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粵港研管遠洋船減排放 [打印本頁]
環團﹕路邊廢氣才是重點
【明報專訊】粵港兩地政府昨訂定2020年減排目標,本港就4種主要污染物的減幅介乎15%至75%,當中就二氧化硫的最高減幅目標達75%,但政府表明需透過增加核電比例等措施才能達到。為達成減排目標,兩地政府正商討在珠三角海域推行遠洋船泊岸轉油,長遠會立法規管,並擬將珠三角海域列為低排放區。
減二氧化硫75%需增核電
不過,世界綠色組織政策倡議經理黃俊賢認為,路邊廢氣是本港空氣污染源頭,認為政府應加大力度如重組巴士路線,才能改善路邊空氣,「因為路邊廢氣直接影響市民健康」,並鼓勵市民從節能着手,長遠才考慮應否增加核電比例。
環保署發言人稱,未來亦會加大力度重組巴士路線,但承認要克服地區阻力,過往路線重組只完成目標的1%。
粵港持續發展與環保合作小組昨舉行第12次會議,討論粵港兩地未來減排目標。環境局長黃錦星表示,本港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懸浮粒子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4種主要污染物,已達成2010年減排目標;而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亦已達成前3種污染物減排量;但因珠三角經濟發展速度遠超估算,因此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一項未達到減排目標。
泊岸須轉用低硫柴油
粵港並訂立2020年減排目標。黃錦星說,比較2010年排放量,本港就4種主要污染物的減幅介乎15%至75%,珠江三角洲則介乎15%至40%(詳見表),兩地並設中期減排目標,於2015年中期檢討。
根據本港減排目標,二氧化硫目標減幅介乎35%至75%。環保署發言人稱,要達至上限需透過增加核電比例至50%及天然氣至40%;以及將珠三角水域劃為低排放區才能達成,有一定挑戰,但相信政府最少能達成下限。
研列珠三角海域為低排放區
去年本港約有3萬隻次入境遠洋船泊岸,佔本港二氧化硫排放達48%,是第二主要污染源頭。黃錦星說,兩地同意未來規管遠洋船,要求遠洋船泊岸時轉用低硫柴油,長遠更會研究將珠三角海域列為低排放區。環保署副署長黎志華說,因應啟德郵輪碼頭明年落成啟用,當局於碼頭預留地方提供電力,讓郵輪泊岸後可透過電力支援運作,減少排放。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21124/-3-2831279/1.html
貨櫃車才是主要污染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