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八大研究生八成非本地人 [打印本頁]
八大研究生八成非本地人(資料圖片)
過去五年,八大院校取錄的內地研究生人數急劇上升,大增逾一千二百人。最新數字顯示,在一二學年取錄的非本地生與本地生人數更達「八二」比例,本地生只有五百三十人,比例懸殊。不少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以公帑補貼內地生,對本地生不公平,亦造成研究院「內地化」情況。有議員建議,當局優先取錄本地生,並提供誘因,吸納本地生從事研究。
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數字,八大院校全日制研究院研究課程的內地生人數,由○八年起持續上升,其中○九年增幅最大,較○八年增一成五,之後四年亦維持半成增幅。單是一二/一三學年,有四千五百八十名內地生修讀八大的研究課程,佔整體研究生人數約七成。
立法會日前披露的文件亦顯示,八大院校取錄的非本地生及本地生比例,驚見懸殊的「八二」比例。八大在一二年取錄逾二千四百名研究型碩士及博士,其中非本地生佔近一千九百人,大部分為內地生,而本地生僅得五百三十人。過去兩學年,本地生成功入讀率只得兩成半。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討論事件,不少立法會議員批評「八二」比例太誇張,對本地生不公平。工黨議員張超雄認為,院校以國際化為由,濫收內地生,造成「內地化」現象,收生明顯失衡。黃碧雲質疑,政府以公帑資助內地生來港讀書,是否用得其所,認為應設內地研究生的收生上限。
民主黨議員胡志偉認為,本地生與非本地生競爭下,因研究底子較遜色,比較吃虧,又強調公帑理應投放本地學生,即使本地生從事研究的意欲低,政府亦有責任培訓本地人才。「院校會否優先取錄本地生,或者考慮聘請本地生做教學助理,提供誘因,吸引他們參與研究。」不過,經民聯的梁美芬認為,「不少本地尖子選擇海外深造,若收取未達水平的本地生,只是縱容學生讀多幾年。」
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反駁,去年申請研究生課程的本地生,成功入讀率比非本地生高,不少院校開學後仍有剩餘學額,又指海外院校大多採用「擇優而錄」方式,不設非本地生上限。教育局會尊重院校自主,不會干預院校「擇優而錄」的收生標準,「研究生要幫教授做研究、輔助教學,設非本地生上限,會令本地院校的研究生人數下跌,影響院校的研究能力。」
副秘書長李美嫦補充,九十年代初,研究課程的非本地生比例上限為兩至三成,其後接納高等教育檢討的建議,才放寬不設非本地生的比例上限,以加強研究水平。她又認為,不少本地尖子傾向到海外修讀研究生課程,學生是否入讀本地研究院,屬個人意願。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