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央行鬆限貸 樓市迎「金十月」 [打印本頁]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央行放鬆限貸,持續低迷的內地樓市迎來「金十月」,本月十二日至十八日,一綫城市住宅成交面積整體環比大漲八成,其中北京高達百分之一百三十四,有別墅最高價近十二萬元(人民幣,下同)每平米成交,刷新今年北京期房預售價格紀錄,北京、深圳、南京等地重現「日光盤」。

在大多數地方政府取消限購,及央行放鬆信貸政策等多重利好刺激下,本月內地樓市一改持續多月頹勢,成交回暖。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十二日至十八日,二十個主要一二綫城市住宅簽約面積環比回升近一半。

作為全國樓市最後「限購孤島」的北上廣深等一綫城市,儘管限購政策並未放開,本月樓市成交同樣大漲。北京一周內推十個樓盤集中入市,新增供應環比大漲近六倍。位於朝陽區的一批別墅房源,最貴預售價已超十一點九萬元每平米,創下今年北京取得預售證的期房價格新紀錄。據稱,北京此前嚴控單價超十萬元每平米的期房樓盤取證。

十三日這周,深圳新房成交套數創下近十周以來新高,此前,兩個新開樓盤所推房源當日即售罄,這是五月份以來深圳再現「日光盤」,其中一個項目當日成交總價超過十六億元。看過多個樓盤仍未「下手」的段女士認為,開發商似乎對後市有漲價預期,樓盤推出的優惠沒有預期中的幅度大。

今年以來,內地樓市成交明顯萎縮,一些城市甚至出現同比「腰斬」,降價潮開始蔓延,地方政府紛紛出擊托市,不僅鬆綁已執行四年、帶有強烈行政色彩的「限購令」,寧波、濰坊等地更將政策升級至「購房補貼」。

上月底,央行和銀監會亦發文放鬆「限貸」。業界分析,鬆綁限貸新政超出預期,顯示中央政府對經濟下滑存在較大憂慮,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也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之一。不過,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上周明確否認中國正進行新一輪「救市」,指新政是從「行政調節」向「市場調節」回歸。

中新社分析指,地產市場頻現「救市」呼聲,和地產行業在中國經濟的特殊地位有關。從市場角度來說,地產市場的降溫讓鋼材、水泥、家電、家具、裝修等多個行業受到影響;從地方政府來看,樓市的「涼意」傳到土地市場後,地方政府收入驟減,債務壓力升級。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