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香港發展包括房屋政策作出合理規劃是陳茂波上任局長後的首要任務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先生的「劏房風波」,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先生以「雞蛋裏挑骨頭」來形容,引起一些人士的回響。
其實,站在投資者角度而言,經營劏房是正當投資,也可以滿足基層和部分新移民的住宿需求,讓他們能夠在「全球最貴的居住城市」中「有瓦遮頭」,而不必像外國貧窮人士般住在帳篷內。
一個願「供」,一個願「求」,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但在今時今日「貧富對立」的環境下,經營劏房很容易被理解為「將快樂建築在貧窮人士痛苦之上」。 而當經營劏房事件涉及發展局局長的家族的時候,就更容易被「標籤化」和「政治化」,結果造成一場政治風波。(編者按:陳茂波昨進一步澄清,當年連分租租約購入的大角咀單位,屬「板間房」單位,而非「劏房」。)
平心而論,經營劏房不涉刑事和誠信。筆者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說民主黨核心再卷入漏報股份醜聞。套用部分反對派人士「律己以寬」的原則,陳局長對劏房事件大可置身事外。
筆者認為,為了重拾市民的信心,陳局長應該把精力和才能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多做幾件對香港發展有貢獻的事。
為了700萬人的福祉,他要善用香港珍貴的土地資源,支援新政府重建房屋階梯,投放更多社會資源,并大力增加各項資助計劃的總額和受惠人數。陳局長更加要處理好兩個「燙手山芋」:政府山保育和新界僭建。
在公屋規劃上,陳局長應借東九龍發展的契機,加入全面結合啟德300多公頃地下地上綜合發展的強大潜能,積極把新公屋融入市區,使公屋成為市區新動力和地區經濟推手。
香港要在「十二五」發展中異軍突起,在大珠三角城市群甚至全國發展戰略中爭取「更佳位置」,打造「亞洲國際樞紐」和「地球村經濟文化活力生態城市」。在城市規劃方面,特區政府必須改變「一地一功能」的過氣港英思路,運用立體思考,活出「人本規劃」導向的「一地綠化多功能」原則。這原則在維港兩岸填海區特別適用。
陳局長任重道遠,希望他能吸取寶貴的教訓,拉攏不同的受益善群(stakeholders)成為同舟人,與廣大市民手牽手擁抱一個更美好的香港,實現安居樂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