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的全稱是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意即分時長期演進。其等同於LTE TDD。TD-LTE是以中國移動、華為技術、中興通訊、大唐電信等為主的中國企業與以諾基亞西門子通信、愛立信為首的西方企業聯合研發的第四代移動通訊(4G)的國際標準,也是全球未來的兩套3GPP-LTE標準之一。隨著TD-LTE成功入選4G國際標準,中國在全球移動通信領域標準競爭中有了一席之地。 借助TD-LTE搶佔先機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移動TD用戶總數為5121萬戶,穩居國內三大3G標準第一位。但是中國移動很清楚,TD網路在多方面均落後於中國聯通及中國電信的3G網路,所以在短期內大量部署並商業化TD-LTE才是保持優勢的根本,否則即便技術領先,亦將喪失掉大量用戶,這也是中國移動不遺餘力推動TD-LTE試商用的根本原因。 TD-LTE發展面臨的挑戰 中國移動的官方資料顯示,TD-LTE的技術和產業已「基本成熟」,未來最重要的是要打造全球市場規模。由中國移動發起的TD-LTE全球發展通信倡議組織(GTI)提出,計劃到2014年全球TD-LTE基地平台達50萬個,終端超過100款,覆蓋超過20億人。到目前為止,中國的TD-LTE發展面臨以下挑戰: 第一,TD網路覆蓋不完善,平滑升級面臨一些問題。雖然由TD平滑升級到TD-LTE成本很低,但關鍵是當前中國移動的TD網路覆蓋不完善,中小城市及鄉鎮覆蓋率亟待加強,中國移動最近也很少公佈TD網路覆蓋情況,這直接影響了TD-LTE網路的升級與部署。 第二,TD-LTE產業鏈不成熟,難發揮規模效應。中興通訊副總裁張建國表示:「在2G時代,為什麼技術很好的CDMA網路發展遠不如GSM網路?主要是因為CDMA的產業鏈配合不及後者。TD-LTE發展的最大問題在於產業鏈的成熟度不夠。」而FDD-LTE的最大優勢正是產業鏈的成熟和規模效應。 第三,廠家多持觀望態度,真正意義的TD-LTE手機也沒有誕生,導致TD-LTE發展停滯不前。TD-LTE第一階段的測試結果至今未公佈,電信系統業者也沒有採購通信設備及LTE手機的意向。另外,TD-LTE商用頻譜信號還沒有劃定,更沒有4G牌照的發放跡象,這導致通信設備廠商及手機廠商不敢大幅投入,轉而採取觀望態度。這也影響著海外系統業者的態度和決策,讓TD-LTE發展幾近停滯。 第四,截至目前,全球僅有5家系統業者(日本軟銀、沙特STC和Mobily、歐洲Hi3G、南美Direct TV)正式推出了TD-LTE商用服務,但效果還不得而知。 這些因素決定了TD-LTE的商用進程及規模發展速度不會很快,預計到2015年才有可能正式商用。但是,FDD-LTE已經在歐洲、日本和北美等地區正式商用了兩年,並擁有超過1100萬的用戶。這等於已經領先TD-LTE試商用2年多時間,在未來1~2年,全球將進入規模發展階段,而TD-LTE恐再次陷入發展的僵局。 缺乏有效的運營模式,降價或許是3G/4G的推動力 縱觀中國3G的發展,三大系統業者都把爭奪用戶放在了第一要務,這本無可厚非,但是要考慮到如何才能留住用戶。在用戶第一的主導思想下,系統業者不惜一切代價發展用戶,甚至不斷出現為爭奪用戶大打出手的現象。 而在3G網路的運營模式或者盈利模式來看,國內三大電信系統業者一切以流量為根本,以流量費為主要收入(1GB的流量費用約70元),缺乏有效的運營模式。流量費用的不斷上升並沒有換來更好的應用體驗,這對消費者信心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打擊。3G在手機應用層面根本沒有鋪開,未來的4G同樣也會面臨這個問題。而未來隨著Wi-Fi 網路及平板電腦的快速發展,靠流量謀利的中國電信系統業者將遭受重創。 TD-LTE和FDD-LTE融合發展將是大勢所趨 隨著TD-LTE轉入實質規模發展,TD-LTE和FDD-LTE的融合也將進入新階段。全球無線通訊頻譜資源有限,這給非對稱頻段的TD-LTE發展帶來很大生存空間。而TD-LTE和FDD-LTE的融合有助於形成規模效應,進一步降低成本。 目前,全球LTE的龍頭企業愛立信(Ericsson)和中國的中興已經提供了融合的基地台平台技術。高通在MWC 2012上展出的MSM8960和海思的Balong710兩款多模終端晶片也都支援TD-LTE、FDD-LTE、3G和2G標準,被很多系統業者看好。 中國移動已在香港獲得2.6GHz FDD頻率和30MHz 2.3G TDD頻率牌照,2012年內將在香港正式開始LTE-TDD/FDD商業服務。融合了TDD與FDD的多模終端也是中國移動2012年擴大規模試驗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