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南京!南京!》:侃侃那辆英雄坦克 [打印本頁]
本帖最後由 CO2 於 2011-9-21 11:42 編輯
看过《南京!南京!》的朋友们应该对下面这一幕印象深刻吧?
这件事是真实在南京保卫战中发生的。日寇在《皇风万里》小册子中,有一段南京战役经验总结里提到,因为疏忽战场的清理,导致一辆坦克给予毫无防备的日军以痛击。
做出这个壮举的,是陆军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麾下战车营第三连的两名无名英雄。十二月五日,在坦克被敌人击中丧失机动能力后,两位坦克兵一合计,决定隐藏在车内,继续打击日寇。幸运的是,当时负责清理战场的日军,并未仔细搜查,想当然认为中国坦克兵在车辆击毁后肯定会弃车逃走的。(这事儿有点不符合日本人性格啊!)下午四时左右,一大队日本步兵路过,两位坦克兵用两挺机枪给予日军步兵以痛击,击毙几十名鬼子。但鬼子也异常顽强,前仆后继向坦克发动攻击。幸而当时双方军队打得都是步兵战争,一般不配备单兵反坦克武器,因此一时之间,小日本也奈何坦克不得。黄昏以后,两位坦克兵果断放弃坦克,趁夜色掩护撤退。
但一位英雄被日军迫击炮火力击中,壮烈殉国;另一位成功逃脱,回到湘潭向杜聿明汇报了此事。因当时空口无凭,也只被口头表扬。后来国军在昆仑关击溃中村正雄所部近一个旅团后,在缴获的文件中发现了《皇风万里》,这件壮举才得到佐证。杜聿明急寻这位英雄,才发现其已殉国于昆仑关战役中。(杜聿明著《南京保卫战中的战车部队》)
电影中的场景,估计是由此改编的,但可惜的是,时间、地点和车型都不对。
《南京!南京!》中的坦克从炮塔判断是一台英制维克斯六吨坦克。
国民政府在一九三四年通过香港怡和洋行购入十六辆装备一门四十七毫米火炮和一挺机枪的维克斯坦克和十六辆水陆两用坦克,并成立了军政部直属战车营。一九三六年,中国又从德国购买了十七辆装备两挺机枪的一号坦克。五月,国民政府将这些坦克集中,在南京方山成立陆军装甲兵团,十六辆维克斯坦克被编入战车第一连,十七辆一号坦克被编入第三连,至于第二连就是那十六辆水陆两用坦克。
喷涂青天白日标志的一号坦克
淞沪之战中,战车第一连和第二连都参加了战斗。维克斯坦克损失惨重,被彻底击毁三辆,击伤八辆。战车第一连少校连长郑绍俞和战车第二连少校连长郭恒建先后阵亡。这两个连从八月十九日投入战斗,到九月二十二日撤出战斗,人员伤亡五分之三,但同时也击毁了日军装甲车十七辆,缴获日军上海征兵办事处太阳旗一面。因为损失过大,剩余的维克斯坦克前往湖南湘潭进行整补,未参加南京附近的战斗。
日军将郑绍愈的战车拖入阵地内
可看见维克斯炮塔上的两处弹孔
郑绍愈壮烈殉国时刚新婚两个月
之后投入南京保卫战的装甲部队主力是战车第三连的十五辆德制一号坦克(此数字来源系杜聿明著《南京保卫战中的战车部队》,第三连共十七辆坦克,参战十五辆,另两辆去向不明)。
十二月四日晚,战车第三连第一排受命攻击淳化之敌日军第九师团。五日拂晓前,在第一五六师步兵配合下,该连战车碾死日寇四十余人,但截止天明,亦有三辆坦克战损,排副王承德、班长于振江等四人壮烈殉国。
(何嘉兆著《战车三连卫戍南京纪实》)一号坦克乘员两人,三辆战损应该是六人殉国才对,但为何只有四人呢?没错,另两人就是前文所述,隐蔽在车内,等敌人列队经过时用机枪狠狠教训了日寇一顿的两位壮士。
由此可见,电影中的场景,在现实中发生的时间,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五日,地点是南京城外的淳化,车型是德制一号坦克。(下图中可见淳化的位置,这是距离方山装甲兵团营房最近的交战区域。)
那么,国军装甲部队是否在南京城内和日军发生过战斗呢?答案是有。十二月十日,日军一部突入光华门,五辆一号坦克配合教导总队的步兵全歼了突入的日军。
十二日,战车三连奉命从挹江门撤出南京,由木船装运,在一艘小火轮牵引下渡江。但由于撤退命令下达的混乱,第三十六师未接到命令,不允许坦克渡江。该师官兵斩断了木船的牵引绳索,导致全连的坦克顺江而下,国军当时机动力最好的德国坦克,就这样白白损失掉了。
另外再说一句,影片中装甲兵的装束也不对。如下图所示,装甲兵头戴的应该是德国早期装甲兵使用的橡胶制防撞头盔或者中央军的德式钢盔,防身武器是德国驳壳枪及专用弹匣包,每位乘员还配发德国原装或国内仿制的德军制式风镜。