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守派勝選 默茨勢任總理
德國國會下議院周日舉行大選,在野的保守派聯盟黨(由基民盟及基社盟組成的聯盟)得票約28.5%勝出,重新成為國會第一大黨,69歲的黨魁默茨預計成為下一任總理,但由於該黨席位不過半,須組織聯合政府。令全球矚目的是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得票率20.8%,較上次大選增加一倍,一躍成為第二大黨。周日晚,隨着結果逐漸出爐,基民盟/基社盟(CDU/CSU)的聯盟總部響徹歡呼聲。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預計成為下一任總理,他表示希望能在8周內組建新聯邦政府,說:「世界不會等待德國,我們必須迅速具備執政能力。」不管未來新一屆政府是何種架構組成,擺在面前的經濟、政治等困難挑戰重重。
中方願發展戰略夥伴關係
美國總統特朗普緊密盟友、億萬富豪馬斯克力挺的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以史無前例的20.8%得票率躍居第二大黨,意味該黨從一度被官方懷疑為極端主義的邊緣政黨,成為一支主要的政治力量。該黨得票率較2021年的10.4%增加一倍,被形容是「最大贏家」。聯合黨魁魏德爾 (Alice Weidel) 走上舞台宣稱,另類選擇黨「從未如此強大」。
另類選擇黨在德東(前東德地區)的優勢顯著,得票率排第一達34%,幾乎是在德西(17.7%)的兩倍,凸顯儘管德國統一已30多年,東、西仍涇渭分明。 魏德爾呼籲組成中右翼政府,表態願意與默茨合作。但默茨勝選後重申不與極右派組閣。
現任總理朔爾茨領導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以16.4%的得票率屆居第三,象徵該黨自2021年大選(當時得票率25.7%)以來發生了戲劇性轉變,得票率創歷史新低陷入困境。即將卸任的朔爾茨承認這是一個「痛苦的結果」。
特朗普恭賀德國保守派勝出,稱「對德國、對美國而言偉大的一天」。他在社交媒體發文說:「跟美國很像,德國人民也厭倦沒有常識的施政理念,尤其是在能源和移民議題上,這種情況已經盛行那麼多年了。」馬斯克在選前已多次於旗下社交平台X替另類選擇黨宣傳,被指干預德國大選,他昨日在網上發文說:「恭喜魏德爾!按照這種增長速度,AfD將於下次大選成為多數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方願同新一屆德國聯邦政府一道,鞏固好、發展好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 中方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戰略自主。
星島日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