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海關封殺水貨車 買家當賊辦 [打印本頁]
【東方日報】本港多間專營平行進口的水貨車行,近日一片風聲鶴淚。香港海關為打擊水貨車行懷疑違反《汽車(首次登記稅)條例》,特意成立一隊過百人專責小組,早前不但踩場到港九多間水貨車行搜集資料,更聯絡部分新車主協助調查。
「買車當賊辦」嚇窒不少準買家。有水貨車行在年尾旺季生意急跌八成,已預訂的明年新車亦要撻訂,明年水貨車市場勢必無啖好食。立法會議員批評海關以前不執法,現卻矯枉過正,扼殺行業發展。法律界人士亦謂海關行動雖然合法,但不合理。
上周末,九龍一間水貨車行陳列室內,只有一兩名客人,場面冷清。「依家真係好難開單,年尾原本係旺季,清存貨嘅時間,依家個倉仲堆咗過百架車喺度,都唔知點賣。」營業員阿輝(化名)愁眉不展,大嘆生意難做。
逾百人小組高調踩場
海關為打擊水貨車行懷疑違反《汽車(首次登記稅)條例》,近月成立一隊逾百人的專責小組,早前高調搜查港九多間水貨車行,取走大批文件進行調查。每次行動後不久,車行負責人便收到海關電話,要求就一些文件及單據解畫。不單車行,部分曾光顧的車主亦受牽連,海關亦會致電車主要求協助調查。
「明明係買車,點解搞到好似做賊咁!」招先生(化名)早前在一間水貨車行一口氣買入兩部車價過百萬元的名貴房車及越野車,未幾便收到海關來電。「佢要我去海關提供資料,我話唔得閒,佢就話可以上嚟我公司,點知錄口供都錄咗兩三個鐘。」調查圍繞買車原因、過程、售價甚至交易細節都要全部交代。
「佢問我點解一次過買兩架車,我有咁嘅需要咪買囉,有咩問題先?」招先生不諱言,海關似要從他們(車主)身上揪出水貨車行經營上是否有行差踏錯。「我行得正企得正,梗唔驚佢(海關)查,而且佢哋目標明顯唔係車主,亦無當我係犯人咁審,不過咁做唔單止擾民,仲會嚇窒市民唔敢買水貨車。」
生意暴跌 新車焗撻訂
引發今次水貨車風波,與現行海關處理水貨車的評稅制度有莫大關係。由於水貨車每次均屬小量入口,車行要向海關提供相關文件,海關再根據有關資料評出首次登記稅款。不過近期海關突然高調調查水貨車行懷疑以報細車價、免稅的車主會籍代替車價等手法瞞稅,做法令業界大感困惑之餘,亦令正當經營的車行無辜被牽連。
有老行尊解構水貨車行營運內幕,卻發現政府才是事件的始作俑者。他表示,行貨車從車廠入貨,一般獲折扣優惠,相反,水貨車以市價從外地分銷商購入,成本極高,原則上是無利可圖。「早喺十多年前,政府想引入平行進口汽車,同業界有共識,彈性處理稅項,同一車款,水貨車會比行貨車低兩成,咁至令到水貨車行可以生存,不過近年呢個差距愈收愈窄。」
該老行尊不諱言,當局自行破壞這個潛規矩外,更向各水貨車行「開刀」。日前有行家將明年一款新車交海關「預審」,竟發現稅項與行貨車相同,「計出嚟條數仲貴過行貨零售價」,此舉無疑扼殺業界生存空間。受到接連的負面消息影響,有水貨車行直言營業額已經應聲下跌七、八成。「賣一部蝕一部,呢盤生意仲點做。」他表示,原本明年來港的新車早於數月前已落訂預購,現時情況逆轉,不少車行紛紛撻訂,「行內蝕過百萬元大有人在。」
議員:海關做法不合理
海關行動不但隨時打爛水貨車行從業員飯碗,更牽連與業內相關服務行業。香港汽車服務業聯會成員劉崇峰指,水貨車行佔汽車相關服務業生意額百分之十五,若水貨車式微,對相關行業亦帶來直接衝擊。
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批評海關若無合理理據,便向車行調查及車主查問,是打壓行業及擾民,做法不合理。海關發言人指出,行動目的是打擊違法營商行為,保障稅收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對象不會區分是水貨或行貨商。政府一直以來尊重自由市場活動,執法部門亦希望業界自律,遵守相關法例。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0121219/-2-2851769/1.html
平行進口 鼓勵公平競爭
【東方日報】透過平行進口來港的貨品除汽車外,市面上還有不少家庭電器、影音器材甚至化妝品,都是以水貨形式在港銷售,由於該些屬免稅產品,故未引發評稅爭議。
政府二○○○年通過《商標條例草案》,讓水貨合法進口。當時政府曾表明,由於不少產品本地價格較海外價格為高,以致有減價空間,加上在專用特許或獨家經銷制度下,並無供應非主流或小眾口味產品,平行進口既可彌補這個缺口,亦可鼓勵市場公平競爭。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0121219/-2-2851768/1.html
執法後知後覺海關株連九族
【東方日報專訊】水貨車行被海關連番追擊,業內人心惶惶。法律界人士認為,海關雖然依例執法,卻漠視政策上可能存在灰色地帶,以往放軟手腳,現時卻後知後覺執法,更加「株連九族」,禍及車主,實有違本港法治精神,此種做法粗枝大葉。
「全行無一幸免」
律師黃國桐認為,水貨車存在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呈報資料手法及程序,亦行之有效,海關近期的連番行動,會令到業內人士摸不着頭腦。「依家海關唔係懷疑一間半間車行出蠱惑去查,而係全行無一幸免。」他認為事件反映政府與業內可能有些潛規矩,卻無明文列入政策,今時今日雙方卻有不同理解。「以前係合法嘅事,今日突然變成違法,可能連佢哋(水貨車行)都唔知自己做咗乜犯法事。」
至於海關調查牽涉消費者,行動雖然合法,但未必合理,且會嚇怕市民。黃說:「海關要你協助調查,又唔話你知查乜,市民只會聯想到自己係咪做咗啲犯法事,以為自己買咗賊贓,擾民之外,更無端端嚇餐飽。」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0121219/-2-2851767/1.html
飛鳥盡,良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