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天 Sagazine 科技博覽 科學技術 查看內容

鐵達尼號(泰坦尼克號)是怎麽從2D轉成3D的?

2012-4-14 21:30| 發佈者: 燕南天| 查看: 1040| 評論: 0|原作者: 果殼網|來自: 果殼網

       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3D電影,很多人認為傳統電影轉換為3D電影的效果,卻經常粗制濫造令人失望。詹姆斯·卡梅隆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他決心打破這個偏見,花費了1800萬美元將原本已是登峰造極的泰坦尼克號制作成3D電影,於原版播出15年之後再度回歸銀屏。

泰坦尼克號電影,鐵達尼號電影,3D電影技術

電影《鐵達尼號》風靡全球十多年,如今又推出3D版本

       4月10號,3D版泰坦尼克號已在全國上映。不管你是否已經看過這部影片,應該都會對2D電影轉換為3D電影的技術有所好奇吧。

       簡單來說,2D-3D轉換技術需要將2D影像的各部分嵌入3D的計算機圖形(CG)空間中。要制作出比較協調的自然3D影像,需要數百名工作人員手 工進行的大規模調整工作。即便工作量巨大,但一方面可避免購置價格高昂的3D器材,另一方面又可對經典老片進行修補和加工,免去了容顏老去的演員們風采不 再、後起小生風韻不足的尷尬,所以2D-3D轉換技術獲得大批3D電影導演的青睞。即使是直接3D拍攝的電影,也不可避免要用到2D-3D轉換技術,比如 《阿凡達》。

       卡梅隆曾經說過:“在3D轉換技術中,最難實現的一點是怎樣將其‘以對的方式’來進行轉換。”導演需要對每一個 場景要營造出怎樣的立體視覺效果做出決斷,需要確定觀眾與不同場景物體的“親密接觸”程度,這些對觀眾的3D觀影體驗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比如說,怪獸和 子彈需要從屏幕裏呼嘯而出,讓觀眾全身後縮哇呀大叫。而屬於背景的場景,則需要“嵌”進屏幕裏去,這就需要依靠3D圖形學的渲染技術來制造出透視感和距離 感。幾乎對於影片中的每一幀每一幅圖片都要增加這種“前凸後翹”的效果,但是不同場景下所采用的技術又大相徑庭,甚至只是拍攝的角度變化了一點,就會帶來 轉換技術上的全盤變動。

       而其中主要關注的問題有下面三點:

1. 利用視差形成景深

       制作3D效果時,關鍵一步是要做出景深。其基本技術原理是人眼觀察物體時所形成的視差(parallax)。簡單來說,視差就是從有一定距離的兩個 點上觀察同一個目標所產生的方向差異。從目標看兩個點之間的夾角,叫做這兩個點的視差,兩點之間的距離稱作基線。只要知道視差角度和基線長度,就可以計算 出目標和觀測者之間的距離。人類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感知到觀察物體的深度信息。同時,自然界中也有些動物會利用運動視差,依靠自身移動來獲得不同的觀點。 比如,鴿子的兩眼視場沒有重疊,因此沒有立體視覺,但是它們上下擺動頭部以獲得深度。該方式如圖所示,隨著觀測點從一側移至另一側,遠方物體的移動比近處物體緩慢。

泰坦尼克號3D電影,新版鐵達尼號電影,立體電影技術

物體與觀察者的距離不同,景深亦有不同,從而創造出3D立體畫面

       這兩種視差處理方式都可以在3D電影拍攝或者轉換的技術加以借鑒。

       然而,僅僅明確這一點還不夠,實際上的3D電影拍攝可不僅僅是擺出來兩台立體攝像機就足夠了。

       首先,導演必須對場景布局做到足夠的“胸有成竹”,明確在電影放映的時候,哪些物體“呼之欲出”,那些場景要“推之千裏”,以此來確定攝像機的光軸 方式、距離差和角度差。可以想象,拍攝團隊中必定有這樣的劇務,拍攝期間手持一沓草稿紙,畫出比上圖複雜更多的計算圖,以時刻校準兩台攝像機的拍攝位置。

       在將2D電影轉為3D電影,由於原拍攝過程中可能存在剪輯和角度切換,所以首先需要對於每一幀的畫面都恢復原拍攝視       角,繼而確定3D虛擬立體攝像機的位置,一部90分鐘左右的電影長達十萬多幀圖像,計算量和工作量都十分繁復。

       其次,轉換過程中,要考慮針對於到正負視差的不同處理技術。

泰坦尼克號3D電影,鐵達尼號3D電影,3D立體電影

人眼睛因晶體的調節可看清不同距離的事物,並在腦中會映出同樣的情景,這種原理可用於3D畫面技術

       正視差是指,兩眼視線相交於屏幕後方,即所形成的3D效果時“嵌”到屏幕裏的。此時可以簡單地認為,兩視線基本平行,利用人類兩眼的平均瞳距為 6.4厘米,則在3D屏幕上,左右兩幅圖像應該會有約為6.4厘米的位移差。不過,研究表明,多數人腦並不擅長將兩幅差異超過2.5%的圖像融合為一體, 所以對於屏幕寬度小於2.5米的屏幕而言,如果不對兩幅圖像的位移差加以限制,則很可能無法實現立體成像的效果。所以,根據屏幕寬度的不同,要對正視差的 圖像進行不同方式處理。

       負視差是指,兩眼觀察時所形成的視線會在屏幕前相交。也就是,感受到的這個物體應該是跑出屏幕靠近觀眾的。人腦對這種圖像的處理限制,要甚於正視 差。如果負視差的出現次數過多,深度頻率切換過快,一定會引起觀影者的不適應。同時,真正好的3D轉換效果,必定要考慮到影廳不同位置擁有相同觀影體驗, 無論前排還是後排,都會有同樣的負視差效果。

       其實,如果直接拍攝一部3D電影,場景可以被事先安排,拍攝角度的變化,視察的變換就不會有頻繁的切換,同一畫面中的場景遵守相同的深度規則,符合 人眼觀察物體和人腦處理觀察所得的方式。然而,將一部電影轉換為3D就完全不一樣了,很可能在同一場景中為了實現不同物品的深度效果,會帶來沖突的信息。 如果這種沖突處理不當,就會引起觀影者的極大不適應,為影片效果大打折扣。

2. 為電影畫面增加深度信息

       在3D電影制作之前,導演需要擁有一個“深度預算”,即為負視差和正視差的範圍。控制在深度視差範圍內將確保眼疲勞控制到最低限度,這關乎在某時觀 看2-3小時的電影而非幾分鐘的節目人眼的舒適度。該範圍要求日益嚴格。例如,英國天空電視 台最近對大部分素材規定了2%正視差和1%負視差(以幀寬度的 百分比來計量它)的深度預算,短期沖擊效應分別不超過4%和2.5%。

       一旦導演確定下來理想的深度預算,就可以來設計場景中的深度信息了。

       首先,需要將每幅圖想轉化為一個深度圖,如上圖所示,黑白色表示景深範圍,白色最近黑色最遠。最本原也是最粗略的判斷方法是,明亮的更近,深色的更遠。這是一些可以將2D圖片自動轉換為假3D場景慣用的手段。

       幸運的是,實拍出的電影,憑借於常識,大概可以推斷出場景中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所以,對整體場景復原建模之後,再確定每幅畫面的拍攝角度,就可以 對深度信息了然於胸了。然而,一幅一幅手工增加深度信息,仍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這就是為什麽泰坦尼克號3D版本需要450個人員夜以繼日地工作才行。

       其實,目前的3D制作軟件都具有非常出色的目標追蹤功能,一旦場景和模型確定之後,綁定攝像機視角,就基本不會出現物體深度信息混亂的情況。然而卡 梅隆卻不願意享受這樣的便利,他十分苛刻地要求工作人員逐幀檢查每幅圖像轉換效果,有人抱怨稱這個過程是“十分讓人心煩意亂的,就像是用指甲剪修剪草 坪”。

       一旦每幅圖像的深度值都被確定了,那麽就可以對每幅圖像制作出立體成像。有些視頻軟件也具有簡單的2D到3D轉換效果,比如說QQ影音。然而該類軟件只是從顏色上加以處理,然後對每幅畫面做一個位移差,完全是忽視了場景中物體的立體結構,無法考慮不同視角帶來的角度變化。

       複雜的轉換需要重建物體的網格模型,增加立體信息,包括曲面的曲率信息和深度信息等等。由此得到畫面上的復合深度映射,也就是說每個像素點上代表的 都是不同物體的深度值的疊加。以確保物體進出視線時,是循序漸進的。確保物體旋轉的過程中,具有平滑的過度。這些,都需要符合人類的日常視覺體驗。所以, 卡梅隆導演要求工作人員在完成雙視圖之後,必須反復檢查每一幀的立體成像效果,精益求精。

3. 3D的真實效果

       在正常的視覺過程中,我們主觀判斷一個物體的特征時所搜索到深度信息的方式,將加劇2D轉3D的難度。比如說,我們在看3D電影的時候,所感知的並不一定是導演所營造的3D效果,人腦具有玄妙複雜的信息處理能力。

       在高質量的3D電影轉換過程中,必定會考慮大腦的處理信息方式,作為輔助技巧增強影片質量。然而難度在於,人腦對於深度細節的處理又有著非常微妙的變化方式。比如說,如果兩個物體僅僅是遮擋關系,那麽立刻就可以判斷出,被遮擋的物體應該是遠離觀察者的。

       然而,如果觀察類似於下圖的這樣一個景象,我們會在腦海中構建一個透視圖,借助於常識經驗,物體會隨著距離的遠離而變小變模糊,所以觀察者判斷更大更清晰的物體離自己更近。

       對比於人類處理深度信息的這些方式,並且靈活運用這些方式的組合。如果僅僅用視差來轉換3D深度信息,簡直是弱爆了。即便是增加了處理深度信息的算 法,也無法靈活地隨機應變組合運用,甚至在同一場景中對於不同物體會帶來沖突的處理方式。這就是為什麽3D轉換目前還不能用自動的方式來進行,人腦視覺處 理信息太複雜了,我們捉摸不透它的規律,還需要迎合它的處理機制。這正是最大的難點。

4. 泰坦尼克號3D版的轉換經驗

       卡梅隆稱,之前諸多3D轉換電影的效果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足,太過於追求搶占市場先機,無法全身心投入,確保影片轉 換質量。同時,他也強調說,在此之前拍攝《阿凡達》的經驗將有助於泰坦尼克3D版本的轉換,這是其他的電影人所沒有的切身體會。

       不過,阿凡達中使用的2D-3D轉換技術又與真人電影有所不同,因為原本就存儲了物體的三維模型,所以其轉換過程只需要在計算機渲染的時候,多增加一個視點信息就足夠了。


       在泰坦尼克3D版本的轉換中,卡梅隆與著名制片人威廉·謝拉克(William Sherak)的團隊強強聯手。帶領著300名藝術家的團隊逐幀去繪制出每幅畫面的輪廓線,建立起每個物體的三維網格模型,繼而增加視點信息,得到其深度映射圖。這項工作不但需要很充分的經驗,還需要特別設計的軟件來完成,為了泰坦尼克號,全球3D影像巨頭In-Three公司專門就制作出了輔助該步驟完成的軟件。

       卡梅隆導演在之前接受IBC采訪時稱:“至少目前,不要妄想3D轉換有什麽自動的過程。這純粹是一個高度主觀並且重復性的機械性的人工勞動。必須這麽一幀一幀地抓住各幅畫面中的深度信息。”

       所以,這部電影的轉換用了超過兩年的時間,一年用來做前期的準備工作,一年用來轉換。卡梅隆稱,他心甘情願花費這樣的人力物力財力來轉變這個電影,並不僅僅是希望搭載3D電影的風潮,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夠將泰坦尼克號帶回到更大的屏幕上去,為觀眾們帶來更加震撼的視覺體驗。

       這位苛刻的導演稱,即便這樣精益求精,《泰坦尼克號3D》仍不是真正的3D,只有2.8D,最好的鏡頭也只做到了2.99D。不過,他說,其他的3D電影充其量也只達到了2.4D。

1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最新評論

相關分類

GMT+8, 2024-11-5 16:32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