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四川卧龍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2003年起展開大熊貓野化培訓及放歸大自然計劃,經歷2006年首隻放歸的大熊貓祥祥於野外遇襲受傷致死的失敗經驗後,中心於2010年再接再厲,再嘗試讓熊貓寶寶於野外環境出生及成長,以及要照顧熊貓寶寶的工作人員穿上特製熊貓服裝以免牠們直接接觸人類。第二隻放歸野外的熊貓淘淘,去年放歸至今仍然存活,中心預計最快今年底再放歸一隻大熊貓。
每兩年一次的兩岸四地大熊貓保育教育研討會前天起展開,活動今年由海洋公園主辦,首次移師香港舉行,為期3天。出席研討會的大熊貓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黃炎表示,祥祥遇襲身亡經驗,使中心重新設計野化培訓計劃,重點在於讓熊貓寶寶熟習野外環境。
新計劃下第一隻放歸熊貓淘淘,是由因傷暫遷入研究中心的野生雌性熊貓於2010年6月誕下。他指出,淘淘由野生熊貓所生,理論上於野外存活機會率較高。淘淘出生以來都居於特定野外環境,受野生母親照顧,一直喝母乳及吃野生竹葉,不曾進食人工食品。
為免淘淘接觸人類,中心人員為淘淘檢查時,均穿上內有隔層膜阻止人類汁味滲出的特製熊貓服裝,又在服裝表層塗上淘淘母親的氣味。他笑言,淘淘「從未見過」人類,故每當有工作人員步近淘淘時,它都會即時逃走。雖然中心無法直接監察淘淘的情况,僅能透過其糞便了解其健康,但黃炎認為「細膽的野生動物較長壽」,因為牠們較會躲避威脅。
黃炎說,淘淘12年離開中心,放歸到居於四川栗子坪保護區的原野至今兩年仍然存活,證明新計劃可取。中心現有兩隻經野外培訓的熊貓可待放歸,預計最快年底前再有一隻熊貓可回歸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