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工盟搞分化 談判無果 [打印本頁]
——排斥各工會 損議價能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備受社會關注的碼頭工潮,隨著勞資雙方昨日舉行首次調解會議本已露出曙光,但由於職工盟拒絕與其他工會坐在同一張談判桌上,最終調解會要一分為二,幾乎所有與會人士都因此而「坐足一日」,亦間接導致各個工會的會談時間縮短,工人的訴求未能全面表達。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多個工會若能一起談判會有利於向資方施壓,分開談判只會影響勞方的議價能力,對於職工盟拒絕各工會一起會談,他批評是搞分化。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HIT)及2間外判商在勞工處斡旋下,昨日上、下午先後與職工盟、工聯會及勞聯舉行調解會議,雖未有達成任何共識,但各方均釋出善意,態度積極。
早在工潮前 工聯會已爭加薪
不過,就職工盟在這場工潮中的抨擊其他工會的言論,黃國健昨日先於早上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工聯會屬會早於貨櫃碼頭工潮之前,已和HIT商討加薪事宜,所以他們視今天的調解會為工會爭取加薪的延續行動;工聯會屬會上周五亦曾向勞福局局長張建宗發出公開信,要求他召集碼頭內五個工會,與HIT及外判商一起談判,盡快解決是次工潮。
3000碼頭工 非一工會可代表
黃國健認為,雖然各個工會訴求不同,但若一起談判可以協調出一個共同的訴求目標,議價能力亦會較高,資方的壓力亦會大增,能夠爭取到的成效亦會較高。在工友利益的大前提下,他希望大家放低分歧,無奈職工盟反對與其他工會一起出席調解會,他認為這樣當然不理想,分開談判會出現不同訴求,資方亦會覺得工會不一致。
他指出,要解決的不單是罷工工人的加薪訴求,而是碼頭3,000多名工人的加薪訴求,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工會可以宣稱只有自己才可以代表3,000工友,「碼頭內五個工會都是持份者,都有一定的代表性,無論其會員人數多少,都是其中一個持份者」。
黃國健不明白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指工聯會加入談判是節外生枝,亦不同意是政府分化工人力量,反指職工盟拒絕一起會談,是自己分化,他感到遺憾,「談判講的是碼頭整體工友的加薪問題,另外還有勞聯方面補水1.5倍的問題,我們自己工會或工種可能亦有一些具體訴求,大家各有各的訴求」。對於李卓人建議各有各進行會談,黃國健認為無問題,但指沒有必要攻擊談判桌上的其他工會。
五工會一起談 可達共同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