一波的“攻勢”。
在部隊改革上,提議美國海軍和空軍應該進一步改革部隊結構,退役老舊戰機艦艇,用輕型航母替代大型航母,提高無人裝備的比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應該縮減兵力,裝備更多的機動反艦導彈和無人設備。這樣改革的目的是防止衝突。
除了對美軍的改革提出要求,智庫還希望台軍、日韓等所謂“美國盟友”也對自己的軍事結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裝備更多有利於“拒止”的裝備,同時避免這些盟國為了獲得“報覆性”的遠程打擊武器,而造成軍備競賽和核升級。
在具體改革方向上,智庫希望台軍“徹底放棄海空軍”,將部隊改組成一支由機動反坦克導彈、機動防空導彈和大量人員組成的“陸軍”,這樣能在解放軍進攻之時成為吸引火力的“海綿”,遲滯消耗解放軍。
主動拒止
美國智庫“昆西國家政策研究所”成立於2019年,位於華盛頓特區。它以美國前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的名字命名的,是一家由“現實主義”外交學者組成的智庫,該智庫倡導美國外交政策盡可能“務實”,不要過於激進或過於退讓。
智庫在開篇表示,表示隨著中美關系的惡化,中美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包括台灣在內的多種因素可能導致亞洲衝突的嚴重升級。這種升級是不可取的,因為它將對美國的安全和繁榮構成威脅。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由昆西研究所東亞項目的三名成員和七名其他部門的研究人員進行了這項為期一年的研究,由前智庫研究員雷切爾·埃斯普林·奧德爾牽頭,這是為美國在亞洲制定更安全的軍事戰略的一項重大任務。本報告的10位作者在這些問題上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並在政府、美軍和美國中情局中當過高級別成員。
該戰略被稱為“主動拒止”,它列出了必要的軍事改革,以降低衝突發生時局勢升級的可能性,同時確保中國的任何軍事進攻都不能成功。與上一個特朗普政府的國防計劃相比,該戰略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即到2035年每年節省約750億美元。
隨著中國軍事力量在過去30年的增長,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主導地位已經明顯削弱。美國試圖通過進攻性的控制戰略來恢覆該地區的軍事主導地位,但這種努力不太可能成功。這些努力不僅在財政上是不可持續的;它們還可能加劇危機、衝突和戰爭迅速升級的風險,從而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鑒於這些趨勢,智庫認為,美國需要一種更可信、更穩定、更負擔得起的國防戰略,以遏制“中國可能的軍事行動”。同時,美軍還需要一種緩解軍事緊張局勢和改善危機管理的外交戰略。這種情況下,智庫希望本次研究達到如下三個目的:
1.有效阻止潛在的“侵略”;
2.加強戰略穩定,避免核升級;
3.在財政緊縮的情況下讓美軍負擔得起新時代的軍費。
智庫在文章開頭承認,本篇研究報告聚焦於軍事戰略,是為之前模糊的“主動拒止”路線提供一個明確的改革方案,以制定一個具體的政策路線圖。本篇報告只為了調整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國防戰略,不關註如何具體的遏制中國。
部隊改革
美軍應該放棄自己原先的目標,不再追求“征服中國”或追求中國政權更叠。主動拒止是一種防禦性策略,其特點是分布式部署。這種方法的重點是部署彈性和主要是防禦性的美國和盟國部隊,以鈍化和破壞攻擊,同時準備稍後集中反擊。“主動拒止”依賴於盟軍和前沿部署的美軍之間更明智的分工。“主動拒止”還能限制戰爭規模,其最終目標是擊敗進攻,而不是征服對手。
對美國國防戰略、部隊結構和部隊態勢實施這些改變將顯著增強威懾、穩定性和財政可持續性。智庫提出的核心手段如下:
1.通過讓美國及其盟國的武裝力量更有韌性,積極的拒止策略將確保美國及其盟國在衝突開始時避免失敗,並在隨後的階段反擊。
2.通過使部署的部隊更具防禦性,並將行動重點放在打擊敵方進攻部隊上,新的擬議中的戰略將限制快速、早期的核升級,並降低意外核升級的風險。
3.通過優先考慮適合亞洲戰區的部隊,削減地面部隊,並採用全新的打擊概念。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美國的盟友和夥伴,包括台灣地區,需要為軍事力量做更多的事情,特別是採用成本效益高的“刺猬戰略”,通過投資更多的反艦導彈和防空系統,以及改革軍事組織和訓練,降低其軍事力量的脆弱性。
與此同時,美國將重組其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它將減少其前沿部署的地面部隊和大型水面平台,並增加對對峙武器投放系統和小型水面平台的投資。與此同時,美國將把前沿部署的兵力分散到更大範圍、更具戰略縱深的區域,採用被動防禦和主動防禦來增強抵禦能力,而不是將兵力維持在高度集中、易受攻擊的前沿位置。
美國軍隊的結構也應該進行改革,將重點放在美國海軍和空軍上,並削減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規模,並改變其結構。
具體到海空軍上的改革上,美國海空軍應該:
海軍應該發展小型航母,用輕型航母以2比1的比例取代現有大型航母的一半。相對於大型艦艇,它應該擴大小型水面艦艇的庫存,並保持潛艇部隊能力和後勤艦隊能力。
空軍應該重組並強調維護和地面保障能力,加速削減老舊飛機,提高新型戰機的臂力。此外,它還應降低維護成本,維護加油機、運輸、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
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應削減總計71個旅級戰鬥隊和海軍陸戰隊步兵團中的26個,其中包括8個現役旅團級部隊。在亞太戰區,這些部隊應該專注於防禦空中和海上侵略的能力,包括更多的機動遠程地空導彈和反艦能力。
亞洲的軍事態勢也應該調整,以反映積極的拒絕戰略。美國及其盟友應該加大對區域基礎設施的投資,以提高抵禦能力,為分布式作戰做好準備。與此同時,處於中國火力投送範圍內的部隊,比如在沖繩的大多數海軍陸戰隊地面部隊和在韓國的一些美國空軍資產等等,應該被轉移到其他地點。
盟友抗線
為了達成“主動拒止”策略,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和夥伴,特別是日本和澳大利亞,必須加強自己的防禦,承擔更多的責任來平衡中國的力量。
為了達到這一點,美國必須與亞洲的盟友和夥伴深化接觸。為了避免簡單的“美國vs中國”戰略,美國需要獲得盟友和夥伴的支持。美軍不能過分強調軍事手段,而忽視了安全政策的外交、政治和經濟層面。
不過,為了增加盟國的軍事投入,美國應該降低軍事投入。
具體到特定的盟國上,智庫認為,美軍應該在外交和合作上區別對待盟友。
比如韓國,智庫認為,朝鮮半島目前的僵局,首先是一種外交和政治挑戰。因此,我們建議美國採取外交和政治戰略,朝著建立包括平壤逐步無核化在內的半島和平機制的方向前進。這樣的和平體制,應該堅持韓美同盟維持韓半島和平、抵禦朝鮮挑釁的初衷。
美國方面應該明白,盡管韓國對中國的警惕程度已經大大提高,韓國方面也開始對中國威脅進行各種軍事準備,但韓國方面不願意成為遏制中國的亞洲多國軍事同盟中的一份子。美國應該尊重這種不情願,這種克制將有助於遏制美中在該地區的安全困境,並防止美中在朝鮮半島進行直接軍事接觸的可能性。
對於日本,日本應該增加對空軍和海軍的投入,減少對地面部隊的投入。為了促成這些努力,美國應該與日本重新談判《特別措施協定》,降低東京美國“全面軍事支持”的期望,以換取日本增加國防預算或增加軍事基礎設施支出。
同時,在美軍進行軍事改革的情況下,美國也應該尋求減少美國的總人數和永久設施,同時擴大用於訓練和應急的民用港口和機場的使用。
刺猬化的台灣
對於關鍵的台灣問題,智庫建議,美軍應該繼續保持“戰略模糊性”。戰略模糊性要求美國保持最低程度的可信軍事能力來保衛台灣。雖然美軍不承諾直接保衛台灣,但建立特圍繞分布式地面、防空和反艦能力構建的刺猬戰略,以及日美為中心的防務條約,將足以達到這一目的。
為了讓台灣“更加有效的保衛自己”,美國在向台北出售武器時必須更嚴格地遵守紀律,以刺猬化台灣為核心目的。
美國應該優先向台北出售反艦巡航導彈、地對空導彈、無人偵察機和水雷等硬件,以便台北實施防禦性拒絕的刺猬戰略。美國應該鼓勵台北將其國內工業的重心轉移到這種能力上,遠離遠程對地攻擊導彈。
台灣還應加大投資,確保擁有足夠的地面部隊,覆蓋潛在的登陸地區,包括機場、港口設施和海灘,並擁有可靠的武器和人力儲備,能夠彌補損失並有效運作。
美軍還應該向台灣明確,美國地面部隊將無法替代台灣陸軍和預備役部隊,駐紮台灣執行的海灘和港口防禦、遊擊戰和城市戰功能的作用。
不過,文章也警告,最後,美國也應該小心,在加強防務合作的情況下,不要加劇與中國的安全困境。擴大在亞洲的正式聯盟可能會進一步刺激中國對被包圍的恐懼。
同樣地,在促進東亞國家的安全合作和自衛能力的同時,華盛頓應該避免尋求在該地區建立更軍事化的多國組織乃至類“北約”組織,這種正式的防禦同盟風險在於,進一步刺激中國對被包圍的恐懼,從而加速安全困境,其風險將超過潛在的威懾好處。
相反,即使在加強其在該地區的安全合作的同時,至關重要的是,美國與盟友和夥伴合作,創造並尋求與中國進行安全對話和緩和緊張關系的機會。
智庫建議,中美首先要保持接觸,建立更有效的危機管理機制,降低危機發生的概率,防止危機升級為戰爭。。美國應該承認與中國的相互核脆弱性,並就限制反導系統進行談判,以促進和中國的防禦條約。
文章最後承認。他們需要總統和國防部長強有力的政治領導。這將是克服根深蒂固的官僚主義、國會和國防工業利益的關鍵,這些利益使美國在最近的預算和采購中陷入慣性。只有通過這樣的領導,美國才能實施更有效、更穩定、更負擔得起的國防戰略,並與盟友和夥伴以及中國本身進行必要的外交聯繫。反過來,這種方法是防止和減輕美中戰爭危險的關鍵。
中華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