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印尼大馬設避難所 臨時安置7000船民 [打印本頁]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東南亞船民潮危機取得突破,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周三和印尼外交部長協商後達成共識,將提供臨時避難所給七千名飄流海洋的船民,條件是國際社會必須幫助在一年之內把難民遣返或者重新安置;此項協議並不包括泰國。泰國表示,將繼續向漂流船提供人道救助,但不會為難民設立庇護所。


估計有超過三千名的船民已經登陸印尼馬來西亞領土,不過仍有約數千名孟加拉人和來自緬甸的羅興亞族(Rohingya)穆斯林,困在擁擠的木船上。若干船隻早前企圖進入泰國及馬來西亞海域,都遭到兩國海軍驅趕,轉而駛向印尼。


其中一艘船日前因靠岸無望,船主和船員棄船而走,並弄壞了船上的引擎,在海上漂流多天後,周三被印尼漁民救下,船上約四百人獲准登陸印尼。船上好多難民登上岸時眼含熱淚,因長期缺乏食物和飲用水,許多難民看起來已非常虛弱。


印尼外交部長蕾特諾周三和馬來西亞及泰國外交部長商討如何處理船民問題。大馬外交部長阿尼法會後表示,印尼和馬來西亞明確表示,將接受公海上的船民,但如果還有其他船民湧入,不能預期印尼和馬來西亞能接受每一名船民。他說:「我們還同意為他們提供臨時住所,前提條件是國際社會要在一年內完成重新安置和遣返程序。」


阿尼法表示,他們會設置臨時避難所,地點不會在泰國。泰國國防部副部長烏敦德在曼谷表示, 泰國不是船民的目的地,不是羅興亞族想要去的地方,如果船民進入泰國領海,泰國將會派員了解船民是否受傷或生病。如果船民生病,泰國會提供醫護人員;如果船民想前往第三國,泰國不能強逼船民做任何事。


而緬甸態度較早時也有所軟化,同意向飽受折磨的船民提供人道救助。緬甸對待少數民族羅興亞穆斯林的政策,遭外界廣泛批評為助長逃難潮。


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主要生活在緬甸和孟加拉國等地,但緬甸和孟加拉國拒絕承認其為本國公民。為擺脫貧窮或歧視,許多羅興亞人試圖偷渡到其他東南亞國家。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