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南觀察:修路不如免路費 [打印本頁]
胡春華主政廣東快一年,終拿出治粵方案,還是經濟轉型升級,跟汪洋不同的是在粵東、粵西、粵北搞工業園區前先修高速公路網,沿用財通路通思路,望打通偏遠地區出路,帶動珠三角兩翼發展。
目前確有地方一小時上不了高速公路,但國家資助的村村通、縣縣通計劃,已可解決部分地區遠離高速公路網問題。廣東高速公路網是內地最發達、收費最貴的,真正難題不在接駁高速公路網的「黃金一公里」,而是「路費猛於虎」。
廣東將在未來3年斥資6720億元修路,但從機會成本角度考慮,6000多億元還可做什麽呢?廣東的高速公路網,是採用以路費抵押借貸建成,收費不高連利息都還不起,一條高速公路收費根據國家規定期滿,就與新建的捆綁在一起,延長舊路收費期限來貼補新建的,而且是流量不足的公路。這套發展模式,還要繼續下去嗎?
需求非迫切浪費資源
任何政策都應有資料支持,廣東高速公路的投資回報,是如何算出來的,需要車流量與收費資料來分析,但目前高速公路投資公司只公布籠統大數,沒有每條路流量及具體不同類型車輛使用的資料,令人無法監督,更無從判斷是否有需要建更多的高速公路或者應該在哪裏修。
若分析結果是高速公路需求非迫切,6000多億元的用途就有無限的想象空間,比如免除貨車的高速公路收費,讓企業減低運輸成本,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成本。習近平呼籲封疆大吏走群衆路線,在制定政策前,何不問問司機為何不願意走高速公路,何不問問交警,貨車超載導致輪胎爆裂而釀成車禍的治理方法。財通路通雖然是有效方法,但對於廣東,恐怕也是國企欺騙新領導的詭計。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