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研修基地 擬選址華南師大
本港與內地教育交流頻繁,《施政報告》提出為本港教師,在內地設立首個教師研修及交流基地,據悉選址於廣東省的華南師範大學。有中學校長稱,建立基地有助本港發展愛國教育,亦可與內地教師分享英語教學、國際化教育的經驗。教育評議會主席蔡世鴻認為,內地對本港的課程規劃、活動教學亦有興趣,又建議當局在大灣區建立更多基地,減低教師交流對學校運作的影響。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今學年內,與內地相關部門和院校合作,建立首個教師研修及交流基地,並列為今年績效指標之一。基地將用作恆常培訓、交流和合作項目,讓教師通過參訪和交流,認識內地以科技教學的做法。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日前出席活動,亦指基地有助加強兩地教師專業交流,「我們學東西之餘,相信內地老師也想在大家身上學到一些東西。」
認識內地科技教學法
據了解,首個教師研修及交流基地選址於華南師範大學。該校以往舉辦多個本港教師培訓活動,包括教育局在4月舉行首個新入職教師內地學習團,當時安排約100名本港新教師,與約10名廣州教師交流;上月與本港教育大學合辦「粵港澳大灣區師德論壇」。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指,相信華南師大提供的培訓和交流在多個方面,比香港有優勢,他以愛國教育為例,「香港的國民教育講很多政治、文化、經濟的『大道理』,但不同人對國家的貢獻就少談及。」他又指,內地注重「師風師德」的概念,與本港近年強調的教師專業相似;本港教師亦可通過交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普通話。
除了向內地學習,黃晶榕指,內地教育界亦希望向本港教師「取經」,例如英語教學模式,以及文憑試、國際課程如IB、英國A-Level兼備的國際化教育體系等。要鼓勵教師到內地交流,他認為應盡量安排於聖誕節、復活節長假期舉行交流,並加強支援學校聘請代課教師,避免影響學校日常教學;又建議優先讓小學常識科、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國歷史科等任教語文、人文學科教師參與。
借鑑本港課程規劃
教評會主席蔡世鴻亦認同,設立基地要便利教師,與大灣區院校合作較佳,「有些新入職或晉升教師參加內地學習團,要到上海、北京,學校很難聘請代課教師,甚至未必有足夠資源聘請。」他指內地除歷史文化教育外,小學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與航天教育亦發展成熟,值得本港借鏡。
蔡世鴻續稱,以往有內地校長反映,期望可委託香港教師規劃課程,「香港每班人數少,可以進行不同教學活動、小組教學,甚至參觀活動;內地每班40多人,很難規劃這些活動,所以希望我們幫忙。」他指特殊教育需要亦是內地教育界關注點,本港融合教育推行20多年,有豐富經驗分享。
星島日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