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機場新跑道減排 成本料逾千億元 [打印本頁]


【明報專訊】機管局顧問報告顯示,興建新跑道會令機場、東涌和沙螺灣的二氧化氮超標,但可透過5招減排,包括收緊飛機排放標準、在全港推行「全方位」減排,如電廠大幅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等,代價高達逾千億元,另要求全港50%車輛轉用電動車的推行難度十分大。有環保團體指出,若把紓緩污染的成本納入工程計算,新跑道未必具社會效益。
機管局就新跑道方案諮詢公眾,指出新跑道可為香港未來50年帶來9120億元經濟效益,但對工程造成的環境和社會代價,則未有詳細量化。

報告倡5招減排公共專業聯盟主席黎廣德引述顧問報告指出,導致東涌及鄰近地區空氣污染超標的元兇,並非第3條跑道,而是各種污染源,包括電廠、車輛和基建設施如港珠澳大橋等排放。以東涌為例,至2030年污染累積濃度43.4微克,超過政府擬採用的新標準40微克。顧問推算得出,若單靠機場減排,須大幅削減新跑道59%飛機升降數量,才有望達標,「用千幾億起條跑道,但唔可以用盡容量,有等於無」。

報告指出,若要符合空氣質素指標,可透過5招減排,包括航空業界收緊排放標準,能減排50%;其次是本港全方案減排,再減少污染物40%;分3階段增加電廠潔淨燃料比例、重整巴士路線、本地船隻使用超低硫柴油等。若全部推行,估計要花960億元公帑。其他措施包括機場地勤設施改以電力發動、提升空管效率以節省燃油和內地減排等,佔整體減排量22%。

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項目主管余遠騁表示,赤鱲角機場新跑道造價1362億元,加上政府推行各項減排措施的960億元,以及該會早前推算新跑道帶來的590億元碳排放處理成本,已高達2912億元,還未計算其他環境及社會成本,認為顧問估計的9120億元經濟效益,「其實無想像中咁高,(新跑道)可能蝕本也說不定」。

明報記者 馬耀森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1/1/2403461/1.html

增加電廠潔淨燃料比例、重整巴士路線、本地船隻使用超低硫柴油.唔起第三條跑道都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