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廣東省禁一日多行望趕絕水客 [打印本頁]


【東方日報】淪為水貨客「一日走幾轉」護身符的深圳「一簽多行」,有機會被收緊為「一日一行」。廣東省海防與打私辦披露,原來現時每日多次往返粵港的旅客之中,九成五都是水客,承認「一簽多行」及持商務簽注已為水客走私造成「極大便利」;粵打私辦擬推出六招打擊,包括研究收緊一簽多行每日赴港次數、在邊檢通關系統加入「亮燈報警」功能識別多次往返的旅客。據悉,港府亦會配合執法,加強打擊「水貨頭」即水貨供應商,將懷疑瞞稅者資料交予稅務局調查。


多次往返 95%是水客

廣東省海防與打私辦在官方網頁披露,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海防打私辦主任羅歐,於今年十月底與口岸辦、出入境管理局等官員赴港,與本港保安局副秘書長黃少珠、多支執法部隊高層及中聯辦開會,商討打擊水貨活動。據悉,粵方在會上提出打擊水客建議,包括研究限制一簽多行旅客的每日赴港次數等,但並未提及落實的時間表。

粵打私辦日前亦於官方網頁直言,一簽多行及商務簽注政策,令深圳戶籍居民及持商務簽注者一年內可每日無限次訪港,變成水客走私的極大便利;內地海關估計,每日一次往返者,九成五是正常旅客,相反每日多次往返者中,多達九成五是水客,反映正常旅客並無必要每日多次往返,正對有關政策進行研究,對限制一簽多行每日出入境次數將提出科學可行的方案措施。
打私辦又指,粵港雙方將與中央邊檢部門協調,在內地通關系統設置自動亮燈報警功能,即凡旅客超過一定次數往返,系統會自動亮燈,當局會將之移送至海關專用通道查驗,以加大水客的走私成本。其實早於今年四月,內地重點口岸已加設專用通道,但至今未加裝「亮燈」,令水客可選擇不用該通道而迴避海關抽查。


加強溝通 打擊水貨頭

其他打擊措施還包括,加強抽查打擊利用粵港直通小汽車的走私活動、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下設粵港反走私緊密合作機制加強溝通,以及港方加強打擊「水貨頭」等。據悉,由於兩地法例有異,在港供貨一般屬商業活動,若接貨人為內地人,除非能證明兩者有僱傭關係,則涉及黑工活動,否則難以檢控,港府正研究將懷疑水貨頭資料交稅局調查是否有人逃稅。

內地水客問題嚴重,有消息指,目前深圳口岸的水貨客人數逾二萬人。深圳海關今年採取七次大規模打擊行動,共打擊卅六個集團,拘捕二百八十人,檢獲貨值達十五億元。一年內被揭發走私三次而遭刑事檢控的,深圳有五十七宗,走私二次行政處罰的則有七十宗。

北區區議會主席蘇西智贊成研究限制一日一行或二行的措施,認為可收打擊水貨活動之效,又指本港法例所限,單靠港府難以解決問題,認同須由內地出招。新界東立法會議員范國威認為一日一行或二行,對打擊水貨活動中短期有效,但長遠應考慮取消一簽多行。


廣東省六招打擊水貨走私

1.與香港執法部門加強交流,部署聯合打擊行動
2.研究對一簽多行及商務簽注等每日可多次往返的措施作出限制
3.加強監管打擊粵港澳直通小汽車走私活動
4.擬在通關系統加裝亮燈功能,多次往返港粵人士過關即亮燈,以助海關識別檢查
5.港府將按對等原則配合內地執法,在港加強對「水客頭」和供貨商的打擊力度
6.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機制下建立粵港反走私緊密合作機制,打私辦與香港保安局建立聯絡渠道,每年舉行兩次高層會晤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0121227/-2-2857685/1.html




粵方要求港府對等執法

【東方日報】港人歸咎水貨問題嚴重是因內地人「湧港搵食」所致,問題演變為中港矛盾。粵省海防與打私辦在官方網頁明言,粵方今次擬出招打擊水客,是「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領導關於打擊治理水客走私的重要批示」,又指走私問題波及面廣,容易被敵對勢力借題炒作,更提及香港特首梁振英曾親率部門專程到港鐵上水站視察,「請求中央政府協助從深圳方面打擊水客走私活動」,反映中央出手「擺平」事件的意味甚濃。


暗指港方打擊不力

今年九月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曾親赴北京,與內地商討水貨活動問題,據悉,她曾向國務院港澳辦提出建議,要求內地不再向曾在港被捕的內地水客批出赴港簽注,認為這才能真正堵截內地水客湧港。至十月底,粵打私辦即安排一行人赴港與保安局等商討對策,當時亦有港澳辦代表同行。至本月初該辦雖在網頁公布擬推出六招打擊,但對港府建議的「辣招」隻字不提,粵港明顯存在分歧。

今次粵方雖肯研究出招打擊水客,但卻引述官方統計數字,指深圳羅湖口岸查獲涉嫌走私旅客移送緝私部門的行政案件中,香港籍與內地籍人員的比例,前年是八比二,今年亦達六比四;粵方並指,拘捕「境外」供貨的水貨頭才是打擊重要一環,惟水貨頭被捕人數少,而粵港執法差異更是水貨不絕的原因。

粵方今次公布的六招,竟包括「進一步加強兩地執法的公平、公正和公開」,以及「香港政府也將依照法律規定,實施對等原則,與內地執法部門共同打擊兩地水客走私」,顯然是暗指「境外」的港府打擊不力,反映今次港方要求下,中央出手擺平,卻凸顯了粵港兩地之間的矛盾。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0121227/-2-2857684/1.html

清朝已有水客 帶西藥香煙

【東方日報】水貨客問題日益嚴重,廣東省海防與打私辦為此發表署名文章,剖析「走水貨」現象的來龍去脈,當中提到水貨客最早可追溯至清末,而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已有三千多名活躍於羅湖口岸的水貨客,主要攜帶西藥、香煙入境,以及攜帶大米等農產品出境;至近年內地推動粵港交流,令水貨客有增加趨勢,當中不乏香港居民,二○一一年深圳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人數達五十七萬人次,即每天差不多有一個相當於中等規模城市的人口經深圳遷徙。

該文章指出,水貨客走私問題由來已久,成因複雜,打擊治理難度大,水貨客自清末已出現,至改革開放後,特別是近年的個人遊、一簽多行等政策推行,令水貨客人數持續上升。


政出多門難打擊

不少更被水貨集團操縱,採取多次出入境、每次小量攜帶、俗稱「螞蟻搬家」的方式,來回穿梭深港兩地各口岸之間賺取「帶工費」,人數大幅多於執法監管部門的隊伍,為口岸監管部門帶來壓力。

文章亦分析指,目前口岸的走私水貨問題由多部門管理,職能交叉,協調配合有待進一步加強,當中在口岸執法機構的設置上,既有海關、邊檢、檢驗檢疫三家中央事權單位,又有地方公安和口岸管理部門負責證件簽發、設施管理等,在目前「邊檢管人、海關管物」的體制下,海關對旅客的出入境次數、通關特點等無法及時掌握,而邊檢部門對旅客的通道選擇沒有技術限制,令監管及偵緝效果大打折扣。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0121227/-2-2857683/1.html

靠香港政府{:sodizzy:}

反对,香港系中国领土,来去应该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