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工潮雙方鬥智鬥力贏社會關注 [打印本頁]
今天四十天的貨櫃碼頭工潮,打破本港工運歷史紀錄,但對比○七年持續三十六天的紮鐵工潮,今次勞資雙方均不是贏家,有參與兩次工潮的工運人士指,罷工已令雙方大傷元氣,工會今次至少贏了社會關注,且是一次與大財團鬥智鬥力的抗爭;學者亦認為,今次雙方不是大贏家或大輸家,但工會發動社會關注的力量,可為日後工潮定出新方向。
地盤紮鐵及貨櫃碼頭工潮,相隔六年,再次打破本港工運歷史紀錄,兩者比較下,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形容,今次工潮較紮鐵一役更為鬥智鬥力,因今次對象是大財團大企業,四十天以來,HIT及和黃先後向法庭申請禁制令,工會則發動十多次示威遊行,罷工工人更要帶同小孩妻子上街遊行。
財團企硬 政府難斡旋
另一職工盟政策研究幹事潘文瀚指,今次資方「企得硬」,且背後的財團對政府也不畀面及難以斡旋;今次財團所出的辣招亦多,包括中途殺出高寶結業、永豐突然不願再重返談判等,而工潮的轉捩點,是上周四外判商現創八十名工人突然重新加入罷工,令HIT及外判商要「以快打慢」,出招劃一加薪百分之九點八,又施銀彈以四千元吸引復工。潘文瀚指,任何罷工也會令雙方大傷元氣,沒有一名工人願看到這罷工四十天景象,但今次工潮工人至少贏了一次集體談判及集體爭取。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導師丘梓勤則認為,今次工潮勞資雙方都不是贏家,也無人是大輸家,碼頭工人今次爭取到市民支持、集體談判出來有成果,是集體力量及團結令工潮踏前一步,即使未達預期雙位數加薪,亦已吸引社會關注。
丘梓勤指,外判商堅拒給予該百分之零點二去令加薪達雙位數,反映資方機關算盡,不會給工人最理想幅度,且要工人跪低,但實際老闆始終有屈服,今次HIT背後母公司和黃亦輸掉名譽、社會形象。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