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和黃海水化淡 擬向華輸技術 [打印本頁]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長和系「變相遷冊」成為城中熱話,有評論認為遷冊將使長和系主席李嘉誠與中國關係出現暗湧;然而,和黃(013)旗下的和記水務執董艾爾達(Dan Eldar)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表示,向中國輸出水技術以解決其水資源問題,是和黃成立和記水務的主要原因之一,該公司一直關注中國水污染和水短缺問題,並打算在中國開展相關技術項目。
在中東地區,輸出用水可作為外交手段。艾爾達表示,水資源短缺是中東國家的共同難題,該公司在以色列正積極提升海水化淡、再用水等技術,期望有朝一日可向約旦等鄰國供應用水,藉着供水緩和以色列邊界的地緣衡突。
和黃於2008年成立和記水務,然後和記水務與IDE Technologies共同成立索萊克項目,分別佔49%及51%股權。公司於翌年投得以色列海水化淡業務,並以建造、營運及轉移(BOT)方式持有索萊克海水化淡廠,經營權為期25年。該廠於2013年開始營運,滿足市內20%用水需求,為逾150萬人提供飲用水,為全球最大海水化淡廠之一。
艾爾達表示,現時和記水務在當地所有項目都是成功和有利可圖的,但他未有向記者透露實際盈利數字;同樣,艾爾達亦無回應記者會否向香港輸出海水化淡技術。
近年本港輸入東江水費用惹來爭議,港府擬於2020年在將軍澳建成海水化淡廠,預計每立方米的水成本要12元。不過,據索萊克海水化淡廠數字顯示,由於該廠採用再生能源系統等方法節省成本,每立方米的水成本只要0.585美元(約4.5港元),比港府擬在港供水的成本便宜逾60%。該廠每日可供應約62.4萬立方米食水,每年處理約1.5億立方米。資料顯示,本港向廣東省購買的東江水,每立方米成本約7元。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系主任陳永勤教授指出,日本、美國等地的海水化淡成本為每立方米1.2至1.5美元(即約9.3至11.6港元),成本除了受技術影響外,亦受當地環境所限,故成本因地而異。陳教授認為,儘管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令本港購買東江水的價格上漲,但本港的化淡水作為後備水源,可與東江的天然水配合,整體效益更佳。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