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國教科迷思與教局回應(摘要) [打印本頁]


與課程指引相關
迷思:課程指引不區分「國」與「黨」,預設了「愛國等於愛黨」
回應:建立國民身份認同不分政見,課程沒有提及任何政黨
迷思:受爭議的「當代國情」雖只佔課程小部分,但亦有可能造成洗腦
回應:辦學團體及學校可專業自主地選取教材,當局不設官方指定教材,學生亦可在自由開放的社會取得資訊,「洗腦課程」不可能出現

諮詢和推行
迷思:政府無法解釋為何要急於在9月試行課程指引
回應:9月只是3年開展期的開始,辦學團體及學校可自決在2012年、2013年、2014年或2015年才推行。教育局會把當代國情的教材上載,讓公眾監督,政府無洗腦意圖
迷思:政府在諮詢期收到很多反對意見和理據,仍然一意孤行,而家長亦不知道有諮詢
回應:去年的諮詢期長達4個月,宣傳諮詢的媒介包括傳媒、網頁、立法會公聽會等,並已向不同持份者作出諮詢。當局收到千餘份意見書,而課程指引的定稿,已作出大量修改

評估方法
迷思:學生要表現「感動」才可得分
回應:該科不打分,不要求學生用感動的表現來取分;學校應使用不同學習情境看學生表現,作提點及鼓勵反思
迷思:課程指引強調學生要對國家自豪,不可以自己選擇
回應:指引於123頁提到,除了自豪感外,亦鼓勵學生關心國家的挑戰和困難;而且自豪感、身份認同及歸屬感,亦可於個人、家庭、社群、世界等生活範疇中培養,不只限於國家範疇

資料來源:教育局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悠、高鈺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8/02/HK1208020002.htm

反對者始終會選擇性失明{:la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