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日加劇對抗或導致戰爭 [打印本頁]
【明報專訊】中國與日本就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的爭端,由公務船對峙發展至軍機對峙,事態迅速升溫,由於軍機對軍機,事態的可能發展已經較難估計,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若軍機對峙持續,擦槍走火的風險大增;另外,安倍晉三在發生軍機對峙情况之後,不但未為事態降溫,反而對華擺出更強硬姿態,在外交上推動「先包圍後改善」策略,拉攏東南亞諸國圍堵中國,可以說,安倍晉三鷹派的右翼內閣,正在從軍事和外交兩條戰線,對中國發動攻勢。所以,未來一段日子,看不到中日關係有改善的可能,而可能出現的軍事衝突甚至局部戰爭,更為東亞以至地區穩定投下巨大陰影。
軍事外交兩條戰線 安倍政府都發動攻勢
去年9月,日本民主黨政府「購買」釣魚島,把釣魚島「國有化」之後,中國海監船開始到釣魚島海域常規巡航,打破日本所謂對釣魚島的實際有效管治,與日本海上保安廳船隻對峙;到近期,中國海洋局派出公務飛機到釣魚島一帶巡邏,建立海空立體巡航,而日本派出軍機進行監視,由於軍機是戰爭工具,日本此一舉措,使事態迅速升溫。
前日,日本傳媒報道,中國10多架戰機,包括殲10、殲7、電子偵察機和空中預警機等,在釣魚島和以北空域出現,飛入日本的航空識別區,日本戰機升空監視云云。不過,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官員就事態有不同版本,證實中國軍隊一架運8飛機在溫州以東、東海油氣田西南空域進行例行巡邏,發現日本航空自衛隊2架F-15飛機對其進行近距離跟蹤,同時日方還有1架偵察機也在這一空域活動,對此中方起飛2架殲10戰機進行查證和監視。
日本傳媒的報道含糊,中國國防部官員的披露較具體而可信,顯示事態起碼是中日戰機互相進行監視,而非日本傳媒誇大地說中國戰機飛入日本的所謂防空識別區。事實上,防空識別區並非領空,國際法不納入主權範疇,而且日本的防空識別區最接近中國領土之處,只有100多公里,極不合理。因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日方無端擴大事端、製造緊張,看來這是中國對日本意圖的認知和判斷。
另外,日前,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政府擬採取對靠近釣魚島海域的中國飛機發射曳光彈,實施「警告射擊」云云。報道若屬實,局勢必然惡化至臨戰狀態。試想想,若日本飛機向中國飛機「警告射擊」,除了安全問題之外,難道中國飛機就甘願被曳光彈射擊?因此,警告射擊與發動空戰,看不出有什麼差別。就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例行記者會上,否認這項報道,聲稱日本不願意將事態升級云云。這些消息,無論是真是假,客觀效果為事態升溫,製造緊張局面。
安倍晉三帶領自民黨贏得大選之初,對於釣魚島問題和對華關係的說法,都留有餘地,而且多次強調振興經濟是他的首要工作,此際中國政府也釋出善意,局勢一度趨於緩和,但是以右翼鷹派為主的安倍內閣組成後,特別是日方透露,「日美防長首次舉行電話會議,就日美兩國緊密合作應對中國船隻及飛機進入釣魚島領海及其領空達成一致」的說法傳出後,安倍的取態轉趨強硬,「警告射擊」就是這個時候傳出來的。
日本想拖美國落水 美方取態值得關注
美國在釣魚島問題,雖然聲稱保持中立,實際上傾向日本。日本當然想拖美國落水,因為沒有美國這個靠山,日本與中國單打獨鬥,以中國現在的國力和軍力,日本難有勝算。不過,即使中日相爭,美國可收漁人之利,但是此時此刻,美國是否願意與日本聯手對中國開戰,是另一個問題。
就釣魚島空域緊張局勢升高之際,美國主管東亞暨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前日在華盛頓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在白宮和國務院舉行會議,康貝爾在一個研討會透露,美國確實關切近期中日兩國緊張關係升高,他下周將與白宮的國家安全會議亞太事務主任羅素(Daniel Russel)、國防部助理部長李柏特(Mark Lippert)訪問東京,釣魚島事態肯定是主要議題。另外,就釣魚島爭端,美國一貫表示不做中間人調解,不過,康貝爾在同一場合表示,美方會高度參與,並與多方面進行對話、諮商。這番說話,是否反映美國調整政策,積極介入中日爭端,謀求局勢降溫,甚或促成解決紛爭,值得關注和觀察。
船艦對峙,導致衝突機會不大,但是戰機在同一個空域出現,軍機與軍機對峙,擦槍走火的機率大增,若一方戰機有損失,則另一方不可能善罷甘休,若對峙持續下去,除了空戰,完全有可能演變至一場局部戰爭。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日前在東京一個場合,就當前中日關係提出3點期待,其中第1點就期望日本政府「通過對華磋商找到妥善解決釣魚島問題的辦法,推動兩國關係重新回到正常發展軌道」,中國釋出善意,但是安倍晉三昨日說釣魚島問題「沒有談判餘地」,還發動外交攻勢,拉攏東南亞國家圍堵中國。以這種心態和做法,中日是戰是和,球在日本一方,鷹派的安倍晉三政府,正在為東亞以至亞太地區安全投入不穩定以至戰爭因素。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